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老實實上班別動不動就想著創業-轉載至投資界

都說現在是“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時代,凡是有點頭腦的人都有著一顆躁動不安的心,逮著個機會,都巴不得立即去創業。但創業真這么簡單,真的適合每一個想創業的人?筆者認為,創業還真沒那么簡單,有些人其實本身就很不適合創業。

追求安逸的創業者

有的創業者,不過就是因為手里有一點別人沒有的資源就想著要創業。一旦創業有了點成果就沾沾自喜,不思進取。維持現狀就好,不要再把攤子鋪得太大,典型的小農經濟思維。

如果你真的僅僅只是想追求小富即安,小編勸你還是去上班比較靠譜。風險由老板背著,工資由公司發著,你只要按時打卡上下班就可以實現小富了,這是很多白領的生活狀態。

不愛學習的創業者

身在新技術、新思維層出不窮的社會,如果不思進取,不持續學習、不及時更新自己的知識體系,很有可能會被這個社會所淘汰,所謂的不進則退。

當代社會是學習型社會,很多時候創業者的格局、知識體系,只有時刻保持更新才能跟上用戶的需求,但如果不學習,思維方式就會落伍,從而無法做出正確的決策,最后落得創業失敗的結局。

只顧眼前的創業者

現在很多所謂的創業者,不過就是會講故事的圈錢者,拿著一份商業計劃書,到處游說去博得投資機構的注意。

如果創業者僅僅是為了拿到錢而去創業,你的事業注定不會長久。因為創業在你眼里太過功利,以致于你只在乎是否能拿到風投的錢,而忽視了對企業下一步的規劃。

中國優秀的企業如華為,用10年時間的默默付出和潛心研發,爆發出了10年之后的驚人成績,這就是規劃,是以犧牲眼前利益來成全將來長遠發展的企業戰略。

沒有資源的創業者

這年頭即便是在大街上開一家理發店,你不發傳單、不做活動、沒有推廣,生意也不會好到哪里去。一家企業要做大做強更是如此。渠道、媒介、活動、推廣,這些運營工具在做大企業品牌上至關重要。

而這些運營工具恰恰需要人脈、錢脈的輔助。比如,如果你身邊有經驗豐富的創業前輩,那么他手里的資源就可以借你所用。再比如,你的朋友在銀行做信貸,那么你就可以通過他的渠道獲得低廉的運營資本,這些都是優勢,可以幫助一個創業者少走彎路。

反之,如果什么都靠自己去摸索,不僅運營成本大增,取得的效果也會大打折扣。

以上四點,如果你身上有這些特質,還是不要想著創業的事了,還是趕緊努力工作獲得老板的青睞吧。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