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了,才發現學校設置的課程多么不合理,很多學的東西都沒有什么用,而有些該努力攻克的,卻沒有付出足夠的努力。
社會最需要的能力是什么呢?一是語言能力。流利的英語,日語和韓語,可以讓一個非一流大學的畢業生競爭過其他人。如今國內經濟低迷,各個大中小企業都有國外的項目訂單,和客戶的溝通交流,都需要較好的語言能力。而工作中的各類文件,經常是只有英文版的,而這個時候,只能求助你自己了,其他人是沒有必要幫助你去翻譯這些的。
很多事情,只有到了社會才能體驗到,所以才會有那么多人工作后又去考研。而如果在初升高,大學前的假期里去個公司實習一段時間,假定自己已經畢業,那么才能漸漸從心底主觀承認,那些父母老師說了八百遍但從未當回事的現實。
填報志愿最正確的方法,是先考慮自己日后想從事的工作,并提前做好充分調查,很多工作的實質內容涉及很多方面,有些是一個人難以接受的。(比如工程造價要跑工地,女孩子要報的話最好了解環境是多么的艱苦再決定)
現在畢業了,才發現自己在大學浪費了很多寶貴的時間。如果重新來過,我會選擇:
1.把英語能力提高到突破雅思托福的水平。
2.學習一門小語種,能完成基本日常對話。
3.課程允許的情況下,(大學課很少的)學習第二專業。為日后找工作加寬道路。
4.C語言和單片機不過關,得集中注意力拼拼。
5.抓住留學的機會。機會是轉瞬即逝的。
要想把以上的事情都做好,再看看其他書籍,基本上是忙得一點時間都沒有了。閑的無聊的大學生活,都是事先安排不足的表現。日后工作后有的事時間去后悔的。
一個畢業生痛苦的領悟。
現在只能在工作之余拼命去補大學欠下的債,當面對著研發工程師的高薪招聘廣告而沒有自信去投簡歷的時候,當知道自己局限的時候,現在就行動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