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一個“別人家的孩子”

文 | 逐光

《愛情公寓》中曾小賢說過的一段話,我們從小就有個宿敵叫“別人家的孩子”,他脾氣很好,天天就知道讀書,長得又“嗶”帥,每次考試都是年級第一。長大以后,他還他么交了一個又正點又有錢的女朋友。研究生和公務員也全都考上了...

說實話,我以前也想成為“別人家的孩子”,可天性使然,太貪玩又不愛學習四處打架惹事,最終也只能將希望寄予子女,爭取以后培育出一個“別人家的孩子”。

如今在網上最具爭議的就是“虎爸狼媽”,他們大張旗鼓地宣揚“棍棒底下出才子”“三天一頓打,孩子進北大”的教育口號,對于這種暴力又血腥的教育主張,我是極力不贊同的。反而是我在某些書里學到的一些東西,我覺得十分可取,所以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這兩年看過的書

我認為以書為養分,充實自己,再養育孩子,是教育的首選。

今天就推薦其中有關教兒育女的六本書,希望你們以及你們的孩子都能從中受益。


為教育,目的在于培養自然人。

1.《愛彌兒》

人生為自然人,自然是很不完美的,有缺點和偏見,要施予合理的教育,然后才能基本合格,成為社會人。同時需要每個人都是社會人,這個社會才算達標了。

想必每個人的學生時代,都受夠了無休止的考試和作業。很多人在學校里被打擊自信心,扼殺創造力,逆向思維和發散思維的能力,磨滅天賦和所剩不多的學習興趣,中國大部分人不熱衷看書,以上所有的問題,應試教育都必須負主要責任。

因為應試教育脫離社會發展需要,違背自然發展規律,采用機械化教育方式培養學生,以應付升學考試為目的。

而《愛彌兒》這本書認為人秉有天賦的自由、理性和良心,順性發展就可成為善良的人,實現善良的社會。所以教育應受天性的指引,以培養自然人為目標。

這本書是我為自己準備的育兒寶典,也將會是我送給孩子的第六本書,因為我打算等自己完全吃透了,再拿給孩子。當他得到這本書時,應該也到了我現在這個年齡,快要為人父母了,希望他將來同樣是一個好父母。

律師,我以為,也曾經是孩子。

2 .《殺死一只知更鳥》

正義是一種教養,我想以后我要是有孩子,我要讓他在八歲的時候讀這本書,讓他看到人與人的溫暖和理解,教他保持敬畏,對生命的敬畏,對自然的敬畏。

奧巴馬給自己女兒公開送的兩本書,其中一本就是這個。

這是是一個有關于偏見的故事,故事以八歲小女孩斯庫特的眼光來描述,最開始大家開始堅持“怪人”阿瑟是十足的惡魔,但是后來他們發現事實與他們堅持的好像并不一樣。

他們開始了解,默默接受怪人的禮物,最終被怪人阿瑟所救。

在他們玩弄起那兩支氣槍之時,他們的父親芬奇先生說:“你射多少藍鳥都沒有關系,但是記住,殺死一只知更鳥就是一樁罪惡。因為它們只唱歌給人聽,什么壞事也不做?!?br>

書中還有這樣一個細節,當芬奇敗訴后準備離開的時候,后三排的黑人全體起立,并且在他女兒旁邊的一位黑人說了一句話:“斯科特小姐,請起立。你的父親要經過這里了。”

芬奇是我心中的英雄。他始終堅持內心所認為的善良,始終堅持自我,這種精神是我所敬佩的。

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在八歲的時候讀這本書,那時他與斯庫特小姐一般大。



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為你需要我。

3 . 《擺渡人》

其次,我要教會他如何去愛,如何面對生命中的困境,因為這世上唯有愛能永恒,也只有困境是永無止境的。

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靈魂的擺渡人?

這是一個愛與勇氣的故事,也是一個史詩般動人的溫情故事,它令人激奮、恐懼、溫暖,回歸人性,引人深思。

崔斯坦是迪倫的精神支柱,讓她克服心中不住的厭惡與恐懼,獨自一人,踏過深水、穿過山谷、抵抗惡鬼、尋找安全屋……她心中執了一念,為此寧愿魂飛魄散,義無反顧。

我希望我的孩子以后在做事情時,也一定要找一個強大的“精神支柱”,這個支柱一定會在他堅持不下來時散發巨大的光芒,點亮黑暗征途。

我希望我的孩子也要像迪倫一樣,敢于和命運做斗爭,無論結局怎樣,一定要敢于嘗試,任何事情都有風險,要勇敢地邁出第一步,不要被他人的言語阻礙雙腳,成功是眷戀勇于嘗試的人。

向死而生,渡人即渡己。



我從事一項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事業。我要把一個人的真實面目全部地展示在世人面前,此人便是我。

4 . 《懺悔錄》

懂得了敬畏,學會了愛,學會了如何面對困境,這個時候也差不多到了十四歲的青春期,叛逆又不可一世,一如我當初一般冥頑不化,一意孤行。我只想讓你靜下心來:自省與醒世。

這本自傳不僅僅是對于一個人有著很多可以參考的價值。同時對于了解人性的知識,真實表達自己的想法都有很大幫助。

它是我看過最好的自傳,沒有之一。

世間所有人都要榮耀,但盧梭不要榮耀,他要的是真理。于是他把自己放在人們的眼前剖析自己,讓自己赤裸裸的展現出來。

對自己進行反思和思考,看看自己所失所得,對自己做過的錯事進行懺悔。

這個世界當然是既丑惡又美好的,如果沒有丑惡的襯托哪里來的美好呢?

所以需要自省與醒世不止是盧梭一個人,更是我們所有人這一生必做的,只是或早或晚罷了。

既然如此,我希望你早日學會自省與醒世,它能讓你了解人性的弱點,成為一個無堅不摧的人。

我們繼續奮力向前,逆水行舟,被不斷地向后推,直至回到往昔歲月。

5 .《了不起的蓋茨比》

在他十六歲生日那天,我將會把這本書包成禮物。

知乎上這樣評價這本書:

《了不起的蓋茨比》絕不僅是靠著三角戀與備胎的故事就能享譽如此盛名的。誠然,當這個故事面對大眾的時候或許:屌絲能讀出逆襲的快感與夢想的熱血;文藝青年能讀出Gatsby詩化的愛情觀,哀其不幸怒其不爭;普通青年覺得老子看得痛快、過癮,所以有很多人都說它是個好故事。

可我喜歡它,最重要的不是因為夢想和熱血,也不是詩化愛情觀,更不是覺得痛快過癮。我也沒有什么“美國夢”,說直白點我喜歡這本書,只是因為一句話。

每逢你想要批評任何人的時候, 你就記住,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人,并不是個個都有過你擁有的那些優越條件。

它教會我與人相處最忌諱的是隨意評論別人。當我明白這句話時,我已經二十歲了,我后悔自己沒能早點懂得這個道理,為此付出了代價,失去了很多本可以長久的友情。

所以我希望他能在最合適的年齡懂得這個道理,不考慮早熟的情況下,暫且定為十五歲。

為你千千萬萬遍。

6 . 《追風箏的人》

有了之前的五本書,我對當誰的爹就有信心多了。最后,在他十八歲成年儀式之前,我還打算教給他一些關于黑暗的道理。

許多年過去了,人們說陳年舊事可以被埋葬,然而我終于明白這是錯的,因為往事會自動爬上來。回首前塵,我意識到過去的二十六年里,自己始終在窺視著那荒蕪的小徑。

小說的主人公阿米爾在傷害自己的小伙伴哈桑之后,逃離阿富汗,來到了美國。但時間與空間的距離并不能令他將痛苦遺忘,反而驅使他的良心一直不斷地救贖。

隨著年齡的增長,阿米爾腦海里不斷閃現出兒時父親告訴自己的那些真理,當你殺害一個人,你偷走一條性命,你偷走他其自身為人父的權利,奪走他子女的父親。當你說謊,你偷走別人知道真相的權利。當你詐騙,你偷走公平的權利。沒有比盜竊更十惡不赦的事情了。

世界上唯一的罪就是偷,各種罪都是偷的變種。

這也正是我想要告訴他的,一個人活在世上最重要的是行事正當,最該反對的就是各種各樣的侵犯他人的茍且之事。

寫在結尾

孩子如果可以,
我想給你富裕的生活 ,
我想讓你念最好的學校,
我想給你無所畏懼闖蕩世界的資本。

如果這些我都給不了你,
那我想給你這六本書,
把你養成“別人家的孩子”。



【無戒寫作訓練營三期第十九天 學號101】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