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聊天的主題是關于我所關注的名人之二,徐靜蕾。
為什么會想起寫她?不是出于追星,她也并非我偶像,準確來說,我沒有太多的偶像。頂多可以說在某些方面是我欣賞和學習的對象。想起寫她,其一,是因為我發起的這個寫作項目,寫到后期的有趣靈魂對象,顯得題材匱乏了;寫太多身邊人,顯得有些尷尬;所以我選擇了公眾人物;其二,她確實是個有趣的人,有著有趣的靈魂;其三,我最近在做的涂鴉,和畫畫相關,而她,簡直就是演藝界的畫家和書法家,書畫界的表演家和娛樂家。不管是演員,導演,服裝設計,工藝品設計或是揮筆作畫書法,她都做得像模像樣。她是個藝術細胞特別活躍,思維跳躍的天賦型才女。當然,每件事在做到極致之前,總是要飽含付出和努力的。如果先天基因+后天努力,就能把許多人跑在后面了。
對徐靜蕾的關注,應該是從好些年前的一部電影《將愛情進行到底》,沖著電影打的宣傳旗號那時才女徐靜蕾和李亞鵬二十年后的再次合作,曾經他們主演的《給點陽光就燦爛》造就了這對熒幕情侶的名氣。看會宣傳海報,剛出道的徐靜蕾一臉清純的樣子,小家碧玉的鄰家女孩氣息,怎么會讓人想到,她能夠成為帶領幾百號人拍電影的女導演呢?而且作品一部接一部:《杜拉拉升職記》《有一個地方只有我們知道》。。。
每一個女藝人的發展史,我覺得都不會是單純的。但是我只選擇看她們確實讓人值得欣賞的真材之處。于徐靜蕾,我欣賞她畫的畫和寫的書法。不管是水粉還是油畫,不管是對工筆線條的把握還是對色彩的調配,最后出來的成品,對于我這個行外人來看都是唯美而細膩的,看起來也逼真和雋永。她寫的草書自成一派,筆畫的輕重構字都顯得剛柔有度。從我個人的審美來看,是很美的。
看過關于她小時候的成長故事,據說她父親對她是嚴厲的,作為美術生的她在父親的威嚴之下不得不刻苦練習。而外表乖巧恬靜內心實則狂野不安的反差,和叛逆的思想,實則也是和她的成長有很大關系。所謂嚴師出高徒,我想也是有道理的。看得出盡管疏于練習,再次撿起畫筆和墨筆的她,依然有著牢固的作畫書法基礎。落筆堅定有神,而又揮灑自如。這不是能作出來的真材實料。她的生活元素看似漫不經心,雜七雜八,有種樣樣都懂,但是不能精通的感覺。實際上,她是有計劃做事的,她習慣于集中一段時間做一件事情,有種高考的強度訓練。我覺得四十一歲依然未婚無出落,過得自我和逍遙的她有種為自己的夢想和天性而活的態度。也許從普通人的角度來看,那樣的自我也是自私,因為沒有顧忌父母的渴望,但是她也是勇敢的。走不尋常的路,得有多大的勇氣和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