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喪半生

七月終于過去。很久以來,我不敢面對一年中的兩個月份:四月和七月。人間四月,桃李芳菲,燕語呢喃,一切都美好蓬勃,我卻感傷得要死。七月明媚,萬物熱情,假期悠長,一切都如意愜意,我卻不敢去面對。如果說別人成熟的標志是不再輕易感動落淚,或者是忽然發現自己有了父親/母親的模樣,那我成熟的標志就是醉過之后,終于不再感傷四月,也不再懼怕七月。

2016年7月,我順利趟過了人心險惡。那些在以前看來讓人火冒三丈的惡心事,這次居然處理得十分顧全大局,又保全了自己。朋友說:你還真是學聰明了。我笑笑,其實一直以來都不笨,只是管不好自己的情緒,沒有耐心去好好面對,總用消極、以暴制暴的心態去抵抗,還自認為這是“真性情”。那樣做自然是痛快的,頗有快意恩仇血灑江湖的暢爽,但是往往傷人八百、自損一千,得不償失,有理變沒理,橫生事端。如今,像是一夜之間轉了性,學會了示弱、掩飾、斡旋,順利將事情解決了,還落得四面好評。雖然內心并沒有為此感到多少喜悅,但還是慶幸自己沒有繼續stupid下去。我已經老了,不想對抗麻煩了,只想繞開。老羅說過一段話,大意是:我并不是幼稚,我只是不屑去做你們認為成熟的事情。以前我也是不屑的。如今為了走平路,為了少挨刀,也還是去做了。成熟就成熟了,葡萄從來不會為了讓自己不成熟而拒絕陽光。

2016年7月,我還從容釋懷了往事洶涌。8年前的7月,我經歷了悲愴的劇痛,以至于多年來總是不敢細細回想。可是今年的烈日當頭,突然就把我內心的陰影曬干了。回頭想想,分手沒有什么可怕的,如果沒有那些背叛,我怎么會走到今天,遇到視我珍寶的人?當我學會了微笑著目送,你們也就模糊成了虛幻的背影。再想想,離開也沒有什么遺憾的,一次次的走,不就是為了一次次的回嗎?待我又回到了命運之神的眷顧名單上,你們的祝福也不在我的期待以內。甚至選擇也沒有什么困難的,跟著自己的心走,只要它不覺得委屈,聽它的就是。即使這個世界上能讓你覺得不委屈的人和事少之又少。做任何一份工作,都不可能不受氣。愛任何一個人,都不可能不流淚。只要這個委屈能被幸福融化掉、消解掉,就不可怕,就值得選擇。

高曉松在《如喪青春》里說:“青春之喪,來于你無欲之韶華,逝于你無望之山崗,昨日已糜,前路迢迢,一曲未終已被棄于四季,一夢未醒已委身于塵土——毫無防備。”所以別談來路前程,遑論人生意義,靜靜坐著,看看自己心里想到了什么,呼喚著什么,然后起身去迎接便是。過去經歷了什么,將來會面對什么,都不應該存于畏懼的匣子里。

一夜痊愈

江對岸的燈火在風里閃閃爍爍,像是對我的這一番老氣橫秋的感慨表示不認可。咖啡正好喝完,該說晚安。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