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一年之后,我才發現穩健之道(一)

和眾多理財小白一樣,我的理財之路是從余額寶開始。大約一四年七月份吧,剛參加工作的我積攢有近八千元前,又懾于通貨膨脹的貨幣貶值壓力(就是不想白白的養肥銀行),苦尋理財之道。而在當時,余額寶百分之六的年化收益真叫我眼前一亮,毅然決然的將全部家當投入余額寶中。

自那以后,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打開手機,查看著那一塊一毛錢的收益,欣喜的盤算著大約多久自己可以實現財務自由。然而好景不長,沒過多久,貨幣基金的收益率江河日下,余額寶也在所難免(小白須知,將錢轉入余額寶即使委托天弘基金公司購買本公司的貨幣基金)。那不足百分之三的收益無法滿足我的理財目標,于是我將目光轉向支付寶新推出的理財產品:招財寶。

招財寶究竟與現在毀譽參半的p2p有何不同,我不得而知。然而,試玩了半年,它又步入了與余額寶同樣的窘況。于是,我決計將目光轉向A股市場。時年我二十四歲,年輕無所畏懼(眾所周知,中國股市是十不存一的修羅場)。

我正苦尋買入渠道時,螞蟻金服橫空出世。出于對股市的無知與敬畏,我預留了半個月的觀察期。這半個月,上證指數從3600點開始,兩次熔斷跌倒三千點上下,尤使我大吃一驚(圖片中最長的那個綠長條就是二次熔斷所留下來的歷史遺跡)。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