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日 樹猶如此
風暴過后,許多樹都斷成兩截。釋迦摩尼總以樹取喻,從其種子的抽芽說起,再到根部的延展深入,再到枝干的茁長,樹葉的繁茂花開花落,結出果實,恰好是生命的循環,更是無數姻緣(陽光、雨水、空氣)的成就。
沒來由的一場風暴,毀了多少姻緣結下的果子。樹猶如此,人何以堪?仔細想想,這豈不是因緣?生滅不止,緣起性空。
七日 解密
愛情是一種極為復雜的知識活動。有人把黑格爾的“主奴辯證法”套用在情侶關系上。“主人主宰了奴隸的命運,但是奴隸卻對他的主人了如指掌”你控制了我的身心,但是我看穿了你的真實。
以電話為例。等待情人的電話總是難熬的,特別是你空留口訊,對方卻保持冷靜,愛理不理的時候。電話通訊凸顯了主奴之間的優次地位,不回電話的必定就是主人。
奴隸的地位是卑賤的,他覺得自己比不上對方,嫌棄自己的種種缺點和過去,生怕它們傷及對方的衣角裙邊。當一個戀人處于這種自甘為奴的狀態,他的知識之旅就展開了。在他眼中,簡單如一個嘆氣、一個手勢、一段話的標點符號,似乎都在指示者遙遠的東西。即使是沉默與空白,于他而言也是詮釋的密林、知識的迷宮。就像歐洲古代的釋學家對待《圣經》一樣,每個字都是神言,引領學者往更深奧的角落前進。
你的確洞悉主人的核心,但他同時為你撒下了一張符號之網;你擁有知識,但這尋求知識的活動卻永不止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