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很多人都覺得,很多事情是不能湊合的。特別是找對象、結婚。其實我有認真的想過這個問題,可能我的理解和大家不一樣,我覺得湊合雖然不是最理想的選擇(最理想的選擇只存在于幻想),但事實上卻是最真實狀態和最普遍的選擇。
比如我,我是一個各方面都很普通的人,其實絕大多數人也都是。而普通人挑選對象最合適的標準就是自己。也就是門當戶對,要找和自己斤兩差不多的人和家庭。因為任何情感的維持都是各種內外因素的綜合平衡,如果兩人的內外條件相差太大,結合以后想要持久輕松的平衡雙方的關系,從中得到幸福,并非不可能,但將會異常艱難。
而有趣的是普通的人對伴侶的要求往往并不普通。所以現實生活中很多人的情感狀態往往集中體現在2個極端上面。
第一種就是不想湊合但還是選擇了湊合。
這樣的人會一直對于湊合耿耿于懷,無法釋懷。總覺得為自己不值得,總覺得應該多等等,總有更理想,更合適的在后面,對于湊合往往悔恨不已。即便他總是在表面裝作對于現實的絕對接受,但實際上內心從來沒有真的去接受現實的不完美。這樣的人只是把戀愛和婚姻當做完成任務,在情感關系中往往更多的是抱怨和不滿,從而很難有幸福感可言。
我記得港囧里面的徐崢演的徐來開始就是這一類人,他總覺得和趙薇的結合并不是他真正想要的情感歸屬。他選擇了湊合但一直都沒有接受這個事實。而且和趙薇一直沒有后代更加加深了他對這種湊合的失望。導致他一直都想逃避和擺脫這樣湊合的狀態。但他其實也知道自己能一直擁有穩定的事業和家庭是非常不易的,而且趙薇對他付出的太多太多,他又過不了心里這一坎,所以一整部戲他都在繼續湊合和追求真愛之間不斷的糾結。不過最后令人欣慰的是他選擇了面對這樣的不完美,用心去改變這種湊合的狀態,去培養自己愛的意識和能力,而不是只把重點放在自己的感受之上。
第二種就是不想湊合而選擇單身但內心并不接受單身的人。
很多大齡剩男剩女都處于這種狀態。自己看的上的人看不上自己,看得上自己的人自己又看不上。一個人就這么一直糾結和僵持。時間長了以后,總覺得自己就習慣一個人了,但每當夜深人靜或者七大姑八大姨的家長里短狂風亂炸而至時,又無比渴望能有一個知心的伴侶陪伴左右。這樣的人時間長了往往就不相信愛情了。最后往往會出現的就是兩種悲劇:
第一:變成我說的第一類人。也就是向孤獨或者七大姑八大姨低頭,表面選擇湊合但內心并不接受湊合。現在不少結婚的人都是為了結婚而結婚,為了湊合而湊合,根本沒有愛的態度和能力。
第二:單身到死,同時也后悔到死。這類人不多,但是也有,特別是一些對于情感有極度“潔癖”的完美主義者。酒足飯飽思淫欲,日子越來越好,人對于感覺也愈發的挑剔。有這類“潔癖”的普羅大眾也在快速增長。
有人會說為什么不會有喜劇的結果?
因為面對現實(經濟基礎)是(決定)實現理想的基礎(上層建筑),這點在個人情感中同樣適用。簡單的翻譯就是:湊合是為了不湊合。
這并不是一句屁話、鬼話。萬事開頭難,如果連面對湊合的勇氣都沒有,那就絕對不會拿出能改變湊合的態度和行動。
借用涂磊老師曾經說過的一段類似的話:如果你已經比較理想,恰巧碰到的那個人是理想的那個人,那只是你一時的幸運,接下來的重點是你和那個人是否有繼續維持理想狀態的耐性和能力。但如果碰到的那個人只是一個比較合適的人,那如何讓他變的理想,然后共同成長,才是你的能力和價值的體現,也是你獲取幸福的正確途徑。如果你自己還不是一個心理上的成年人,就把重點放在自己的成長上,因為持續穩定的情感是兩個成年人的“游戲”。
接受了湊合,也就接受了對方的不完美。接下來要做的,就是讓自己和對方變的不湊合,這個過程才是真愛。因為要求和索取只是個人欲望暫時滿足的快感,說的赤裸點就是“吸毒”。而真愛怎么可能從“毒品”中獲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