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家暴事件看女孩的教育

這幾天“中國女孩被英國男友家暴致死”的文章又被刷屏了。這個新聞我就在秋葉大叔的公眾號內先看到的,秋葉大叔寫文章時說自己家有兩個女孩子,所以更關注這一塊。而我自己家也有一個女孩,所以今天也想聊聊這個話題。

親密關系中受我們原生家庭的影響特別深。所以有句話說得好:三歲看大,七歲看老。而中國女孩從小生活在非常富裕的家庭,父親是恒潤集團的老板,所以是衣食無憂。但是在精神上卻是非常匱乏的,父親常年會忙生意對孩子的關注非常少,對女兒的愛只用自己多得不得了的物質來表達。這樣的女孩找男朋友時就會出現一旦愛上,全心付出。遇到渣男也會自動把他的缺點弱化。一次次的原諒他。因為女孩把對父親對男友的愛放在一個人身上。

有研究表明:童年時期得到父親陪伴的孩子更有安全感。所以請女孩的父親多陪陪你人小情人,讓她在愛的海洋中長大。每每看到家里的女兒和她爸爸的互動就覺得好笑又溫馨。
所以父親在建立女孩子的安全感中起到的作用更大。

我們還發現這類受了家暴還是離不開的女孩,大多都是溫柔體貼,聽話的。但這好像也是我們在教育孩子都希望的一個結果。每一天我們都會聽到很多家長對孩子說:要乖、要聽話。我自己偶爾也是犯這樣的錯。
我們都希望孩子過得比我們更好,但是總是聽話的孩子只能走我們的老路,還有可能過得更好嗎?所以我們要思考我們教育的方式和方法。現在我圈內有很多正面管教師,我也學習過一些相關的課程,并把這些方法也有運用到自己的孩子教育中,里面有很多的方法對于我們教育孩子都是非常有效的。只要我們清楚的知道孩子也有自己的個性,而我們家長要做的不是壓抑孩子的天性而是在安全的范圍內允許孩子的個性發展。有個性的孩子更有主見,有主見的孩子更勇敢,更有勇氣面對生活中的變數。

聽話的孩子是方便我們(不要吵媽媽要忙,聽話媽媽在做飯)但是卻不是有用于孩子以后的發展,所以孩子小的時候媽媽們不要貪方便。

而有些家暴之所以不離開是覺得臉子上過不去,這也是中國人的一個特點,好面子。而我們的家長常常把自己的面子愛得比什么都重要,同時也常常教育孩子要注重面子。比如有些孩子不喜歡叫人,家長就覺得孩子沒有禮貌,讓自己沒有面子。
再比如下面這個場景

王先生:“下班了?”
劉女士:“開家長會去了?!?br> 王先生:“孩子最近一次考試怎么樣?”
劉女士:“別提了,又是班上倒數幾名,你家孩子呢?”
王先生:“還行吧,理科差一點,文科還可以,英語全班第三名。”
劉女士:“你家孩子真懂事,哪像我家這個,凈給我丟臉,遲早要把我和他爸爸氣死。人家家長都是高高興興拿著孩子的卷子,只有我,連頭都不好意思抬,害怕遭別個看到。開完會后,班主任老師還專門把我留下來,我當時都恨不得找個地縫鉆進去,回家看我怎么收拾他……”
從頭至尾,劉女士的兒子始終將頭埋得很低,靜靜的聽著母親嘮叨。興許是覺得現場的氣氛實在太過尷尬,王先生借口有事,結束了和劉女士的對話……

想一想你是不是也有為了自己有面子而傷了孩子的里子。

家庭教育,任重道遠。影響深遠。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