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宜川縣初級中學2019屆中考復習備考方案

在初三備考會——《起航中考,鑄就精神》的正確指導下,經過備課組多次交流研討,我們對本學期第一次月考試題及學生成績、2017、2018中考試題及我校兩年的中考成績進行了詳細分析,特制定出2019屆語文中考復習備考方案,具體如下:

一、2019屆第一次月考分析

第五周我們召開了本學期第一次月考,就試題來看:

1.試題分析

第一部分《積累與運用》經典詩文默寫只有2分屬于上冊所學詩歌其余都是就知,學生基本遺忘,出錯率頻繁。名著閱讀考了《艾青詩選》,學生因課業繁重,對名著知之甚少,難以把握詩歌主題。

第二部分《綜合性學習》中活動三與活動四,均要根據鏈接材料研究出答案重點。這對于剛升入初三的學生來講是比較難得,再加之學生對“博物館”與文化類節目不熟悉,對試題難以精準的把握。

第三部分《閱讀一》,為議論文閱讀,關于論證方法與作用所選取段落論證方法不明確,學生在初次接觸議論文的基礎上難以準確判斷論證方法,最后一題對廣告詞的擬寫,初三沒有涉及,學生答題情況較差;《閱讀二》記敘文閱讀題較典型,學生在初一初二多有接觸整體較好;《閱讀三》文言文閱讀,在本屆學生中歷來只考課內文言,本次為課外,之于學生較大挑戰,存在審題不清的現象;《閱讀四》詩詞鑒賞,學生對課外詩詞知之甚少,基本不得分。

第四部分《寫作》以“______________,讓我心生敬意”為題,導語中明確補充對象為歷史文物或歷史古跡。就題目而言,難度較大,學生對歷史古跡與文物的了解太過單一,也存在審題不清的大問題。跑題現象嚴重,失分率高。

2.成績分析

本次月考最高分四班左甜102分;9班平均分82.95;年級平均66.07分。就成績反映出本屆學生基礎非常薄弱,尖子生不尖,高分段人數較少,低分較多,突出表現為普通班30分以下學生平均5個。成績令人堪憂。

在改卷中看出,學生書寫習慣較差;審題隨意,答非所問; 態度不是很端正,對答題技巧基本沒掌握等等問題都很突出。

對于初三老師來講要能提高他們的成績是極大的挑戰,但我們依然堅定信念,各老師在各班展開分層教學,對A、B層學生進行談話教育,力爭在下次月考中有所突破。

二、2017與2018年陜西中考分析

1.試卷結構和分值

說明:閱讀共計為46分,約占全卷總分的38.33%;寫作為50分,約占全卷總分的41.67%。閱讀和寫作分數合計為96分,約占全卷的80%。

2.難度比值

兩年語文整卷難度保持在0.65左右。容易題、較易題、較難題和難題四種難度試題的分值比約為4:3:2:1

3.2017試卷具體分析

第一部分:積累與運用試題分析

積累與運用部分題型穩定,考查比較全面,既注重對基本語文素養的考查,也注重關注社會熱點。在命題時沒有出現偏詞怪詞,但是命題人緊緊抓住“易錯”這個點,試題中或多或少出現了“挖坑”詞語。

詩文默寫試題1—7題任選5道,8—10題任選一道,是選作題型。但對于特定的學生來說,默寫試題答題錯誤率也許會較高,主要原因是個別字寫錯。

這就提醒我們,在學習時要重點考慮詩文中容易寫錯、容易忽略的字。語段修改試題難度不大。名著閱讀主要考查《語文課程標準》推薦的十部名著。主要考察學生是否認真閱讀過名著,試題越來越注重考查閱讀的真實性,《艾青詩選》的考查,體現了《語文課程標準》精神。

第二部分:綜合性學習試題分析

綜合性學習今年以“微信”相關資料為題材,聯系了“民風民俗”等傳統。今年綜合性學習設計了四個活動。活動一考查學生漢字書寫,只要能把句子工整的抄寫下來即可。活動二是一道口語交際題,考察“倡議書”。活動三考察圖表概括能力,考生只要關注表格上的數據,把數據變成語言即可。活動四考察補寫能力,這是一種擬寫題型的變式題型,考生只要能認準韻腳,難度不大。

第三部分:閱讀試題分析

說明類閱讀《城市自行車系統》以“共享單車”為主題,并擺脫簡單考查說明方法、說明順序、說明語言的形式,大膽創新。在對說明對象的把握、說明知識的提取方面設題較為多,說明文文體知識的考查有弱化趨勢。重點是讀懂文章,試題整體難度較上年保持一致,變化不大。

記敘類閱讀(美)朱利·布羅森·卡瓦奇《薩拉的夏天》。突破陜西地方特色的命題特點,大膽選擇國外文章。命題人密切關注文章情節概括;描寫的對象及其特征;關鍵句子的含義;關鍵語段的作用。命題人在設題時關注了問題和考點的結合,關注了閱讀與欣賞的結合,關注了語文和生活的結合。本文語言生動優美,層次清晰,脈絡鮮明。考生解讀文章的難度不大,但是要拿到高分必須有充足的語文閱讀儲備和精讀文章的意識。

古文閱讀選取了“曹彰:“被堅執銳,臨難不顧,為士卒先;賞必行,罰必信。”的文段,與可聯系《出師表》作答,弘揚了中國古典文化傳統。試題難度中等偏上。第1題解釋四個實詞在文中的含義,第2題辨析虛詞的意義和用法是否相同,選項內詞語兼顧了選文中詞語和課文中詞語,目的是讓學生用課內的知識解決課外的問題,在難度上也沒有變化。第3題還是重點句子的翻譯,翻譯句子變成了一句,這道題需要考生綜合文言實詞虛詞和句式特點里翻譯,對部分考生可能有難度;第4題要求學生對比文段,發掘精神品質。

詩詞鑒賞題選擇了課內杜甫的《望岳》,兩題均摒棄了以往設題的定勢思維,均考查文意理解,難度不大。考生只要熟知課本,按點答題即可。

第四部分:作文試題分析

2017年中考語文作文題為《會玩,才好》,屬于給材料提示的新命題作文。所給材料雖只有五句,但是對考生的啟迪作用應該很大:“會玩是天性、增長才干的鑰匙、塑造性格……”,這就啟示我們,可以寫學校生活,學習生活,可以是玩一場籃球賽、去一次游樂園、聽一次音樂會。“萬眾有學問,萬眾有智慧”為我們落實了寫作指向:通過各種玩,就是讓我們有所成長。

4.2018試卷具體分析

2018年中考試題,在考試的范圍、內容和考試的形式上,繼承了2017年的優點,在2017年試卷的基礎上保持了相對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全卷包括“積累和運用”“綜合性學習”“閱讀理解”“寫作”四大板塊。與2017年相比,命題原則和指導方針保持不變,試卷結構、總分值及各版塊分值保持不變,題型延續傳統考法。題型基本穩定,仍呈現出“穩中有變”的特點。相比較而言,兩年一樣貼近社會生活和學生生活,在緊扣課本內容的同時關注語文教育的人文價值導向,關注學生的感悟和體驗,引導學生形成主流價值觀念。具體分析如下:

第一,積累和運用部分試題分析。

在基礎字詞部分,考查比較全面,1-3小題考查考生對于字音,字形,選詞的掌握程度,關鍵點在常見常用而又易讀錯寫錯易混淆的字詞上。第4小題依然考查考生對于名篇古詩詞句的熟練度,古詩文默寫通過10選6的形式,理解和運用關鍵點在會默寫、無錯字、漏字、加字。5小題考查學生語法及標點符號的運用,理解及修改病句,使句子通順、語意明確。6小題節選自《簡·愛》,考查了學生對經典詩文名篇名句的識記課外名著閱讀部分重點考查學生是否認真閱讀過名著,充分體現了《語文課程標準》精神。

第二,綜合性學習部分試題分析。

以“我心目中的英雄”這一與學生學習生活緊密聯系的人文價值觀相關資料為題材,活動一主要是對考生漢字書寫是否規范的考查,考生只需要把句子工整的抄寫下來即可。活動二以邀請老兵英雄為背景,展開對考生漢字書寫是否規范,正式函文是否掌握抒寫規則等知識方面的考查。活動三對考生理解概括能力,看圖觀察分析能力進行了考查,考生只要關注表格上的數據,把數據變成語言即可。活動四,實際在于引導學生感悟能力,把對英雄的崇拜之情描述成語言即可,難度不大。

第三,閱讀理解部分試題分析。

說明類閱讀《大洋中脊的特殊地質結構》以“大洋中脊的地質結構”為主題,對說明對象的把握、說明知識的提取方面設題較為多,對說明方法,說明對象的特點、說明對象描述語句準確性等多方面對學生進行考查。

記敘類閱讀《最美的化學反應》。命題人以時間順序為基礎通過“我”的視角描寫的對象及其特征;關鍵句子的含義;關鍵字和關鍵語段的作用。命題人在設題時關注了問題和考點的結合,關注了閱讀與理解的結合,關注了語文和生活的結合。本文語言樸實,層次清晰,脈絡鮮明。考生解讀文章的難度不大,但是要拿到高分必須有充足的語文閱讀儲備和精讀文章的意識。

古文閱讀選取了《史記·管晏列傳》弘揚了中國古典文化傳統。試題難度中等偏上。第1題解釋四個實詞在文中的含義,第2題辨析虛詞的意義和用法是否相同,選項內詞語兼顧了選文中詞語和課文中詞語,目的是讓學生用課內的知識解決課外的問題,在難度上也沒有變化。第3題還是重點句子的翻譯,翻譯句子變成了一句,這道題需要考生綜合文言實詞虛詞和句式特點里翻譯,對部分考生可能有難度;第4題要求學生對比文段,發掘精神品質。

詩詞鑒賞題今年選擇了課內杜牧的《山行》,考查了考生對文意的理解和對詩人精神及情懷的理解,難度不大。

第四,作文部分。

《陽光》,命題作文,并有具體要求。該題目形象具體且富含深意,給不同寫作水平的考生提供了思考的空間,考生可以充分發揮。

就選材而言,該題目較2017年來說,考生發揮的余地更大,可以多層次打開思路:可以較淺顯的立意為現實中具體陽光,比如冬日的陽光、窗外射進來的陽光等;也可以抽象描述日常生活中某一具體陽光,比如父母、老師、朋友的無私關愛和引導、幫助等;較為大且深層次可以描寫大題材、大立意的陽光,比如歷史上為國家作過貢獻的大英雄等。

三、2019屆中考備考計劃

結合我校學生實際,面向全體學生,盡最大努力地讓學生通過復習能對初中所學語文知識有一個系統、深刻的理解和掌握,語文綜合運用能力得到顯著提高,并最終在中考中語文學科獲得優異的成績。我們備課組特研究決定,從以下方面著手備考:

1.重難點確定

重點包括初中階段所學6本教材及“課標”要求初中學生掌握的所有知識;難點是“閱讀”和“寫作”兩大塊。

2.時間安排

我校中考語文備考計劃分為以下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本學期):盡最大可能的完成九年級教材講解。

第二階段(下學期2--6周):這一階段主要是對初中三年來6本教材上所學的知識進行回顧。

第三階段(下學期7--14周):這一階段我們將主要參照“中考說明”將初中所學知識分解成為“積累與運用”、“綜合性學習”、“閱讀與理解”及“寫作”四個大塊,以考點為序對學生進行分類專項復習。這一階段的復習針對性最強,屬于與“中考考點”的“點對點”的復習。如果能將這一階段的復習工作做扎實做到位,就基本上能保證中考語文基礎的夯實。

第四階段(下學期15--16周):這一階段主要是進行中考模擬訓練,訓練中主要要發現學生在復習中仍然存在的一些問題,并能通過反復強調強化練習等方式在中考前將這些問題很好解決。

第五階段(下學期17--18周):查漏補缺,心理疏導,并對答卷要求進行強調,為學生樹立積極的自信心。

3.有關措施

回顧前兩年的中考成績,尤其去年我校平均成績達到81.67,這對2019年來說是極大地挑戰!

因此,中考備考工作對我們來說也是一個十分艱巨的系統工程,在完成這一系統工程的過程中,我們將特別注重“溫故”的策略,目的是讓中考復習工作有規可循,讓龐大的工程建設變得容易操作,并最終增強“知新”的效果,努力打一個中考語文備考戰役的漂亮仗。

我們的策略主要表現在:打有所準備之仗——吃透《中考說明》,辨清中考方向;打認真細致之仗——圍繞階段任務,嚴格落實達標;打巧妙技法之仗——突出技巧傳授,追求舉一反三;打重點突破之仗——貫穿寫作訓練,防止本末倒置;打總結經驗之仗——做好階段總結,力保滴水不漏。

我們也將計劃在每一個階段復習結束后對學生進行一次測試,及時發現和解決學生在復習中存在的問題。階段性總結不光要求教師去做,我們還將讓學生自己對自己一個階段的復習工作做客觀的分析的評價,在必要的時候,我們還將計劃安排一次學生學習經驗交流會,讓學生們通過充分的交流,消除他們在學習上的種種困惑。總之,我們希望通過總結階段性復習工作這樣的方式,力爭讓學生通過五個階段復習后擁有的知識儲備在中考的嚴峻考驗面前“滴水不漏”。

今天離2019年中考還有近8個月,而我們的中考備考工作已經悄然展開,縱使2018年的成績之于我們是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但我們相信,通過我們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我們一定能夠做到腳踏實地,問心無愧,也將用自己的付出為提高我校中考成績做出應有的貢獻。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