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舒適圈”,卻發(fā)現(xiàn)自己一窮二白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最近朋友想換工作,天天刷招聘信息,沒事還和獵頭聊幾句,可真有合適職位推薦,卻又打起退堂鼓。不為別的,只為沒底。畢業(yè)十年,工作十年,始終在同一家公司的朋友,按理說行業(yè)積淀、工作經驗都不欠缺。仔細聊過,才知道所謂沒底,因何沒底。

01

招聘網站上天南海北的信息多如牛毛,按照朋友的求職方向搜索可以拉出n頁表單,但點開一看,普通職位的要求基本都寫著3-5年從業(yè)經驗,相應的薪酬也不是很理想,朋友滿滿十年的工作經驗實在太虧,只好直接pas掉。再來看管理崗位,大多倒是5-10年甚至10年以上工作經驗,但問題在于這類崗位都要求具備管理經驗。雖說朋友已經工作十年,但由于公司人員較少、架構單一,是做著主管的活,可說白了手底下就一個人,還各司其職,何談管理經驗。

和獵頭的溝通也是類似。朋友當然希望能有一個管理崗位,給未來進行更好的鋪墊。但因為前期沒有過管理經驗,獵頭推薦來的職位基本以小公司居多;很多都是頂著某某部門經理的名號,但其實總共沒兩人,管理的、干活的都是自己,和現(xiàn)在沒兩樣。倒是推薦過一家大公司,對方HR拋出幾個管理問題后,朋友立刻歇菜,從此再也不敢打大公司的主意。

就是這樣,工作十年,滿以為自己成就一身本領,卻在尋找新出路時頭一回發(fā)現(xiàn),所有的過往都好像云煙。看似積累了很多東西,卻由于自己從來沒有過長遠的職業(yè)規(guī)劃,也因為不喜歡從來沒有深入過這個行業(yè),到頭來并不比工作三五年的有優(yōu)勢,反而在年齡上呈現(xiàn)劣勢。普通員工崗位喜歡年輕聽話肯賣力,但朋友已然工作十年,能有多大沖勁。管理崗位希望經驗豐富上手快,可誰會給你重新學習的機會。

這就是現(xiàn)實。大凡沒規(guī)劃、沒準備的人,即使有一天突然醒悟,但現(xiàn)實早已距離你想要的太遠。

02

朋友怯場了,卻并沒有放棄。因為他不想未來的十年、二十年,自己依然如故。轉變也從這一刻開始。

曾經放下的專業(yè)書重新被翻出來,結合行業(yè)、公司發(fā)展特點,朋友開始關注從來未曾關注的身邊。研發(fā)部門的技術實力、發(fā)展方向,銷售部門的管理模式、營銷手段,即使是以往自己最看不起的支持部門,朋友也投入了百倍的心力。開會時不再玩手機,朋友漸漸聽到了很多,學到了很多,部門間為什么會有分歧,大家如何溝通解決這些分歧;以往最不耐煩人際關系,現(xiàn)在部門內出現(xiàn)問題時,卻盡可能觀察部門負責人的處理方式。之前有培訓機會能躲就躲,現(xiàn)在卻爭著搶著要參加。

慢慢的,朋友的方案、發(fā)言開始得到領導關注,雖然崗位沒有發(fā)生變化,但朋友卻明顯感到自己有了一定的核心價值。同部門的其他項目組開始尋求他的幫助,更重要的項目領導常常會安排給朋友這組。事情越來越多,朋友管理的人也越來越多,從最開始的一個到現(xiàn)在的十個。雖說人數(shù)不多,但人多事就多,需要考慮協(xié)調解決的就越多。朋友開始記筆記,把自己日常遇到的、聽到的很多管理方面的事都記錄下來,當事人是如何解決的,朋友又是怎么看待的,取長補短。

朋友所處的行業(yè)外企發(fā)展空間更大。于是,朋友又開始學習英語,像學生時代那樣,每天早起背單詞聽廣播練口語,晚上則通過線上學習軟件專門突破專業(yè)英語。因為外出參加培訓多了,朋友結識了許多同行,大家常常通過微信群、聚會等各種方式互通有無,其中不乏對朋友很賞識的其他公司管理層。在新的一年來臨前,有一家外企主動向朋友拋出橄欖枝。

回首這一年,朋友最大的感觸就是,從前太高看自己了,總是覺得自己做得還不錯,想當然認為自己是“香餑餑”??蓮乃枷肷系摹笆孢m圈”跳入現(xiàn)實,才發(fā)現(xiàn)自己一窮二白,高不成低不就,要啥啥沒有。但經歷了這一年,朋友對自己人生有了更清晰的規(guī)劃,也從不斷學習中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并努力迎頭趕上,會有好結果是自然而然的事。

我們是不是也該跳出思想上的“舒適圈”、“懶癌圈”,給自己一個更好的未來呢。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