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湖北黃石 黃初心^_^
若要美的,不如賞花;若要道德好的,不如看書;若要賢內助,不如買架機器;若要帶來歡快的,不如娛樂。總而言之,這一生,尋尋覓覓,要找一個了解我的人。————民國張恨水^_^
許多人見到張恨水這句話,必會嗤之以鼻不以為然,我卻對待愛情,總懷有最初的憧憬,覺得張恨水這段話直指人心。大凡夫妻,沒有一對不是因為互相了解,而白首不分離,而沒有一對情侶,不是因為互相誤解,而分道揚鑣。
約2006年,大致我在學校的逸夫圖書館,也是閱讀了大量的張恨水作品的。那時候,看《啼笑姻緣》覺得好有趣。如今十多年過去,故事情節已經忘記得七七八八。但是,唯獨對其中的調包計印象深刻,又如深宮大院妃子們,喜歡玩的一招“貍貓換太子”永遠不會忘記。
今天閱讀一篇簡介張恨水生平的文章后,才知道張恨水本人,經歷的舊社會包辦婚姻,有這么一段掉包的經歷啊!怪不得寫小說時候信手捏來啊!
今日,我還在尋尋覓覓來來往往,那位“了解我的人”,似乎仍是沒有找到。也許曾經在我生命中出現過,我沒有發現和珍惜而已。
2010年前后,我也常常在空間寫些文字,我從來沒指望別人會關注,或說仔細閱讀我的文字。奇怪的是,一個毫不相識的女孩,有一天跟我說“你寫的文章都好好玩,現在大學生寫文字的人不多了!我都給你搜集了起來!”說完,她給我發來一個word文檔,里面全部是我從2005年開通扣扣號以來,五六年來,在空間所有的記錄文字!
我不知道她花了多長時間,她一段話一段話的看,從我空間里復制粘貼去word,也許十天,也許一個月。我那時竟是毫無察覺,這個姑娘對我的用心和了解!如今一別七八年,姑娘芳蹤早已無處追尋!
? ? ? ?
張恨水的三段婚姻,唯有第三段才是靈魂的伴侶,何出此言,請看他們的一段小故事。有一天,張恨水在屋外曬舊書,周南拿起一份報紙,上面有一首古言詩,沒有署名,她卻看出,此詩出自丈夫之手。張恨水甚感驚訝,問她何以知曉,她說從其中一句話即可看出。為此,張恨水大笑。
很奇怪,這樣的靈魂契合故事,咱們翻看歷史,追溯到北宋末年,同樣情形也曾出現過。蘇東坡一次宴飲友朋時候,吃完飯,撫摸著自己的肚腩試問旁人,可知我肚子里裝的是什么么?有人說,是文章,有人說,是博學見識,唯有朝云回答,是一肚子的不合時宜。蘇軾聽此言,不禁開懷而笑。
同樣的故事,竟然跨越千年驚人的相似,不得不讓人懷疑這個世界上,靈魂的伴侶方式方法多是一樣的!
朝云去世后,蘇東坡在她墓碑旁的亭子上撰寫一對楹聯:
不合時宜,惟有朝云能識我;
獨彈古調,每逢暮雨倍思卿。
每次讀到這幅對聯,我都會不禁潸然淚下,跟閱讀蘇軾寫給前妻王弗的悼亡詩《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記夢》,陸游寫給初戀唐婉的悼亡詩《釵頭鳳》,感受一模一樣的!
自古美人多薄命,王弗唐婉朝云等等,都英年早逝,張恨水妻子比張小了二十歲,仍然是先張恨水而去世。張恨水深愛妻子周南。妻子去世后,寫了上百首悼亡詩歌。正是:
哪怕時間跨千年,唯獨靈犀從未變,;
愿得一人心隨緣,鴛鴦白首永相連!
【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