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國演義》中,呂布在白門樓先被曹操縊殺,然后砍頭,三國第一勇將自此殞命。但是貂蟬去哪里了呢?書中卻沒有提到。貂蟬最后一次出場是下邳被困的時候出現在呂布的身邊,但是此后的一百回里,一代美人貂蟬就這樣徹底消失了。在史書中,并無貂蟬的記載,由此看出,貂蟬應該是一個虛構的人物。正史中只提到呂布與董卓的婢女有染,這個婢女就應該是貂蟬的原型了。但是這個婢女連名字也沒有,也不是王允送給董卓的,更不存在什么連環計。從各個方面來說,都沒有貂蟬存在的基礎。
但是廣大的人民群眾,是不允許美女貂蟬就這樣消失的。人民群眾創造了大量的傳說,來延續貂蟬后面的故事。關于貂蟬故事的版本有很多,而令人驚奇的是,其中大部分竟然都與關羽有關。這兩個本來八竿子打不著的人竟然被組合到了一起,不得不佩服廣大人民群眾的智慧了。
關羽與貂蟬的故事,基本框架是這樣的。
呂布死后,貂蟬輾轉落到了關羽的手中。具體的說法有很多,有人說是張飛把貂蟬送給關羽的,還有人說是曹操派貂蟬來引誘關羽,還有的說是用來離間關羽與劉備的關系的。傳說就是在一天夜里,明月高懸,關羽偷偷的把貂蟬約到帳中,貂蟬不明所以就來了。關羽說我們出賬去走走吧,然后貂蟬就跟著關羽出去欣賞天上的月亮。說時遲那時快,只見關羽突然掏出一把青龍偃月刀,一刀把美女貂蟬的人頭斬落......
這個故事有點血腥,相信很多人都和筆者一樣,覺得這關羽好過分啊!貂蟬這樣的美女,你不要,也不要殺嘛,可以送給別人是不是?當然了,還有一些另外的版本,在那些版本中,關羽沒有殺貂蟬,而是把貂蟬送走,遠離男人的政治紛爭,有人說貂蟬從此出家為尼。更有甚者,有人說關羽自己把貂蟬收入房中,納為了小妾,甚至還說關羽墓中有兩個女子,其中一個就是貂蟬。對這種話,我是不信的。那樣關羽就太不厚道了吧,你已經騎了呂布的赤兔馬,還要霸占人家的女人,你就不怕呂布做鬼也不放過你嗎?我們相信,關羽肯定不是這種人的。
說笑歸說笑,我們發現關公月下斬貂蟬這事,把關羽和貂蟬綁到一起消費,還是有一定的原因的。因為關羽的民間形象就是忠義千秋,歷朝歷代的皇帝都給關羽進行加封,于是關羽成為了關圣帝君。而貂蟬離間董卓和呂布的行為雖然是為了匡扶漢室,但是仍然難以擺脫紅顏禍水的惡名。在一個男權的社會里,對這種紅顏禍水是非常痛恨的。所以,民間創作中,借用仁勇忠信的關羽,來殺死禍國殃民的貂蟬,代表了一種民間的道德信仰。昆劇《斬貂》,雜劇《關公月下斬貂蟬》都是這個路子,借用關羽的“正義之手”除掉禍國殃民的禍水貂蟬。雖然貂蟬做的是好事,但是仍舊不能被原諒,她的存在對男人是一種威脅,所以貂蟬仍然要死。而關羽殺死貂蟬,就是為國為民,為了大義。
關羽的另外一個形象就是不近女色。在《三國演義》里,曹操故意讓關羽和兩個嫂嫂共處一室,關羽一眼就看出了曹操的陰謀,直接出門,立于戶外,通宵達旦的給兩位嫂嫂當保鏢。曹操又給關羽送來十名美女,結果都被關羽送去伺候嫂嫂。可憐這幾位性感美女,直接成了伺候人的老媽子了。由此可以看出,關羽好像天生對女性有一種排斥感。所以借關羽之手來殺貂蟬,也顯得合情合理。
不過歷史真實的關羽,就和小說里的形象還有民間形象有一些差距的。歷史上的關羽,雖然不是好色之徒,但是對于美女,也做不到視而不見。比如《三國志》記載,曹操和劉備一起圍困下邳的呂布,關羽當時也在軍中。當時呂布有一個手下叫做秦宜祿,關羽請求曹操把秦宜祿的妻子賜給自己,曹操就同意了。但是之后關羽又提了好幾次,搞得曹操自己心里癢癢的,心想這女子有這么漂亮嗎?于是城破之后,曹操看到秦宜祿之妻果然長得漂亮,竟然自己給留下了,沒有賜給關羽。這讓關二爺感到非常郁悶。
雖然歷史上的關羽和人們心中的有所差距,他不再是那個不近女色,不食人間煙火的圣人。但是這并不會破壞關羽的形象,因為真實的關羽是一個人,大丈夫喜歡美女,也是人之常情。我們喜歡三國演義里面的那個關羽,也不影響我們私下里把他當做是一個普通人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