你最看重伴侶什么條件?
先來看看我們的95后怎么回答的吧。
有接近一半的男性,和多達61%的女性都選擇了“三觀一致”。
這份號稱“史上最詳細的”95后調研報告——《中國95后數據報告》最近引發大家關注。其中這個問題更是引發大家的熱議,各大媒體都在感慨,哇塞原來我們的95后三觀真的很正??!
三觀是什么?
下面這段話正正好的解釋了什么叫“三觀不合”——
你喜歡看書,他喜歡玩游戲。這不叫三觀不合。
你喜歡看書,他說看書有什么用,不就是裝文藝嘛。這才是三觀不合。
你喜歡去西餐廳吃牛排,他喜歡在大排檔擼串。這不叫三觀不合。
但是他說那玩意死貴,還不好吃,說你真是做作。這就是三觀不合。
你喜歡假期去各地旅游,他就喜歡宅在家里。這不是三觀不合。
但是他說旅游有什么好玩的,不就是花錢遭罪嘛,躺在家里多舒服。這就是三觀不合。
細想有理。
95后們出生在物資豐富的年代,充沛的經濟基礎決定了多元的文化。他們的世界不再是祖輩的耕地種田娶媳婦生孩子,也不再是父母輩的工作、家務、孩子三條主軸,甚至也不僅僅是85后、90后的房子、汽車和星巴克了。
他們可以是王者榮耀里的大神,也可以是簡書的簽約作者,他們可以是二次元小萌妹,也可以是創業牛人。
但是,他們受夠了不在一個頻道的七大姑八大姨,在他們背后指指點點貼上“裝文藝”、“作”、“不務正業”的標簽。他們當然更不愿意找一個這樣,不在一個頻道的年輕皮囊共度此生。
自由如他們,才會如此的看重“三觀一致”。
我們的祖輩,不管在城市還是農村,很多都是父母包辦婚姻。也許就是我們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他們通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走在一起。
誠然有一輩子相耗的,但更多的是一輩子相好踏踏實實過日子的。他們的第一次見面沒準就是在成婚那天熱炕頭上,好看不好看,性格怎么樣,事前一抹黑。全在這未來的幾十年里彼此熟悉、磨合。
很奇怪的是,他們的婚姻通常很長久。我的外公外婆、爺爺奶奶都是“此生不渝”的典范。我的朋友的祖輩也是。更是沒聽說誰誰誰的祖輩扯皮啦、誰誰誰祖輩離婚啦……
他們最初的結合,哪里談得上愛情!
但是他們結合之前,都是他們的父母把過關的,最重要一點是門當戶對。
為什么?
門當戶對,就是你在家里種花草,他為你澆水
門當戶對,就是你穿著光鮮準備參加他朋友的聚會,他首先向你投射欣賞的眼光。
門當戶對,就是你讀書,我為你掌上一盞燈。
在那樣物資缺乏的年代,人的三觀可以簡單通過“是不是大戶人家”、“讀沒有讀過書”判斷。大戶人家經濟條件好,家長普遍重視孩子的教育送他們去念書,而讀書人思想更開明,沒讀書的人更保守。
“門當戶對”說到底其實就是家族長輩為兒孫考察,“你們的三觀是不是一致”呀!
我很欣賞95后們,他們比我這個85后在人生更早的階段意識到,兩人相處,愛不愛真的沒有想象中那么重要。愛只是一瞬間的荷爾蒙、三觀一致才是兩人長久的保護鎖。
因為啊,婚姻如同一艘小船。三觀同,你們就是朝著同一個方向劃船,齊心協力。三觀不同,你們的方向相反,越使勁兒越疲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