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就讓Ta經驗因果律

最近不太想提筆寫東西,加之電腦壞了,就更不想寫東西了。但為了每周四的讀書會作業,在剛才備課了1個小時后,又有些激情寫些東西,雖然具體寫些啥也不太確定,但有了標題就有了目標和方向。

愛就讓她經歷該經歷的

上周我們探討了如何讓孩子經驗因果律,如何讓孩子與“現實”為友,而不是與“現實”為敵。

有人說,所有的行為不是在表達愛就是在呼求愛。但“愛”是什么?沒有界線的愛會是什么?為了自己的愛和為了孩子的愛,所展現出來的行為完全不同,孩子的問題只是對抗問題的一種選擇而已。

自由是最大的犒賞
第四章中有一句話印象深刻:

自主=負責任=承受后果=愛

仔細看看這個邏輯的順序,很容易能夠發現很多養育的問題是因為本末倒置了,沒有自主,或者沒有給予機會承擔責任(遵守界線),在后果來臨時孩子躲過了責任,所以孩子并沒有學會“愛”的真諦是什么?不是縱容,而是有條件的自由,有界線和責任的因果法則。愛是用事實教會孩子,他做了該做的得到應得的益處,他不做該做的、或者做了不該做的,得到相應不好的后果,吃到了苦頭,他才有機會學習認清現實的律法,而不是人制定的某些有待商榷的規矩。

給孩子自由 允許她做選擇
記得今年暑假期間的夏令營,在游戲中由于多多和石頭發生的一個小爭執,石頭打了多多一巴掌,那是她第一次被打,當時委屈的不得了,但還是忍著沒有哭,我也沒有去處理這件事情,她給爸爸打電話說:你讓我遇到事情給別人講道理,但是我給別人講道理了,為什么還是會被打?一邊說一邊哭。

雖然,爸爸也在電話里安慰她,讓她通過這件事學習如何和不同的人溝通解決沖突,如何保護自己,而不要執著于講道理,講道理講多了,也會激怒別人。

這對多多而言,是一件很好的人際關系的測試和成長。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社會化是一個必經的過程,讓孩子有機會經歷一次完整的人際交往,發生沖突并經歷沖突的后果,挨一巴掌后,她懂得如何調整自己以后與人相處的界線,更具彈性的與人交往,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功課。

自然的法則是最好的律法
因果律,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常識,將此內化為孩子的行為準則之一。最重要的就是每一個家庭成員在家庭中設定自己的領域和地盤,給予孩子應有的尊重和獨立的空間和自由,給她自主的機會,有明確的界線,讓她學習在界線內過自主的生活,不干涉他人,也能夠守住自己的界線,不讓其他人越界去為他負責。讓孩子從小事中體驗因果律,有贏的體驗;也讓她有機會因為對抗界線,而有輸的體驗;無論輸與贏對孩子而言,都不是贏或輸給父母的淫威,而是一個對彼此都公平的界線。
孩子看你怎么做 而不是怎么教
這一點至關重要,很多父母都希望孩子“聽話”,而不是遵守某個明確的規則的孩子,家庭中不同養育人迥異的說法,讓孩子無所適從,從而“不聽話”成為了很多孩子的標簽。對孩子、對父母都無益。所以,研習家庭中的“界線”,明確人與人的“界線”,也許是父母培養孩子最重要的一項職責,這一點是任何人都無法替代的重要任務。

這是誰的問題?
感恩每一天都會收到一些學員欣喜的反饋,讓很多沒有信心帶孩子的媽媽,有方法和成果給她們帶來的育兒信心。期待更多有養育困惑的父母自學《為孩子立界線》,相信其中的很多案例和剖析,都會讓你如夢初醒,甚至當頭棒喝。

為孩子立界線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長時間訓練自己,把目標當作夢想,只要你想,上帝都會為你開路。在過去的40天里,養成了一些習慣,如每天鍛煉身體等。
    阿碩的蘋果閱讀 62評論 0 0
  • 花一個下午改掉我的名字,和新的朋友聊的停不下來。想起了空白很久的你,糾結興奮中向你說了句話,不知道……備注是不是會...
    季明先生閱讀 158評論 0 0
  • 小碼王:從零星之火到燎原之勢,少兒編程什么越來越火? 自從歐美等國家對少兒編程的大力加持,讓“少兒編程”開始進入國...
    比海更遼闊閱讀 192評論 0 0
  • 事到如今,男人已經忘記當初是怎么找上這個小了他二十多歲的女人的:她濃妝艷抹,口齒不清,這會兒正緊緊...
    shanboli0123閱讀 396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