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當古老的長城修復被鋪上了水泥,我寧愿它依然以斑駁的舊貌屹立在高山之上,風雨之中,那千年的古跡毀于如此,令人痛心,寧愿其自生自滅。
?????? 每一個城市都在不斷擴大,高樓林立,花園錦簇,城市的建設追求時尚,可是中國的建筑總是拆了建,建了拆,一邊促進了城市經濟為GDP做著貢獻,一邊也解決了勞動力就業難的問題,每個當政者在書寫工作報告時又記下一筆,為社會主義發展建設添磚加瓦。
?????可是剛剛蓋好的大樓坍塌,剛剛開通的道路出現裂縫,正在施工的橋梁車毀人亡,不到三十年大樓變成了危房。各地修建的奇葩建筑數不勝數,隨處可見,大秋褲、大褲叉、山寨白宮、山寨天安門,這就是中國新建筑,各地爭先立起高樓,看誰比誰更高。難道中國建筑只能比更高、更怪、更短命嗎?當代建筑失去了中國古建筑特點,與世界接軌,那去哪一個城市都是同樣的混凝土的森林,寬闊的道路上跑滿車輛,高樓大廈中呼吸著渾濁的空氣,中國與世界沒有了分別,沒有了自己的特點。
?????? 我的故鄉保留下來古老的火車站、陳舊而不失莊重的舊政府大樓、工人文化宮,僅僅數十年的建筑,也留下我對故鄉永遠的回憶,我希望他們能永遠的保留在那里,等待游子的歸來。多么渴望有一天,我們依然可以或漫步了大街小巷,或向往深山老林、或鄉村中去尋找,如北京的胡同,上海的弄堂,西安城墻低矮的四合院,苗寨的吊腳樓,福建的客家土樓,陜北的窯洞,深山中的古寺,租界里的老教堂。去看看那數百年前的建筑,那是古老文化的載體,具有一種永恒的魅力。經數百年的風雨滄桑,記載了歷史的變遷、時代的風貌,是祖輩們生活的象征,更是古老文化的體現,而我們,則迫切地需要一種共識來維護建筑文化的記憶與遺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