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生死兩茫茫,二十年幽夢又還鄉

中午和同事吃飯,突然聊到自己從小到大經歷的生死時刻,當然這里主要是說的“死”。冥思1分鐘,把我生命的“死別”作了個計算。

今年27歲,從7歲算是有記憶的年齡,20年的記憶中有8位親人和鄰居上了極樂世界。雖然過去了很多年,但是他們的音容笑貌還會時常在我腦海中出現,后來我明白,也是他們構成了“家鄉”二字。十年的生死兩茫茫,二十年的生死,讓我們幽夢又還鄉。

長在大山里,所謂的鄰居都是相隔很遠的,但是,偏偏我很幸運,有一個一墻之隔的鄰居爺爺(我稱呼他B爺爺)。爺爺人非常好,我和妹妹經常去他家玩,雖然單身一個人,但是并不孤獨。可能是老天不愿意見到他孤老終身:有一天一個精神不好奶奶跑到了我們山溝溝里,找不到回家的路了,我媽好心就收留了這位奶奶,奶奶神志不好,可是就愿意呆在隔壁爺爺家,我們也沒有辦法,就讓奶奶暫時待在爺爺家。隨后通過各種方法找到了奶奶的兒子,兒子來接她,她卻不愿意走了,看爺爺對奶奶也好,奶奶的兒子居然決定讓奶奶跟著爺爺過,以后還像兒子一樣伺候爺爺奶奶,定期看他們二老。就這樣爺爺、奶奶、奶奶的兒子過上幸福的三口生活。我的童年也就和這冥冥中注定的三口之家有了必然聯系,直到我11歲。

J爺爺,人又高又瘦,一生有3個兒子,大兒子對老人不孝順,二兒子偷雞摸狗,小兒子常年在外做生意。三個兒子都有地方住,可都不愿意給爺爺一個住的地方,最后爺爺只能住在別人不住的房子里,直到我12歲。

T爺爺,背佝僂,80多歲,整天做飯給孫子、孫子的兒女做飯,通常是老人還沒有上桌,他的兒孫們已經把好菜吃光了,而且還一個勁兒的這不好吃,那不好吃,老人也沒有什么怨言。這樣的好日子他兒孫們也注定不可能享受太久,直到我14歲。

G爺爺,看起來干凈、整潔、溫文爾雅,最重要的是他和她的老伴兒相敬如賓,用現代人的說法就是時刻都在撒狗糧。他也三個兒子,個個都有出息,二兒子就是我們的村支書,小時候家里太窮,又只能靠山吃山,所以父輩們就只能砍樹過活。爺爺都家就在村口,父輩為了不浪費時間,只能把砍來的樹堆放在他家門后,一起運送出村,他知道大家生活困難,硬是擋著他兒子,不讓他兒子管父輩砍樹的事。也就這樣我們的生活不至于太窘迫,直到我15歲。

D姑姑,我的親姑姑,從小我就很粘她,她命苦,生了對雙胞胎兒子,一生為兒子,為孫子,為丈夫,從不為自己。我在姑姑家的鎮上讀高中,姑姑家條件也不好,可是還是每周給我送一大碗肉到學校,給我補充營養。512大地震,為了抱孫子跑出來,自己腿被砸傷,自己又患了癌癥,因此,我的好日子也就持續到我17歲。

D姑父,大姑父在姑姑去世的第二年去世,我印象中的大姑父是個不懂責任不懂付出的男人。老婆拿30塊錢買藥,他認為太貴;兒子當兵的早上空著肚子走的;就像我們所有人想象的一樣,沒有了姑姑他也不可能茍活,事實證明也只是茍活到了我18歲。

C爺爺,二姑的公公,聽我媽說,二姑嫁給姑父奶奶本來就一萬個不情愿,可是難耐二姑和姑父情比金堅。后來我慢慢了解奶奶和他們家確實在觀念上的差異。姑姑給他們家生了個大孫女,C爺爺和C奶奶鑒于是大孫女也沒說什么,可是到了他們的其他孫子出生,和姑姑的二女兒出生,重男輕女的觀念就不在僅僅是觀念而已了,可是事實就是讓人覺得可笑,最終守候C爺爺的還就是姑姑的二女兒,那年我22歲。

最后一位,也是我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人,我的奶奶。奶奶有4個孩子,爸爸是老三,在爸爸十幾歲的時候爺爺過世了,家里所有大事小事都靠奶奶。也不知道是長期沒有丈夫的日子的習慣還是撫養4個孩子的艱辛,讓奶奶變得自私冷漠。我屬于早熟的人,從小雖然知道奶奶并不像別人的奶奶那么好,但是我還是非常孝順她,雖然奶奶小時候經常在我面前說媽媽的不對,但我也不和她爭論,媽媽也不和她計較,因為我們都體諒她一個女人撫養四個孩子,還都讓他們成家,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直到有一天,奶奶病了,媽媽沒日沒夜的照顧,奶奶好像不再覺得媽媽不好了,開始依賴媽媽,直到我25歲。

就這樣,我的人生好像被編排好了,用一個個逝去的人給我人生階段畫符號,也烙上了生活的標簽。

如今我遠離家鄉,可是我卻時常想起他們,他們用他們的離去讓我明白了很多,讓我明白責任,家庭,生活和付出。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