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張愛玲: 江山不幸詩家幸,愿江山靜好,人人平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我說了話,寫了書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伸手抓住了兩個世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玉素甫·哈斯哈吉甫《福樂智慧》


01

1995 年 9 月 8 日,張愛玲在美國加州病逝,終年75歲。被發現的時候,她已經過世一個星期。

假如不是夏志清,今天中國大陸的讀者,可能仍不知道張愛玲。

夏志清最著名的代表作《中國現代小說史》,1961年出版于美國,里面關于張愛玲的篇幅是魯迅的兩倍。

與之對應的是,1950年代至1970年代中國大陸的所有文學史、文學評論中,張愛玲的名字從未出現——她完全被歷史活埋了。當時被歷史活埋的作家還有:周作人、沈從文、錢鍾書……

而在當時,魯迅是神。


《愿此生歲月靜好:張愛玲傳》

本書用最優美的文字、最詩意的筆法、最全面詳實的資料,權威生動地展現與總結了張愛玲傳奇的一生。隨書別冊《因為懂得,所以慈悲——張愛玲作品評論集》,當代傳記與民國評論交相輝映,還原張愛玲最好的前世今生。


夏志清對張愛玲文學地位最重要的斷語有三:張愛玲是“今日中國最優秀最重要的作家”;《金鎖記》是“中國從古以來最偉大的中篇小說”;《秧歌》在中國小說史上是“不朽之作”。

因為夏志清的推崇,后來的大陸學者才開始重新審視意識形態重壓下的文學史。

很多和張愛玲相熟的人都說她太過涼薄,也不經常和朋友互相走動,甚至還因為不會“來事”,把南加州大學的工作也給丟了。但正是這樣一個活在自己世界里的人,從1963年起開始跟夏志清往復書簡,在這些信里,她談創作、談翻譯、談出版、談讀書、談生活、談友情,時間跨度非常大,涉及面非常廣。通常在每封信后面,夏志清會加上或短或長的按語,對信里所載之事實及其背景做些批注和說明。而這樣的友好往來一下子就持續了整整二十一年,直至張愛玲去世的前一年。


張愛玲寫給夏志清的信件

02

作家蔣藍認為,在所有苦難的勞役者、承受者、犧牲者中,那個最深最重的群體, 也許就屬于“作家”。他在散文集《倒讀與反寫》中這樣寫道:

在這個家族里,魯迅被通緝,普希金被流放,拜倫參加起義,薩特拼死抵抗納粹……

屠格涅夫流亡,米蘭·昆德拉流亡,雨果流亡,伏爾泰流亡,馬爾克斯流亡……

布羅茨基坐牢,索爾仁尼琴坐牢,陀思妥耶夫斯基坐牢,帕斯捷爾納克絕無接受諾貝爾文學獎獎的權利……

海明威自殺,川端康成自殺,茨維塔耶娃自殺,葉賽寧自殺,茨威格自殺,老舍含冤投河,傅雷夫婦受辱自盡……

曼德爾斯塔姆被害,勃洛克“夜鶯被放在油鍋里炸”,柔石被槍殺時29歲,殷夫22歲,胡也頻28歲……

而盧梭真誠的坦露,杜拉斯昭示隱秘的欲望,巴金心重的懺悔,波伏瓦自我的剖析,胡風被囚禁的二十余年,沈從文在幾十載最好的寫作年紀里才華付之東流,瞿秋白的就義和“多余 ”……

林林總總,數不勝數,誰又能看得清,看得透?其它的世俗困窘、生活折磨,更不足語耳!


本書是作家蔣藍的閱讀西方哲學、文學作品的筆記。所謂“倒讀”,其實就是“亂翻書”,這樣的閱讀往往可以發現一些常規邏輯難以發現的奇妙之處。《倒讀與反寫》體現了蔣藍較為全面的整合能力。


03

當作家與我們離得太近時,由于沒有陌生感、距離感,在缺乏時間幫助的情況下,只有極富穿透力的目光,才能找出真正意義上的杰出的寫作者。

若沒有夏志清,張愛玲早已湮沒在歷史的塵埃里,寂寂無名。

有評論稱,《中國現代小說史》的能量,不亞于一次文學革命。也是從這本書以后,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才進入西方高等院校。

說起來有些可悲:我們仿佛完全沒有獨立的鑒別能力,要通過西方的譯介和判斷,才能知道一部作品好或不好。

莫言和劉慈欣,直到分別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和雨果獎,似乎才普遍被國內讀者所接受,引起閱讀風潮。

我們似乎集體無意識中就帶著長期積累的自卑感,總有些慌,沒有想過文學作為一門語言藝術,首先是寫給本土讀者并為本土讀者所理解的。

當代中國未必就沒有優秀的創作者——誠如作家張煒所說:“十幾億人口,那么多坎坷的不安的生命,當然會有杰出者。而杰作無論讀與不讀,它都是那樣。”

閱讀杰作就是打開寶藏的過程,不打開它,寶藏依然存在。


閱讀這本書,很容易感受到張煒對于文學發自生命深處的熱愛和對自己所處時代的使命感和責任感,窺探到作者精神疆域的深度和廣度,感受到他的勇氣和孤獨。


END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