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我好多年前的學長,我還沒進這個學校時,他已經在那,等他離開這個學校幾年后我才識得他。
我不認識他,因為我們連一面之緣都沒有,但我又深識他,他的一顰一笑都深深印在我的腦海,似乎這應該是男生描述女生時用的。但這一切都無關風月,連曖昧的情愫都不存在,也沒有崇拜,反正兩個陌生人會使得一個人深深牢記另一個人該有的感情都沒有,也許世人奇怪,也許奇怪的是我。
認識他是在學校的一個記錄片,他是以一個反派的學生出現在我們的視野,其實我們身邊不缺乏這樣的人,成績總是全班倒數,不愛學習,原因:學不會,總是逃課,晚上逃出學校上網,白天要么在宿舍睡覺要么在課堂上睡覺……這樣的人在我們學生時代不被老師看好也不被同學看好,我們在他們眼里是好好學生,他們在我們眼里是必須遠離的學生,如果他不是出現在這個記錄片里而是在我周邊甚至是我同學,我不覺得會記住他,當時的環境是這樣,教育是這樣,可他出現在了記錄片里,他的內心世界和他的想法以記錄的形式詳細地呈現在我的眼前,我才知道,原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個單獨屬于自己的特殊世界。果然是門縫里看人,把人看扁了。
不知道大家的學生時代所遇到的班主任是不是都這樣:在意的關照的不外乎優生和差生。歡喜的是優生,頭痛的是差生,看到優生聲音都會格外溫柔,而看到優生,也許是很想無視的,但總是做不到,只能沉下臉來,一再教育。
整個記錄片中充斥著很多他的場景都是他與老師進行的一場抗爭,別的做錯事的學生都會在老師面前打哈認錯,保證下次不會再犯,他沒有 ,即使被老師責罰,只要認為他是對的他不低頭認錯。
那一次他居然從教學樓的窗外翻出離開教室,被學校保安發現即使阻止,但一場處罰難以避免,教務處的主任要辭退他,被班主任攔下來,說請家長來再看他認錯的態度再做決定,他爸爸來了,父子倆關系明顯很僵硬,會談的過程中兩人居然吵起來,他摔門而出,處罰下來了,學校通報批評以及記過處分。
這些在我的學生時期也是遇見過的,沒什么大的視覺沖擊,所以通過片面的事件看人在那個時期局限了我的看法,也沒有自己的主見,跟隨老師的看法走。
在一次表達個人看法的討論課堂上,他站起來了。他話中的兩句話至今都印象深刻:“龍生九子不成龍,各有所好”“他日若遂凌云志,敢笑黃巢不丈夫”。一個有血有肉有思想的形象頓時映入腦中,直至上了大學,腦袋開始有獨立意識有自己的想法,那一刻我讀懂了他,認識了他,不在是膚淺的表面,我讀懂了他的個性,他的思想,他的敢做敢當。也發現了被捧著長大的我們的碌碌無為。
至今我還是這樣,若是別人夸獎我便覺得自己是好的優秀的,可他不是這樣,他有自己的設限,有自己的目標,我們習慣了他人給自己的定性而失去了自我,卻渾然不覺。
那年他熬夜上網,也許有兄弟的誘惑因素,也許有不可自控因素即老師大人口中的網癮,可他談起網絡以及游戲的神情,我一點都不懷疑是他在掌控網絡和游戲。
有一類人,他確實沉迷于虛擬世界,不可自拔,可也有一類人,我們同樣這樣把他歸類在第一類人中,可是世界會因為我們怎么去看它而變成我們想象的樣子嗎?
即使沉迷于虛擬世界的人又真的如我們表面所看到的這樣嗎?從武俠小說中我們似乎學會了好壞這兩種定論,也忘記了武俠本身就是一個虛擬世界,卻全然不覺自己的定性。
而如今依著厭惡看一個人,評判一個人又真的遠去了嗎?性格相投視之為好,極好,相斥,則盡情排斥。這么做的我,突然想起了這個學長,他的一切,我所知道的都還沒有忘記。
在學生時代,老師把他當成一個反面教材來教育著我們,他卻成了我人生中的一個標志,一個啟迪。他是我人生生涯中的一個正面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