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艦猶如剛毅的戰士,都希望在真槍實彈的戰場上沖鋒陷陣。但是,有一種軍艦永遠上不了戰場,不過,它的每一次細小變化,都令敵人膽顫。
我國的“畢生”艦,舷號891,就是這樣的戰艦。據悉,“畢生”艦最近又有新變化,到底怎么啦?
我們先來看一下“畢生”艦的“前世今生”。據悉,“畢生”艦自入列以來,名字長期沒有確定,甚至舷號也經常變,在報道中還有意被“屏蔽”掉,到底為什么?
原來,“畢生”艦的用武之地在靶場!不過,你可千萬別誤會了,以為它是被用來轟炸的,實際上,“畢生”艦是一艘試驗艦,我海軍戰艦每一項重大技術改進應用之前,都會先在“畢生”艦上進行測試使用。
照片顯示,“畢生”艦的前甲板被有意加高了,雖然看起來,加高的并不多,不過,專家稱,這表明我們的新一代垂發系統進展順利。
據了解,垂發系統在現代戰艦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其優勢也確實特別突出,最為重要的表現是:載彈量大、占用空間小、對敵作戰反應迅速。消息稱,我國已經先后研發了至少3套垂發系統,而且是冷熱兼容型,也就是說,既可以進行熱發射,也能夠進行冷發射。可以說,我國的垂發技術在全球范圍內絕對是一流的。那么,為什么還要繼續研發垂發系統呢?
專家表示,盡管我國垂發系統已經非常成熟、先進,也完全能夠適應目前的實戰要求。但是,目前的垂發系統存在一個巨大的缺陷,那就是只能容納長度為7米的垂發導彈,而未來的戰爭形勢,這個長度局限是存在巨大問題的。
隨著形勢的發展,尤其是導彈攔截、遠程對敵攻擊的需要,導彈彈體的長度將遠遠超過7米這一“瓶頸”,很可能達到8米,乃至9米以上。目前,我國的新一代艦載導彈正在研制之中,不過,必須未雨綢繆,需要先一步發展垂發系統,這樣才不至于出現有了導彈、沒有發射系統的尷尬局面。
正因為如此,我國在理論技術已經掌握的情況下,在891號“畢生”艦上先行進行試用,成熟之后,將在新一代戰艦上進行批量“復制”。相信不久的將來,我國的055型大驅、054A、054D等都將實現更大的技術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