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娃,抱娃時還能干點別的嗎?
答案是 Yes!
但是這個場景就十分狼狽了。
這種時候我就特別艷羨偉大的數學家 Euler,據說他天賦如此異稟,記憶力如此超常,以至于他竟然可以一手抱著孩子,另一手刷刷刷展開數學論證:
It is said that Euler can hold baby in one hand while outlining a proof in the other.
每次腦補這樣的場景,都讓人自嘆弗如。
不過算啦,這是一個臨吃飯前分分鐘都能整出 gragh theory 的非正常人類。
普通人干不了這種 multitasks。而且作為一個媽媽,與小寶寶如此和諧共存的場景,少之又少。
籠中鳥比這還自由
在月子里的時候,作為一個無法正常睡眠的媽媽,苦不堪言。
有一次,我忍不住向姨媽媽抱怨:
經常三四個小時內連續喂三四通奶,幾乎覺得奶盡人亡,而且還得憋著屎尿。
姨媽媽回道:
當年我一個人帶小不點,一放下就哭,夏天真的一坨屎憋一個上午,好不容易逮到空隙拉屎五秒解決。
我倆都笑得眼角泛淚花,媽媽的苦樂只有媽媽明白。
幾天后,我去看pediatrician,學到了一個新的專業術語,叫做 cluster feeding,套用 IT 界的概念,也許可以翻譯成集群性哺乳。
Cluster feeding usually happens from 6pm to 10pm, and it is normal for infants from 6 to 8 weeks old。
我掐指一算,寶寶果然在此范圍之內。
有了這樣的預期,一切就都顯得理所當然了。
后來出現這種連續性喂奶,而我可以勉強打起精神來時,就開始看書打發漫長的哺乳時間。
當然,大部頭書籍是沒法看的。不信你試試摟著一個剛出生的 baby,然后單手舉起一個厚本的書,就算舉起來了,你再試試翻頁看?你怕不怕一個打盹把書砸孩子腦門上?
只能看電子書或者輕薄的雜志。
而且這也是一項技術活,你必須把書拿的遠遠的,在手指剛剛能觸摸到的地方。
有時候寶寶鬧騰,你一會起身,一會坐椅子,一會蹲床上,一會出門,一會進門,一不小心就離目標物遠了。這種時候怎么辦呢?
下盤功夫
感謝人類還長了兩條腿,以及兩只腳。
記得懷孕時,有一個刷爆朋友圈的視頻。那視頻講的是無臂女人任吉美的故事。她天生沒有胳膊,她的腳就是她的手,而且她的腳比一般人的手還巧,抓螃蟹、穿針引線、洗衣洗菜包餃子、穿衣吃飯,甚至洗牌打牌,俱不在話下。
當然這樣的事情,again, 普通人干不了。(誰讓我們天生長了胳膊、就懶怠了腿腳呢?)
我沒有大長腿,腳趾也很笨,屬于標配。然而坐月子的時候,我突然發現自己的腳除了游泳走路跑步,居然還可以實現一些其他功能,而這些對于一個經常自力更生帶娃的媽媽至關重要。
如果我發現自己坐在躺椅上,而雜志在床腳,伸出腿去,大腳趾和食趾一卡,然后小心翼翼收腿,大部分時候可以解決問題。
如果我站著,手機在地板上,通常用同樣的辦法,然后單腳站立,同樣也可以。當然,這模仿的是瑜伽的樹式站立姿勢(不是長期瑜伽鍛煉者模仿此招后果自負)。
玩具掉了?
動腳!
衣服掉了?
動腳!
寶寶嗝奶,吐地板上了?
還是動腳!
到后來我的腳趾神武起來,居然也可以勉強夾起比較重的 tablet。
漸漸愈發神勇,我用一個腳趾可以成功轉彎九十度,摸到書桌底下里側面向墻壁的臺式機主機上的按鈕(我們家的臺式機主機放得奇怪,為了方便使用其后端的各插槽)。
如果金庸做過月子的話,龍爪擒拿手可以配套有個擒拿腳,一陽指也許就成了一陽趾。
熄燈啦
過了前兩個月,我又回到了中學時光。
因為每天晚上有了標準的熄——燈——時間!
哄完娃睡覺,萬一我還沒把自己哄睡著,我便默默爬到房間一角,那里有一盞微弱的壁燈。我既興奮又緊張地打開手機,就著微微熒光一行行掃過去,不敢大聲呼吸,生怕被執勤的老師抓住,沒收了手電筒,扣掉寢室分數。
真的有執勤老師,那就是先生,他會希望我和寶寶同時進退,以備第二天的挑戰和工作(注:產假短得讓人無語)。
當然了,一個男人很難理解一個媽媽渴望有幾分鐘自我空間的心情。
這種時候,腿腳靈便就更重要啦。稍有動靜,我便悄無聲息一個凌波微步躺床上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