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父母這兩個字,在我們小的時候我會覺得像一棵大樹,什么事情她們都能解決。長大了,青春期,就覺得這兩個字像是一個秤砣,束縛著少年自以為的自由。現在,她們老了,反而覺得她們怎么越活越年輕了,像個老小孩似的。
? 我曾經是一個一歲多就去幼兒園上學的孩子,這樣的經歷使我獨立也使我不戀家,父母給我的安全感,也讓我誤以為她們不需要我。但是其實相反,她們很需要我!
? 放假回家聽聞我的母親說到,父親這兩個星期總是睡不好,遇到不順心的事情也不說。我才意識到,我對他們的關懷太少,我的擔當也太少,便在深夜時分這下了這樣一封不成熟的家書,內容如下。
親愛的爸爸:
? 展信舒顏,見字如唔。
? 或許常見的總是父母寫給孩子的一封信,去關懷,去叮囑。而今天這個還處在年少年紀的我,想要以一封不成熟的家書與您說說那些我曾不善言辭,深藏心底的情感。
? 從呱呱墜地到牙牙學語,又從識字寫作到閱讀見解,再從青春放肆到步入社會。您在每一個我的或輕或重的階段都扮演著一個重要的角色,得您寬廣胸懷庇佑我健康成長。幼時,我曾在您肩上遙望世界,現如今已成站在您身旁同看世界,所以,請您相信,我足夠獨立勇敢能幫您分擔。
? 山有頂峰,湖有彼岸,而路有千萬條。在人生漫漫長路中,萬物皆有回轉。我曾在剛踏入社會時,經歷實習,工作,到機構上班,經歷變化,動蕩,不踏實。一心抱著學習的態度去嘗試,卻又質疑自己碌碌無為。然后發現,時間是證明的最好載體,致使,當我覺得余味苦澀時,定相信,一切終有回甘。
? 而余生很長,不管是哪個時段,心中都有一個“少年”,或憤懣難抒發,或抑郁不得志。小時候覺得上學遲到是天大的事,上大學時覺得比賽沒有拿到好名次是天大的事,談戀愛時覺得失戀是天大的事。而現在回頭再看那些曾經覺得難以跨越的山,其實已經跨過去了,那些不能接受的也都接受了,遺憾和坎坷已是常態,無論是青春的煩惱還是發展的瓶頸,成長都會使我們突破解決的。
? 我曾看見過這樣一句話“昨日之深淵,今日之淺談”,也看見過“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凡事有因皆有果,歷行過深淵,日后必將都是上坡路。您一直是我們最強有力的底氣,而我現在也能成為您最堅實的后盾。
? 我想人生就是一場享受過程的修行,看透,看淡,看破,
? 回頭看,輕舟已過萬重山;
? 向前看,前路漫漫亦燦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署名:您的女兒
? 于父母而言,我一直都是他們的寶貝女兒,而我想從今日起還有另外一個身份,是他們最堅實的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