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訴,顧名思義“傾聽訴說”,就是“把心里話全說出來”。傾訴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也是人們在成長道路上普遍選擇且受益匪淺的一種與內心交流的方式。
小時候心里是藏不住秘密的,有什么事總想著第一時間對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說,說出來了也就開心了快樂了,有了答案有了依靠了。
后來慢慢長大了,有了自我意識,有了叛逆心,開始防著家人了,選擇性的說,似是而非的說,“善意的謊言”多了,掏心窩子的話少了,可心里的話憋著多難受啊,遇到什么事還是想說出來,要好的同學朋友或是老師就成了傾訴對象。
再后來畢業離開校園,走上社會,進入職場,工作上生活里開心的煩惱的正經的八卦的經歷見解想法抱怨等等就更多了,煩惱總是一個接著一個、困難總是一樁接著一樁,讓人難以招架,怎么辦呢?不能一直憋著呀?每當這時自然又會找走得近的同事閨蜜同學朋友一吐為快。
似乎從我們或多或少的獨自面對紛繁復雜的生活、面對這個浮躁的社會開始,向他人傾訴就成了人生的必修課,成了每個人都會有的行為,成了一個必備技能,成了我們認識自我、透析自我、調整自我、超越自我的一種渠道,某些情況下甚至是唯一渠道,擔當了最后一根稻草的重任。在傾訴過程中,無論有無互動,互動深淺,傾訴后的效果都讓它顯示出了驚人的魔力。通過傾訴可以消除顧慮,可以宣泄情緒,可以聽到安慰,可以得到建議,運氣好時甚至可以直接了卻困惑,找到路徑,重獲光明。
可很多時候,傾訴又不是萬能的,它給你的只是問題的部分答案,而不是全部。你需要用自己進一步的思考或行動去找到想要的完滿解答。也就是說,你可以依托傾訴讓自己放松、保持清醒,卻又不能完全依賴它。
現實是殘酷的,不是每個人都那么幸運,都有人愿意耐心傾聽你的訴說,并給出你希望的反饋。出于各種緣由,所處的環境,地位的變動,觀念的改變,表達渠道的發散,很多人越來越找不到傾訴對象,或者會發現越來越多的事壓根兒就無法跟別人去傾訴,又或者你清楚地知道傾訴了也僅僅是傾訴了而已而失去了傾訴的動力。
所以找人傾訴可以,卻不能形成依賴,更不要天真的指望傾訴可以無所不能,讓你開掛而大獲全勝。最終該面對的還是要坦然面對,用直面問題的勇氣給自己以力量,總有一天你會發現其實找到問題答案的那把鑰匙永遠在自己手里而非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