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偶然間看到一本書,書名為Habit Stacking,即《堆積習慣》,作者是 S·J·斯科特,美國知名暢銷書作家。
看到這本書時,心里有點小小的激動,原因是這本書里提到了幾種習慣,這讓我不禁感嘆原來生活中那么平凡的一個小習慣也能讓你的人生發生這么大的改變。
1、關鍵習慣。
人生中最重要的那些習慣。這些習慣的養成,可以為你帶來其他領域的綜合提升與進步。
比如:冥想、每天的規劃、讀書、寫作、鍛煉,喝水等。
2、輔助習慣。
輔助習慣的作用是保證關鍵習慣順利達成,它們會像膠水一樣把你的關鍵習慣黏在一起。如果你的關鍵習慣是“鍛煉”,為了達成這個習慣,你需要好幾個輔助習慣的支持。
比如:鍛煉之前喝水、記錄鍛煉了多長時間,記錄每天花了多少錢等等。
3、大象習慣。
如果有人問你“怎么吃掉一頭大象”,最好的答案是“一口一口吃”。
同樣,當我們面對高難度的重大任務時,也應該把大任務拆開,一點一點兒去完成。所以,大象習慣說的不是大,而是那些很小的“迷你習慣”。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做好每一步,你才有可能完成大的任務,所謂聚沙成塔,不也是這么由來的嗎?
比如:你要寫一本書,這時候你就要養成類似“每天寫200字”這樣的小習慣。
所有的成功,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所以,也不要相信那些生來就很牛的人,在她很牛之前,肯定也有過一段低谷奮斗的時期。
或許你會認為在學校里那些平時不怎么讀書就可以考的高分的人很聰明,其實,你看不到的是她在背后付出的努力。
或許你也會認為那些不怎么準備,一晚上就可以敲出好幾十萬論文的人相當牛掰,恭喜你,在你耗費時間看泡沫劇、肥皂劇的時候,別人已經開始在準備自己的論文了。
不要覺得所有的成功都是理所應當,那是因為你們兩者的習慣方式決定了你們的不同,你們的習慣拉大了你們之間的差距。
很可怕是不是?是的,用達爾文的進化論來說,就是這么可怕,適者生存,或許一年、兩年內可能看不出來,但是你要相信過上五年、十年....你們之間的差距就很明顯了,這就是習慣的力量。
想不斷精進和提升自己,原理非常簡單:
找到你擅長的領域,設定好自己想達到的目標,圍繞目標去培養相應的“關鍵習慣”,只要每天持續,慢慢你就會感到習慣給自己帶來的變化與提升。
小建議:如果你堅持不下去的話,不妨試著參加一個打卡訓練營,給自己先設定一星期、一個月、或是一年,當你真正做到的時候,你會發現原來自己也可以這么自律。
其實很多事做起來并不難,關鍵是看你想不想做,能不能堅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