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祝小妞
-1-
今天微信加了一個大一的學妹,她和我在高中時就是一個專業老師,也算是我的師妹。開學快兩個月了,我想問問她大學生活適應的怎么樣了,誰知道這一問不要緊,我的微信頓時“叮叮”的響個不停。
“學姐,大學生活太讓我失望了!”
“學姐,大學不是很輕松嗎?怎么比高中還忙?”
“學姐,我怕不是上了一個假大學吧?”
看見她的問題,我難得的開啟了知心大姐模式,好奇的問她:“你想象中的大學生活是什么樣的?”
“特別自由!特別輕松!可以每天睡到自然醒。”
“活動很多,每天帶領一大群人。”
“能找一個帥帥的男朋友。”
我發了一個微笑的表情包,和她說:“你想得真好,等你找到這樣的大學,記得叫上學姐。”
我和她說:“上一個睡覺睡到自然醒的期末掛了三科,重修補考取消評優。”
我和她說:“活動是很多,大多時候都是大家聚在一個屋子里面開會。”
我和她說:“醒醒,咱們是師范學校,一對情侶三對百合。”
我和她說:“大學里,想要學好,從來沒有輕松二字。”
-2-
我是藝術生,整個高三幾乎都在外面漂著,省考、找學校校考,補習專業課、補習文化課。在在離高考還有不到四個月的時候,才在校外開始了文化課的學習。
那時我覺得,那段時間是我十七年來最苦的時期,因為文化課差得太多,每天學到凌晨兩點鐘,離高考不到兩個月的時候還得了肺炎。
昕是我見過最堅強的女孩,她每天三點鐘被我叫起來,然后去自習室學習,但大多數時候她都會在漆黑的走廊哭十分鐘再去自習室。
那個時候我們的信念就是:“我們要考大學,考上大學就不用那么累了。”是的,那個時候我們就是這么淺薄,什么未來、前途,通通都沒有考慮過。
但上了大學才知道,高中只是序曲,真正的困難在后面。
-3-
如果要給大一打一個標簽,我覺得那一定是:迷茫。
沒錯,迷茫。一群壓抑已久的十八九歲的學生掙脫了高中的束縛,冷不丁獲得了自由,反而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
加學生會、加社團,每天把自己搞得很忙,似乎制造出自己很忙的假象就可以掩蓋住對未來不確定的焦慮。
大一開學的那段時間,我整個人都是懵的。機會太多了、誘惑也太多了。我手忙腳亂、不知所措。后來泡了差不多一個月的圖書館才對自己有一個模模糊糊的定位:我要寫文。
但那個時候寫文也并不順利,剛拿起筆的時候,半天也憋不出一個字,每次想題目就要想好久。被拒稿、閱讀量是個位數也更是家常便飯。那個時候我經常猶豫:我到底要不要繼續寫下去?我是不是沒有天賦?但好在我臉皮夠厚,死皮賴臉的繼續更了下去。
除了迷茫,大一更多的時候是帶著一股二愣子的熱血。
記得剛上大一的時候,我對什么都充滿了好奇心。社團不管適不適合我,搶著參加、比賽那么多,搶著報名、上課每堂課都聽得特別認真,還死皮賴臉的去文學院蹭了一年的課。
那個時候就像有了強迫癥,干什么事都想干好、什么事都想干好。但往往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干什么。
我想很多剛上大學的同學都和我一樣,充滿干勁、充滿熱血,但因為這股熱血很多時候也會迷失自己,不能靜下心來問自己:你到底要什么?
-4-
今年九月份,我大二。也終于成為了學弟學妹口中的“學姐”,老師口中“被拍在沙灘上的人”。
進入大二后,我身邊的很多人都一改大一時吊兒郎當的模樣,開始認認真真的思考自己的未來。所以我覺得大二是摸索。
前幾天在地鐵上遇見了班級的同學。她問我:“你之前說要跨專業考研,現在還想跨專業嗎?”我點點頭,說是啊。
她有些惆悵,和我說:“你這樣真好,有明確的目標,不像我,到現在還在糾結。”“糾結什么?”我問。“糾結要不要考研啊!你知道嗎,大家大一沒說什么,大二了突然都要說考研!”“其實也都是在摸索中吧。畢竟大二了,該為以后想想了。”我回道。
大學就是這樣,有的時候很多事情都等不及你去細細的思考,時間會把推到那個借點,然后逼著你去做選擇。
大二的大家都是處在這樣一個摸索的階段。每個人好像驟然忙碌了起來。朋友昕和我是一個專業的,她決定以后從事剪輯拍攝這些技術上的工作,現在每天剪片子剪刀懷疑人生。
而我,則在大二做了一個重要的決定:加入無戒老師的365天日更訓練營。堅持日更。這對我來說也是一個很大的挑戰。而這也是我對自己的一個探索,探索自己的未來、探索自己的潛力。
-5-
圖書館是我最常呆的地方,它新增了一個比賽、多了一個講座,我總能第一時間就知道。而最近,圖書館座無虛席。因為,要考研了。
都說考研是第二次高考,而對于我們這樣的二本學校來說,考研是很多學生最好的出路。很多高考沒考好的學長學姐在這個時候都牟著勁兒的往名校沖。
我早上經常七點多就到圖書館了,因為早上比較清凈、人不多,所以我特別喜歡早上的圖書館。但最近不是了,八點以后,圖書館幾乎就沒有很好找的空位了。
我敘述這些是因為我真的被學姐學長這種如饑似渴的學習熱情所感染了。有的時候和考研、考公務員的學長坐在一起,我都會自慚形穢,和他們的專心致志相比,自己的學習態度實在是太松散了。
如果說大二是探索,那么大三就是拼搏。朝著自己訂好的目標一往直前的向前沖,用汗水澆灌出成功的果實。
-6-
對于不考研的大四學長來說,大四就是他們接觸社會的第一年。今天在學院看到了一個14級的學姐的照片,她在央廣新聞做實習主播。氣質出塵,非常起范兒,將主持人的氣質發揮的淋漓盡致。
我能明顯感覺到她和大一大二乃至大三學生的不同。成熟、穩重、知性、優雅,但她只比我們大兩歲。
二十多歲,是我們人生中最美好、最有潛力的年華,但也是我們最窮、最焦慮的年紀。有很多畢業后的學長學姐最常和我們說得話就是:“一定要珍惜自己的大學時光,太美好了。”是啊,社會畢竟和學校不同,沒有人會管你是否年輕、是否沒有工作經驗,最重要的是完成工作。
高中的時候,覺得刷題早起是最困難的事情;到了大學,又覺得未來的不確定是那么的讓人心力交瘁。到了工作后呢?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了,人生中的每一步都不好走,都要盡全力的去拼搏。
在《這個殺手不太冷》中瑪蒂爾達問里昂:“生活是否永遠艱辛?還是僅僅童年才如此?”里昂回答:“總是如此。”
是啊,總是如此。
「無戒365天寫作訓練營打卡第2天」
一只倔強的小妞,一顆永遠不老的心
讀書社群群管
【大學生活】編輯、群管
【無戒365極限挑戰】審稿編輯
碼字、讀書、看電影
心懷夢想,熱愛生活
喜歡我的文章歡迎關注喜歡打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