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呼應 、當下所需 ——Tom Stone大師《精通情緒》課程收獲

自在呼應 每一個當下所需

“當你帶著愛行動時,
你就與自己與他人、
與自然和真正的智慧合為一體。”
——紀伯倫

“教練的教練的教練”

Tom說"I did it for you!!"

初涉教練技術起,經常聽說要用“心”學習,而不是用“腦”學習。高平導師在五維教練訓練營親自示范了“用心”的“同在”。見證了高老師用情緒、能量作為抓手,和客戶同在的那份令人嘆服的敏銳和覺察。用“腦”思考的慣性猶在,但自己固有的限制性信念開始松動。

徐敬東導師NLP技術七天訓練,愛意流淌的溫暖場域,讓我們看到身心靈合一的無邊美好。這時候真正感覺到,原來“走心”會讓你在觸碰情緒時可以放下自己的焦慮、不安與執著、可以從經年累月的疑懼、痛苦當中解脫出來、也可以覓到最優的行動策略。

全然的臨在


精通情緒課程現場


幸好有前兩次走心課程的鋪墊,走進Tom大師精通情緒的課堂,在練習純粹覺察技術的時候,還是挺有感覺的。我想如果沒有前兩次課程,我可能也會覺得課程好抽象、不容易理解。

內進技術

當我在用“內進技術”的時候,確實感到喉嚨當中的“能量源”慢慢變大變重,讓我有一種相當的不適感,甚至由于感覺是能量卡在氣管里,所以一時覺得呼吸都有了困難,這時候有強烈的恐懼感,覺得自己應該馬上停下來,但是幸虧在老師的指導下發現這個時候并不能夠因為恐懼就停止,而是應該有勇氣去完成整個流程。

所以我雖然覺得并沒有完全消除這個能量,可能因為事件時間久遠,所以可能是由一層一層的能量堆積而成的,我覺得至少給我的感覺是最外面的一層外殼已經開始松動。

當然我覺得重要的是,自己應該花更多的時間去做這個徹底的情緒“春季大掃除”,同時也要覺察當下的情緒,及時處置。

親筆簽名典藏版

上課前,有個小插曲,我給七歲兒子打了個視頻電話,結果發現兒子在抹眼淚,貌似被爸爸說過了。問兒子:是不是不開心了?他說“沒有不開心”,但是眼淚還是越流越多。

我心里很不舍,又萌生出對父子相處的焦慮。覺得兒子有這些壓抑的情緒,應該怎么辦呢?我是不是應該趕快把學到的技術要分享給他呢?

所以在提問環節就趕緊問大師,有什么好辦法可以去把這些技術分享給兒子。

能量飽滿的Tom Stone大師

特別感謝Tom大師對我問題的答復——我們自己要多練習,有了足夠的體悟,然后才能去分享給別人。

尤其是孩子,等他覺得“媽媽做得還不錯哦”,有好奇要知道“她是怎么做到的”,才是分享的時機。

晚上的課程,Kristin老師也提到了,"先要拿得起才能放得下",“靜心體悟、事上磨練”。“不用先想著去跟別人分享,而是要自己經過幾十次、上百次的練習之后,有感覺了以后再說。”

這也是陳序老師反復說的“過程不可逾越”吧。我覺得很認同,還是慢慢自我修習、自我精進。

然后,意識到我前面產生出來的情緒,也是自己“對未來不確定性的焦慮”,也應該用“遠觀技術”來處理。再次提醒自己: 永遠記得,先改變自己。

優雅美麗的Kristin老師

與M17、教練營、NLP班以及商業教練的眾多五維家人相聚,感覺如沐浴于冬日暖陽,溫煦宜人。

教練營親密伙伴余老師

教練營美美噠Amy教練

干練的商業教練團隊

NLPer重聚

又一次精彩的五維社群學習之旅,賦能完成,期盼下次相聚。

“精通情緒”班級合影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