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冬少爺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千里共嬋娟、、、”。這首耳熟能詳?shù)闹娫~,出自于宋代名家蘇軾的《水調(diào)歌頭》,更被現(xiàn)代歌手改編成了一首非常好聽的歌曲。每當八月十五月圓之夜,不管我們身在何處,都會想起遠方的家人,以及送上對他們的良好祝愿。
俗話說“感情深,一口悶,感情淺,舔一舔”。在酒桌上,無需言語太多,因為一切都在酒里。比起在外充滿利益訴求的應酬,家庭聚會則顯得更加輕松,更加有趣。在這里,我們不談錢字,只講感情。不在乎你喝了多少,而在于你喝了就好。
中秋節(jié)這天,我們一大群人又訂了兩件包房,玩了整整一天。還是和前幾天一樣,打牌的打牌,聊天的聊天,大家各司其職。只不過地點不一樣了,從每家輪流做飯請客,換成了到飯店用餐。這幾天的任務就是吃喝玩樂,一大家子聚在一起好好過節(jié)。說實話,一年也許就這么一次兩次。平時都很忙,沒有多余的時間,也沒有那個閑情雅致。這次之所以玩那么久,首先是老家來了幾位親人,然后又恰逢雙節(jié)合體,再加上連著幾天的大雨。幾個原因疊加在一起,才給了我們放松一下的難得機會。
話不多說,言歸正傳,還是來講講我們今天的主題,就是有關喝酒的那些趣事。上午十一點半左右,下班的下班,做生意的關門,我們陸陸續(xù)續(xù)的趕到了飯店。兩個包房里,各自一張圓形餐桌,一臺自動麻將機。
不管你會不會喝酒,不管你喝不喝,只要你是男人,你就要坐在酒桌上。要么喝著,要么看著,要么聽著,你得感受一下這個氣氛。剩下的一桌是留給女人和小孩子門的,她們的桌子上不會有酒的身影,只會有涼茶,飲料等等。你們吃你們的,我們喝我們的,不管醉于不醉,你們不能干涉我們喝酒的事情。話是這么說,要是真的喝喝多了。該管的還是要管,關鍵是我們管不住自己,但你們的話,那是必須要聽。
不一會兒的功夫,服務員已經(jīng)將所有菜都上好了。在這個酒桌上,有兩個絕對的權威,他倆非常能喝。一位是傳道授業(yè)的老師,一位是在外拼搏的生意人。第一次倒酒,誰也不知道誰的酒量。輪到給誰倒酒的時候,那位說的最多就是“夠了,夠了,再倒我就醉了”。而倒酒的那位也是笑呵呵的說“不夠,不夠,這才哪兒到哪兒啊”。你越是推酒,我倒的越多,反正就是想辦法把一瓶酒,給在坐的各位倒完。
轉了一大圈,任務算是完成了。可是有人不服氣了,拿著酒杯,微笑的說:為啥我的是滿滿的一杯,為啥他的是半杯,為啥你的是小杯,這不公平啊,是吧。話音未落,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紛紛證明自己不能喝多的各種理由。有的說要上班,不能喝多。有的說下午要打牌,不能喝多。有的說沾酒就醉,不能喝多。這些理由也算過的去,相互角逐了一番,總算是達成了妥協(xié)。能喝的多喝一點,不能喝的,不喝蠻多,但也至少是半杯,不夠的就加到半杯。第一瓶酒就這么不經(jīng)意間搞定了。
第二瓶酒開始的時候,有的杯子里已經(jīng)空了,有的還是滴酒未喝,有的搖搖晃晃喝了一半。但無論你玩什么套路,我都要給你倒上。于是,倒酒的長輩發(fā)狠話了。我們在坐的有一位算一位,第二瓶酒開始之前,所有人把杯子清空。最能喝酒的都發(fā)話了,再不喝完,也說不過去啊。大家你看看我,我望望你,關注的不是別的,而是手里的酒杯。有的一鼓作氣,一口干完,豪爽的很。有的則磨磨蹭蹭,表情有些無奈,又有些搞笑,真是騎虎難下。猶豫了半天,所有人都盯著,最后沒辦法,閉著眼睛把半杯也干完了。
剛剛覺得如釋重負,在你還來不及反映的時候。第二瓶酒就已經(jīng)分攤到各位的酒杯了,不知道是不是酒精的作用。這瓶酒的速度更快了,喝著喝著都來勁兒了,也更干脆了。不用提醒,就喝的差不多了。這個時候笑聲更多了,音量更大了,那種氛圍,那種味道,也就淋漓盡致的展現(xiàn)了出來。
第三瓶酒緩緩打開,然后慢慢的倒上。有的臉龐已經(jīng)乏紅,有的走路已經(jīng)有些輕微搖擺。但是酒勁上來了,精神更足了。氣氛剛剛好,我們都脫掉外套,開始大口吃肉,大口喝酒。那種感覺似乎是穿越到了水滸,一個個都像是梁山的英雄好漢。餐桌上,干鍋里不時傳來“漬漬”的美妙旋律,那迎面撲來的香味,簡直讓人陶醉。兄弟之間相互喝酒,晚輩輪流給長輩敬酒。一杯白酒,一句敬你,一聲節(jié)日快樂,這就是男人與男人之間的那種情誼,簡單而又灑脫。
我們這邊正喝的酣暢淋漓,那邊一桌早就已經(jīng)結束。女人和小孩們都圍了過來看熱鬧,一個個進來第一句話就是:“你們還沒吃完那,都別喝醉咯”。說完,趕忙把剩余沒開封的白酒藏起來了。就這樣一邊喝著,一邊聊著。一頓飯吃了將近兩個小時,中途還叫服務員加了倆菜。不知不覺之中,我們非常榮幸的完成了,三瓶白酒的艱巨任務。不過還好,我們都能掌握好度,把握好方寸。沒有出現(xiàn)大醉,嘔吐的狀況。正所謂喝酒要有度,適度對身體有一點好處,過度反而會很傷身體。
酒是個很復雜,又很神奇的東西。開心時的把酒言歡,難過時的借酒澆愁。悲喜兩重天,它卻詮釋的如此恰到好處。一輪明月在天空,晚餐的時候,我們沒有喝一點白酒。取而代之的是啤酒,可樂,果汁。然后,所有人相聚一起,看著中秋聯(lián)歡晚會。為期五天的狂歡,也劃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
天下無不散之筵席,我們享受著相聚的那一瞬間,更不舍于離別的那一刻。漫長而又短暫的一生,總是在付出與收獲,得到與失去中度過。所以今朝有酒今朝醉,能喝幾回是幾回。莫愁,會白頭,莫煩,會心酸。把每一天當作最后一天去過,你會很釋然,也會更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