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08《喜歡的事,就要拿來當飯吃》

喜歡的事,就要拿來當飯吃

在聽到這本書的標題的時候,就很想要讀這本書了。

聽小二分享后,發現這本書也沒有嘩眾取寵。

的確很適合去閱讀、去學習。


a.作者

人生只有兩種方式:

做自己喜歡的事,與做自己不那么喜歡的事

也許你知道吳京,但卻還不知道本田健。

“他的著作,在全球熱銷實破700萬冊。

每20個日本人,就有一位是他是讀者。

他同時也是知名行銷與財經專家,被譽為財富傳導師。

他的演講費據稱是全日本最高的,每次門票都在短時間內銷售一空。

他30歲起就過著半退休生活,在家陪伴與養育孩子,不必再為錢煩惱。

然而實際上,本田健在二十幾歲時,對自己的不上不下相當苦惱。會計知識、英語能力、交涉能力、簡報能力、顧問能力、寫作能力等,都只停留在二三流的水準,毫不突出。

29歲時,他在育兒中得到了靈感,開始去尋找并從事自己喜歡的事,并且他驚喜地發現,當他將這些分散的能力湊起來時,奇跡竟然發生了。他組合了演講者、哲學家、治療師、喜劇演員、政治家、商人、表演者等才能原型,成功運用到了自己的人生志業當中,成就了現在的他。

沒有一顆心,會因為追求夢想而受傷。當你真心渴望某樣東西時,全宇宙都會來幫你。

正如華語廣告天后李欣頻說: “你有多渴望做到這件事,那個是占到80%”。


a.每個人都想做自己喜歡的事,

但為什么大部份人實際都在做不那么喜歡的事?

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做的事,但是把自己的愛好發展為人生志業的卻是極少,為什么呢?這四大理由,也許至少有一條戳到你:

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喜歡做什么

這樣的困惑,本田健未從事自己喜歡的事前,也一樣碰到。

后來,他開始向身邊的朋友詢問:“我做什么事情看起來最開心?”有的朋友說:“你不是喜歡閱讀嗎?”有的朋友說:“你喜歡閱讀啊!因為你學生時代住的公寓一整片墻壁滿滿都是書,不是嗎?”

當時的本田健相當驚訝,這是他自己都沒有注意到,而且在他的意識里,他還覺得喜歡閱讀的人都有點問題,個性陰暗且不好相處,而沒想到,自己恰恰在此列。

雖然他也抗議朋友們這樣的說法,但自己想想,卻發現自己外出的時候,會經常帶著書,也常跟朋友聊到最近閱讀過的書籍。于是,本田健終于知道了自己的方向是什么,后來他出書、演講,成名,過上了他想要的生活。

那么,如何去尋找自己內心喜歡做的事呢?

1、回想自己的小時候,也許那個時候你們就相遇了。

2、從書本、雜志或影視中找。你有沒有看過某個節目,或是某個作者,某個人物采訪,他所做的事情,他的人生狀態,讓人恍然大悟:這就是我想要的呀!

3、找朋友幫忙吧。就像本田健一樣,去詢問熟悉你的朋友:“我做什么事情看起來最開心?”

4、偶然相遇。也許你偶然需要做某項工作,卻發現,干得相當漂亮,并且樂在其中,周遭的人也相當認可。那也許就是它了!

5、直覺。就比如你見到某個男生或女生,心里覺得,這就是我要的人一樣。

如果知道了自己喜歡的事,但是現實卻讓你從事了不喜歡的事,又怎么辦?打開創意的腦,給夢想做四則運算吧。譬如,李欣頻當年的專業是父親給她選的廣告學,然而她喜歡的卻是文學,于是她給自己的夢想做了加法:廣告+文學=?答案是:廣告文案!人生瞬間變局!

你所從事的不喜歡的事情+你喜歡的事情=?

或者你喜歡的事不只一樣,那么:喜歡的事+喜歡的事=?

試試看,也許會很有意思!

②做喜歡的事根本賺不了錢

一位碩士畢業生問李欣頻:“去做自己喜歡的事,可是怕賺不了錢怎么辦?”李欣頻說,那就是你的思維有問題,因為你先設定了“你喜歡的事”是不能賺錢的。

學生又問:“可是為什么有很多人做自己喜歡的事沒有賺到錢?”李欣頻答:“為什么你看到是那些賺不到錢的人,而有很多人賺到錢了,你卻看不到?”仍然是思維的問題,你所見,即所得。

事實上,正如李欣頻所言,比她優秀的人多了去,文筆比她好的也多了去,但當別人還在質疑的時候,她已經用她自己喜歡的事,賺到了后半生的財富。

人生往往就是給自己的“設限”所限制住的。幾乎每個人,都在朝自己預先“設定”好的結局走去。

你的內心就是一塊“磁鐵”,而資金、人脈、機會、資訊就是周圍的鐵塊。能吸引到多少鐵塊,完全在于你的“磁鐵”。

你的才華撐不起你的夢想

我一直認為一個人要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一定要有匹配的才華。然而,在看了大量相關的書籍和實例之后,發現那些做著喜歡的事情的人,竟然認為:做自己喜歡的事最不需要的是“才華和勇氣”。

本田健說:“才能是磨煉出來的,并不是開始做自己喜歡的事的必要條件。才能是當你熱衷于某件事時才會出現的。”

當有了一顆“想要的心”,并且行動起來的時候,你就會思考:如果我想從事它,并讓它帶來財富,我該有什么樣的才能?然后去學習,因為這是你喜歡的事情,所以學得很帶勁,提升得很快,然后有一天你發現:原來要做這件事的整套才能,我都有了!

怎樣才能做自己喜歡的事?很簡單,就像李欣頻說的:“就去做啊!就像小孩喜歡唱歌一樣,那就唱啊!”而每個人身上其實都有多個本田健所指的“才能原型”,當你從事自己喜歡的事情時,這些“才能原型”就會被挖掘出來。

沒有資金成本

有些喜歡的事,可能需要像吳京一樣搭上身家,但也有些喜歡的事,是可以不用大量的資金投入的。如果正好你的愛好需要大量的資金成本,那么不妨像本田健這樣思維:“沒有錢,人反而會變得更有創造性。”

“雖然沒錢、沒時間、或沒才能,但如果想做自己喜歡的事,只要吸引到擁有自己所沒有的能力的人協助就好。社會上存在著發自內心想出錢、出能力、出時間或出力的人。想要幫助他人實現夢想、樂于提供協助的人,比你想像的還要多。”

關鍵就是你了!


b.你的愛好該如何變現?

做自己喜歡的事也需要技巧和方法!

當我們想把愛好變現的時候,通常我們已經不僅僅把愛好當做興趣了,而是期待它成為職業,不管是人生志業也好,還是第二職業也好。而職業跟業余的區別就是,業余是只要你自己開心快樂就行了,而職業卻是要別人也開心快樂,并且愿意買賬。

本田健在《喜歡的事,就要拿來當飯吃》一書中,總結了做喜歡的事卻賺不到錢的人的特征:

1、??不擅長接受

2、??自鳴得意

3、??簡報做不好

4、??定價失敗

5、??沒有賣點

6、??不善于招攬客人(銷售技巧差)

7、??沒有自信

變現的第一步,首先我們要用歡喜的心態去接受別人的給予

當認識到“接受就是給予”,那么,良性的循環正在開始。有人想為你的愛好買單的時候,請欣然接受吧。而不要說:“不需要!”“算啦!”

其二,請了解并尊重你的用戶

因為只有別人愿意買單,你的愛好變現才得以繼續。比如,沒有人愿意去看《戰狼2》,那吳京的身家真的就沒了!有人說他利用愛國主義賺錢,我覺得很好啊!說明他知道中國人心中的吶喊,他了解并尊重了他的觀眾的情緒!

三、把你的夢想變得“對很多人有幫助”,也就是說不要僅僅是你一個人有好處

如果你的夢想是擁有一座大房子,那是你個人的事,但如果說當你想要一個大房子來庇護孤兒的時候,那就會有很多資源來幫你。“那個夢想是為了自己,還是對他人有所幫助,會有很大的不同。”

四、請用一分鐘講清楚你到底在做什么

如果連自己的商品和服務都表達不清,自然也就無法傳播,賺不到錢是肯定的。

五、你的賣點是什么?

你是“李連杰第二”,還是吳京第一”?除了能夠簡單明了地說出你的賣點,你與同行的差異化是什么?你是不是“不可復制”?搞清楚這些,行銷才能有效展開。

六、極盡所能,打響你的知名度

不一定是說你得在世界,在全國多有名,當然,如果能,那更好。但是起碼你得在一個圈子或是你的目標群體有知名度。

七、不管你所喜歡的事,是否存在銷售這個環節,都得好好鍛煉銷售能力和技巧

因為當你從事了自己喜歡的事,其實已經在無時無刻地在銷售自己。

八、選擇好你的人生導師

他未必是一個有社會地位有名氣的人,但一定是一個有幸福充實的人生的人。“當你迷惑時給你一針見血的建議,永遠不求回報的支持你,這就是人生導師。”

九、走一彎,也許成就會更大

一做自己喜歡的事,然后就成功獲利的,是極少數。因為變現是一個過程,不斷的試錯、磨煉,才更有可能離正確更近。本田健“做喜歡的事過生活”已經度過了25年,他剛開始的5年,是嘗試錯誤的時期,之后再花了5年決定大概的方向性,再下一個五年明確自己的定位,然后一直持續到現在。

十、勇敢地向你身邊的人,甚至是陌生人說出你想要去做的事

良好的建議、有效的資源往往就是這么來的。

十一、??與那些做自己喜歡的事并成功變現的人為伍

他們的案例就是你的最佳學習版本。他們的技巧和過程往往有很值得借鑒。

你相信命運是有導航系統嗎?我信!人生而自帶導航系統,所以,本田健說:要“善用導航系統”。

有人也許會說:“是嗎?那我的導航是不是出故障了?”嘿!假如你想從廣州自駕到北京,當你上了車后,語音導航會把你要怎么走的路一次性告訴你嗎?假設會,你記得住嗎?然而,當你起動以后,每一個路口,它都會提前告訴你該左轉了還是該右轉了。人生的導航系統,也是如此。



筆記



本田健說“一生過著還可以的日子也好,為了某個使命活著也好,或是為了家庭而犧牲自己,也是一種生活方式,一切都由你自己決定。不論你選擇哪種生活方式,我都衷心期望,當你準備離開這世界的時候,能微笑地說:啊,我這一生不枉虛行!

約翰·藍儂說:“過你喜歡的生活就好,因為那是你的人生。”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