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野獸——別讓基因主宰你

針對現在網上各種“約”的軟件肆虐,我非常懷疑這種風氣導向的正確性。長久以來色情行業之所以茍延殘喘,生生不息的原因是因為它抓住某一部分人對性難以得到的這一需求。同樣的,各種“約”的軟件從一定意義上說,實現了去中心化,它提供了平臺,極大程度地將我們生活的這一區域里面的單身男女連接起來。平臺上面的資源比在過去在學校里多了幾個數量級。于是人們蠢蠢欲動,耗費大量時間精力來搜尋“獵物”。

在各種“約”的平臺上,大多是17-30歲之間的青年人,這個年齡段的人自然年輕氣盛,血氣方剛,對情感和性充滿了向往和訴求。

但是掉進這個陷阱的里人恐怕不知道他們是在透支自己的未來。

在網“約“平臺上的人們目的很簡單——獲取性(女性復雜一些),為了到達一這目的,雙方通常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來確定人選,這簡直就是在最寶貴的年齡浪費生命,犧牲的是自己未來的生存和發展。

從進化的角度來看,年輕氣盛的時候,我們智力,體力正值最高峰,最有利于基因的傳遞。所以年輕的時候縱欲是放縱基因的表達,但是基因是不會管你個人的發展的,它只關注基因的傳遞。如果現在我們放縱自己的情欲,不加以節制,那么我們豈不是都成了住在現代化城市里的一頭野獸,再加上現在各種“網約”軟件的盛行,更是助紂為虐,給放縱我們的情欲打開了一扇天窗,沒有自律意識,節制能力的人很容易掉進去,成為被消耗的一代。

我的觀點是:我們必須要權衡。

舉個例子,在擇偶上面,我們是在相貌,性格和資源三者中做比較,根據自己的的條件來選擇合適自己的人。如果兩個異性擺在你面前,相貌的條件相同,一個異性的性格更適合你,另一個異性的資更豐富,那你會做怎樣的選擇。不同的人當然會有不同的選擇,每個人的出身條件不同,接受的熏陶也不同。個體本身的條件限制了自身的擇偶范圍,權衡意味著選一個最適合自己的伴侶,而不是一個最完美的伴侶。

德國哲學家叔本華曾竟經說過“你給一棵樹施加熟石灰和人工加溫,就能在短短的幾天時間內使它發芽、抽枝、開花,甚至結果;但是很快這棵樹就會凋謝、枯萎,甚至死去。”他還引用亞里士多德的觀察:“在奧林匹克比賽的優勝者中,只有兩三個人曾兩次獲獎:一次在童年,一次在成年。很多競技者早年輝煌,但隨后表現平平,這可能是因為他們過早的過度訓練,把他們的力量消耗殆盡,沒法再次達到巔峰狀態。”;在中國古代也有“舍魚取熊掌,舍生取義”等關于權衡的觀點和看法。

畢竟我們的時間,精力和資源有限,所以合理的分配這些資產來投資自己,使自己在現在和未來過的更好是我們作為一個現代人的基本目標。要清楚,我們所面臨的今天,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我們的過去。

從女權主義運動幾十年后的今天,女性這個角色在越來越多的崗位和地方發揮著她們無與倫比的作用,女性的崛起嚴重擠壓著男性的地位,情感潔癖,甜言蜜語…….這些問題正困擾著我們無數年輕人。我們究竟要怎樣做呢?

來看看去年挺火的一段話:

以前喜歡長得好看的

現在喜歡關系不亂的

時間久了

你會發現男人的相貌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腦子里有智慧,心中有擔當

男人的甜言蜜語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能否兌現

男人的金錢多少不重要

重要的是花不花在你身上

思想深度已經嚴重威脅著男性,你還有心思浪費生命嗎?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