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前不久,著名天使投資人、真格基金創始人、原新東方創始人之一的徐小平被加拿大Saskatchewan大學授予榮譽法學博士學位,并在2017屆的畢業典禮上發表精彩演講。
老徐的演講依然詼諧幽默、打動人心。有趣的是,當年他在大學里只上過一節合同法律課,如今卻獲得母校法學院的榮譽博士學位,因為學校看重他是教育、創新與慈善的堅定支持者,是對大學和社會做出貢獻的人。
公眾號“羅輯思維”借此列出了徐小平關于人生命運或格局的問題清單,其中有關“選擇”的話語不禁讓人思考良久、受益很深。
1、選擇決定命運,認知決定選擇。要養成隨時隨地跨界學習的習慣和能力,不斷探索那些與自己專業看似無關的知識新邊疆。
2、時間是每個人與生俱來所持有的唯一且最重要的資源,把它投入到那些最有價值的事情上去。盡量選擇那些能帶來杠桿性收入和“收入本身帶來收入”(被動收入)的工作。
3、當“輕松上手”和“從頭摸索”的兩件事擺在你面前時,別猶豫,選那件難的。也不知為什么,每次都是那件更難的事情成就了更大的成果。我所認識的所有高手,都有一種“舍易求難”的本能。
4、在任何一個領域,輸出能力最強的那些人都會摘走最大的紅利。無論演講還是寫作,你一定要盡最大努力培養強化其中至少一種輸出能力,并且長期堅持向外界輸出自己的思考和觀念,直到成為市場中最強的前20%。
5、學會運用經濟學思考模式來決定人生大事。人的價值高低取決于稀缺性(即不可替代性),無論做什么工作或選擇和誰一起生活,都要把事情做到別人無法替代的程度,這是對自我價值最好的保護和經營。???????????????????????????????
每一句話,如醍醐灌頂的箴言,值得慢慢揣摩、細細品味。
???????????????????????????????????????????????? ?二
近日,在007社群里聽了弗蘭克關于寫作的故事分享,他是傳統行業的項目經理,也是兩個孩子的奶爸,生活是忙碌、平常而幸福的。讓我震驚的是,他竟然前后花了十幾萬元去學習寫作、研究寫作。
為了刻意訓練寫作,他放棄了所有業余愛好和休息時間,付費參加各類線上線下的課程,閱讀過大量文章和書籍,最后從一個外行成功逆襲為簡書簽約作者、寫作培訓師,并依靠自己的影響力和個人品牌,在知識付費的時代賺取了應有的豐厚報酬。
我不知道弗蘭克為何選擇寫作這條路,而不是其他。但我相信他一定是看清楚了內容付費的諸多益處、輸出能力的紅利效應,所以才會全力以赴地去培養這種能力,直至成為市場中的top20%。這或許就是前文里徐老師所說的:認知決定選擇,選擇決定命運,這一道理吧。
實際上,我們一生都在做大大小小的選擇。小到今天穿什么衣服、吃什么午餐、坐什么交通工具,大到選擇哪項工作哪個行業哪座城市、和誰結婚生子等等,每一個選擇的背后都是自我認知、個性特征和價值判斷的綜合體現。
比如,選擇在大城市生活的人,往往是夢懷遠大夢想、敢闖敢挑戰的人,他們堅信美好的未來是可以通過努力實現的;而選擇在小城市生活的人,往往是安分守己、性格溫和、容易知足的人,他們往往追求舒適安穩的生活狀態,不想過多壓力去折騰自己。
有時候,回想自己過去十年的求學經歷,不禁常常感嘆:選擇的力量!如果當初沒有選擇去經濟發達、思想開放的沿海地帶求學,就不會經歷精彩難忘的大學生涯;如果沒有大學帶給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也不會剖析自我、放棄工作選擇讀研之路;如果沒有碩博五年的成長歷練,也不會擁有科研領域的專業素養和更為開闊的思維視野;如果沒有多年象牙塔里的教育熏陶,也就不會產生現實與理想之間的焦慮感;如果沒有這種焦慮,也就不會選擇嘗試走出舒適區,去接觸不同圈子的人、去付費學習那些對自我成長真正重要的東西;如果沒有選擇學習專業以外的知識,我也不會明白演講與寫作這兩種重要的輸出能力,也不會加入007寫作實踐群,當然更不會坐在電腦前寫下這些文字了。
然而,人生沒有如果,它只是個人自我選擇的一系列結果。面對每個人生驛站的多種選擇,每一次的抉擇都意味著不同的人生途徑,在那條路的前方,有獨特的風景和故事等著你,而你就是那獨有故事里的主角。
???????????????????????????????????????????????????三
既然選擇對人生如此重要,可為什么我們總是糾結和焦慮呢?我們苦惱的原因不是因為選擇太少,而是手里可供的選擇太多!A公司提供的福利和薪水很高,B公司的發展前景、鍛煉機會更多,C公司的工作氛圍融洽、壓力小加班少……于是,糾結到底該選哪個公司才好。
是的,我們糾結的原因是:
1、比較哪一種選擇更好、最好,以期當下的這個選擇會給未來帶來更高的收益。
2、怕沒有用好選擇權,精明計算甚至孤注一擲,卻常常忽略了事物背后的長遠價值。
3、選擇的實質是最大程度地降低個人的機會成本,以大概率的視角去押注這個抉擇。
如何才能既消除這種糾結的情緒,又能保證自己的選擇是最正確的、最合適的呢?選擇沒有對錯,它應由你自己的價值觀和世界觀來決定!
那什么是價值觀呢?簡單地說,就是經常想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更重要,什么最重要,持續不斷地思考下去,最終找到那個對你最有意義的、給你帶來長期價值的東西,這樣東西就是所謂的價值觀。
有了個人的清晰準確且必要的價值觀,我們在工作生活、學習社交、婚姻家庭等諸多選擇前,就不會感到過多的糾結和焦慮,就能夠快速做出相應的抉擇,自己也更能坦然無憾地去追求未來的美好人生。
當你老了,驀然回首,相信你選擇的這一條路,都是自己認真走過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