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寫作,為什么一無所獲,我依舊還在堅持

圖片發自簡書App

小時候,記得寫作文,先是學會背作文,考試遇見相似作文的時候,就原封不動的把它背上去。老師是這樣安排的,而我們更是這樣做的。那個時候,我就學會了加上自己的想法。其實那時候也不懂,看書也沒看多少,就加上些修辭手法。排比,比喻用得最多。然后變不了的三段式,總分總的形式。直到小學畢業也是如此。

記得那時,寫作文有被老師表揚過。到了初中,學習的東西多了,對于寫作文,又有區別于小學。600字的作文,經常都是寫超過的。初中開始懂得引經據典,加些書上的想法。也開始加點自己的想法,雖然作文寫得還是不咋的,但寫作文有了雛形。懂得如何作用修辭手法,夾敘夾議,夾議夾敘。

到了高中,看得書多了,也開始了更多的嘗試。看到好的作家,好的語句,自己也會默默背上幾句,美文和名家是背誦的重點。開始抱著背的態度,后面看得書越來越多,越來越多。就有了好多自己的想法,對于以前的模仿甚至抄襲變成慢慢脫離了那種天下文章一大抄的境地。歷史典故,名家經典也用的少了,而是點睛處才用。

隨著閱讀量的不斷增加,有了寫小說的想法。寫小說,動筆也快。開始把自己的好多設想實踐于小說。從名字到小說結構,花了不少心思。其實那也有人看,而且看了都說好厲害,好厲害。自己倒是挺高興的,看了其他小說,也就有了差距,也就意識到自己的不足。拿寫得不錯的在簡書投稿,被退稿了好幾次,最后重新編輯,再投稿,終于通過了審稿。通過那分鐘別提有多高興,但也意識到自己的不足。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對于寫作,要加油加油再加油,努力努力再努力。

雖然現在沒有什么好的成績,但對于寫作一直都在堅持 。寫作不僅是自我的考驗,也是靈魂的考驗,不僅是學以致用的表現,也是行成于思的表現。通過閱讀積累,然后再投身到實踐的這。一過程,這個過程行循環往復,自己也慢慢得到提升,思維也得到擴展。做帶來的成就感和煩惱,然后一一解決它們。自己的思維能力,動手能力,不斷得到提高,不斷得到改善。自己也慢慢得到成長,不管是思維,還是寫作技巧和表達技巧,也慢慢從不成熟向成熟這一過程慢慢靠近。

讓人感動,受人敬仰的楊絳


其實,對于寫作也有一份熱愛,一份堅持。所以即使它沒給自己帶來什么名利,金錢,但寫作最純真就是真誠。這份真誠和金錢名利無關,和自己的熱愛,堅持有關。而且做也會成為自己的一個好習慣,相伴隨行也可能會相伴一生。所以盡管寫作一無所獲,但我依舊堅持。為的是那份執著,堅持和熱愛。雖然現在還是一無所獲,但寫作帶給我的成長和快樂,是其他東西所替代不了的。但是我永遠都不多,其實我擁有了很多東西:快樂和感動,還有懂得堅持。還有就是人文主義情懷的不斷積淀,我一直都相信成長中成熟,成熟中成功。最終,也會慢慢走向成功的。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