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鶯》觀后感:只有狠心的子女,沒有狠心的父母

下午看了李保田老先生演的《夜鶯》,劇情大概講一位爺爺為了兌現多年前的諾言,帶著自己養了18年的夜鶯和兒子兒媳沒空看護的孫女任幸,從北京乘火車回廣西的旅途故事。

影片中的爺爺因為四年前逛花鳥市場時弄丟過孫女,與兒子之間形同陌路,每當李小冉演的兒媳倩影提出讓任幸見見爺爺時,秦昊演的兒子任崇義總是像說仇人一樣“怎么能把小孩交給他?”任爺爺自知兒子無法原諒自己,就算給孫女送生日禮物也是轉交給兒媳,不想讓兒子看見自己。可是任幸放暑假了,父母卻因為工作都要飛往國外,保姆也因為自己兒子的婚期必須回家,倩影瞞著丈夫把任幸交給要回廣西的爺爺。

火車上,大都市長大的任幸對爺爺很不尊敬,只知道玩IPAD,還故意做些讓爺爺擔心的事情。下了火車,二人乘坐三輪車、長途汽車,各種囧途后竟在山洞里過了一夜,迷路后找人幫忙乘船來到一個不知名的山寨里。與大多的電影故事類似,在囧途中任幸越來越喜歡爺爺,越來越喜歡大自然。但大多的故事也都是在大家慶幸順利發展時,會突然生出些變化來。任崇義因為工作計劃有變,提前回到北京家中,在知道女兒跟父親回廣西后,對妻子大發雷霆,并要求妻子轉告父親讓女兒馬上回北京。任爺爺接到兒媳電話后,擔心兒子會恨自己一輩子,趕緊安排任幸回北京,但此時的任幸卻不想馬上離開爺爺。不得已,任爺爺帶著任幸回到老家,第二天,任崇義也飛到了老家……

100分鐘的電影看完,印象最深的就是任爺爺小心翼翼的問兒媳能否讓自己幫忙照顧任幸,小心翼翼照顧著任性的任幸,小心翼翼的跟兒子解釋四年前的意外,以及在任幸跟媽媽視頻時不敢告訴在山洞過夜實情時的慌張,要不是旁邊某人在看《心花路放》時不時的大笑兩聲,則能夠完全融入電影中說不定還會小哭一會。任爺爺覺得自己以前沒能照顧好老伴,現在又沒能照顧好孫女,幫不上兒子什么忙還添亂,已然沒有當年為了供兒子上大學來北京打工時的那份勇氣和信心。一個老人,已經不是社會或家庭的頂梁柱,有時可能還是生活上的麻煩。國人傳統的思想都是盡量不麻煩別人,帶著這樣思想的他最大愿望就是落葉歸根,將兒子撫養成人已經完成了他的社會責任,弄丟了孫女更讓他覺得自己毫無用武之地,自己能力的落差造成心理的落差,只有回到老家回到老房子才能讓自己心安吧。

任爺爺的兒子任崇義也不是一味的狠心,在老家跟任爺爺并肩往家走時,看到女兒的那一刻原本面無表情的臉立刻像開花了一樣,聽到女兒說這幾天過得很開心時,溫柔的問她“是很開心呢,還是超級開心呢?”在電影快結束被女兒騙回家時,問女兒如果自己留下來教小夜鶯唱歌的話會不會很開心,如果女兒很開心的話就按照女兒說的做……面對兒女,父母都有用不完的愛心和溫柔,但面對父母,兒女總有發不完的脾氣和不耐心。就像任崇義,因為父親曾經弄丟過自己的女兒,出于對女兒無盡的愛他選擇了憎恨父親,并且狠狠的認為父親照顧不好女兒,根本沒有給父親解釋和挽回的機會。雖然電影中沒有提到,估計任幸犯了任何錯誤,只要不犯法,他應該都會選擇原諒并不斷的給予新的機會吧。

恐怕這也是很多父母與兒女之間的相處方式,很多人都有過為了跟父母賭氣不吃飯,不理人的經歷,兒女年輕氣盛都不愿先低下自己傲氣的頭顱,通常是父母當作什么事沒發生一樣首先搭話。“因果報應”這四個字真的挺有道理的,對父母發的脾氣和不耐心,總有一天會從自己的兒女那統統得到回贈。好在電影的結尾是好的,展現出來的不是惡性循環,而是任崇義原諒了父親四年前的失誤,并感激父親將自己撫養長大,任幸喜歡上跟爺爺相處在一起,并設計小聰明讓感情疏遠的父母有了交談的機會并和好如初。這樣的良性循環就像電視上公益短片想告訴大家的一樣:父母是兒女的鏡子,父母的所作所為兒女在觀察、在學習、在模仿,所以善待父母孝順父母就是善待未來的自己、孝順未來的自己。

上周開始了今年的年度搶票大戰,雖然北京到南昌的火車多了幾趟高鐵,但是夕發朝至的直達車才是大家的首選,票價接近高鐵的三分之一,時間只多了4個小時,并且不會耽誤白天的時間。只可惜運氣與網速不佳,直達車的硬座都沒有搶到,更別提最初的愿望硬臥和軟臥了,不得已隨便買了張站票首先解決有無的問題,后來狠了狠心還是換成高鐵,畢竟年紀大了,要是站一晚上估計人都廢了,辛苦工作一年可不是為了病殃殃的回到家讓父母擔心。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