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陣小旋風
早上在打掃衛生的時候,忽然想到,要不要日更呢?
日更需要一定的閱讀和思考,而放棄日更則很簡單,
放下簡書和執著就可以了,可是骨子里還是很倔強,
就比如那句話,嘴上說不要,身體已經接受了。
老實說,我是一個喜歡寫作的人,但喜歡也僅僅停留在最低層式的那種。
沒有閱讀,沒有刻意練習,只是簡單的寫寫心情寫寫狀態。
偶爾雞湯偶爾勵志,偶爾逗比一下。
寫文章大概寫了30+,斷斷續續的,沒有積累,也沒有靈感。
每次寫的時候都感覺很空洞,都需要醞釀一下。
以至于每次寫的寫的想放棄,而每次又不得不說服自己要堅持。
有時候寫寫文章并不需要有多少留言,多少個贊。
只想著自己能寫寫自己的生活,自己的狀態,自己的所思所想。
就比如余華《活著》里面序一樣,一位真正的作家永遠只為內心寫作。
只有內心才會真是地告訴他,他的自私、他的高尚是多么突出。
內心讓他真是地了解自己,一旦了解了自己也就了解了世界。
而我寫作,無須取悅誰,也無關名和利,只想要寫給自己。
寫一段走心的話,告訴自己,有一段風,且須銘記。
寫作是一條不歸路,可是我寧愿一直走下去。
就比如,今天11點下班,走在回家的路上,我還在思考這篇文章該怎么寫。
而不會寫了,腦子空了,則需要閱讀,需要刻意練習。
作為一個寫者,需要持續不斷的輸入,不斷地閱讀,不斷的以教為主,自然而然就寫的好了。
而不輸入的,就容易尬腦,寫的也沒有深度。
真正的文章,可以引起別人的注意,思考,共鳴。
而有一部分文章雖然看了,并沒有留下深刻的東西,并沒有什么用,
靈感來了,則無須在意,只要順其自然就好。
大概生活中的每一件事發生都有緣由,每一次遇見都是生命中的必然。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習慣了一個人,也沒有把很多事放在心上。
有時候想想,與其取悅他人,不如讓自己更有趣。
無須在意!
一切都會自然而然的來,一切都順其自然。
不強求,不做作。
是我的就是我的,不是我的再強求也沒用。
刻意練習?無須在意?
刻意練習的有很多,比如7.23長治縣馬拉松。
計劃跑個42km,可現在只能跑25km,跑步也需要刻意練習。
再比如寫作,現在還是太菜了,寫的話語不能感染他人,也沒有讓別人思考,引起共鳴。
比如好好說話,思維方式,學英語等其他方面,或者一種技能,或者一個興趣,都需要刻意練習。
而無須在意,
代表一種狀態,順其自然,與世無爭。
在自己的時光里,將自己喜歡的事,深耕細作。
就比如前幾天自己想的那句話,
找到自己的倆把刷子,就算全世界毀滅也不放棄。
不羨慕他人的背景,生活,只求內心的安穩和豁達。
不愛吃,也不愛聚會,總是覺得那是在浪費時間。
有那個閑情雅致,不如在一個溫暖的午后,品一本書,任時光慢慢流淌。
最近迷上跑步,愛上寫作,希望可以堅持下去,也希望17年的夢想能夠實現。
刻意練習是一種對生命的追求和熱愛,而無須在意是一種內心的安穩和闊達。
刻意練習,無須在意!
一種選擇,一種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