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00早睡早起,目標23:30入睡,早上7:00起。現在進入習慣養成的“反抗期”,接下來是不穩定期。
昨晚回來也有7點半多了,做了點咖喱面,發現咖喱比較適合吃飯而不是面。另外,晚上清淡確實舒服一些,不然洗碗都覺得,哇!好半天。20:40開始分享《冥想與時間管理》,一開嗓有點嗨了(講的內容有點多了)。快到10點拜拜,內部溝通,聊了點管理的事兒。到23點困,準備睡,終于23:30上床,馬上睡著了。一覺到第二天,真是困極。慢慢發現,11點也開始會困了,好事情,生物鐘在調整中。
開始看《堅持——一種可以養成的習慣》,提到早起作為身體習慣,需要三個月。還給出了具體的操作步驟,非常值得參考:
一、反抗期(第1-3周)
1、嬰兒學步(設定最簡單的小目標,比如23:30爬上床,閉兩分鐘眼睛。定07:30的鬧鐘)
2、簡單記錄(每天寫一篇睡眠的記錄)
二、不穩定期(第4-7周)
1、例行公事(固定時間、固定動作、固定地點——固定23:30關手機,提前用助理來也來電提醒。早上7:30鬧鐘)
2、if…then…(如果加班或者有活動晚了,盡量回來就睡。如果過程中還不得休息,就冥想一會兒或者閉閉眼 if then)
3、找到讓自己持續的動力(創意)
盡量寫更多有關早睡早起有意義的內容,選擇早起對自己的好處,想想太多了。
首先人能瘦下來,健康了自然美,外化出自己的內在美(理想模式)。然后精力旺盛才能做出好東西,之前真是太忽視了,也能好好思考(獎勵)。還可以結交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結交朋友)。早起一天多出好幾個小時來(設定目標)。
三、穩定期(第8-10周)
1、例行公事(固定時間、固定動作、固定地點——固定23:30關手機,提前用助理來也來電提醒。早上7:30鬧鐘)
2、if…then…(如果加班或者有活動晚了,盡量回來就睡。如果過程中還不得休息,就冥想一會兒或者閉閉眼 if then)
3、不斷寫文章。
四、倦怠期(第11-13周)
1、添加變化
2、制定下一個習慣養成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