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說話直”,被那些懶得用心說話的人,用做傷人的擋箭牌,豈不知自己在撞碎別人玻璃心的同時,也會被玻璃扎得滿身傷痕,什么事都是一體兩面的,這實在是怪不了別人。所以好好說話,其實來自好的用心。
我的朋友A是個很重視自己形象的知性美女,有次去給孩子開家長會,遇到一不是很熟悉的家長,伸手摸她的頭發,還自語:你發質真好……咦,是假的吧!你為什么戴假頭發?
朋友根本沒提防,但還是本能的退后一步,看到別的家長都投來好奇目光,她冷冷道:真的假的,和你有關系嗎?我們沒那么熟吧,還有請不要隨意動手動腳,沒教養!
我知道朋友去年做的乳腺手術,打化療以后就一直戴著假發了。而那位學生家長也是自取其辱,這種不經大腦思考脫口而出的話,與其說是說話直,不如說是蠢。但是那位家長可能也很委屈,不過是想搭訕,聯絡一下感情,怎么就成沒教養了。
說話的確是一個人綜合素質的體現。這種說話直的人還真不在少數。《好好說話》這本書的主創,金句女王馬薇薇精準總結:“我們教的東西,大學沒有,人生必修”。
每個人都非常有必要學習一下“說話”,它是一項技能,可以學習,并且提高自己的說話水準,提高自己的綜合素養。所以好好說話其實是好好思考的過程。
翻開《好好說話》,樊登的推薦序“當你用冷漠的語言傷害了周圍人的時候,他們的負面情緒會在這個空間回蕩,最終回報在你身上,這就是所謂的報應。”“不學習,不改變的人注定要不斷傷害與被傷害。”“它關乎你的幸福”。
《好好說話》——其實是好好思考
1:五維話術(在任何場景好好說話)
2:溝通(將雙方置于同一平面)
3:說服(將觀點植入對方心中)
4:談判(把沖突變成合作)
5:演講(靠語言的力量贏得觀眾的好感)
6:辯論(通過對抗爭取第三方支持)
我比較關注的是平時工作生活中常常用到的溝通,但是像辯論里也會包含平時的常識,像準確抓住對方存在的問題,對方的偷換概念等,能抓住核心進行反駁,或者借力打力,以退為進,為自己辯解,跳脫出別人的思維陷阱,以別人的矛去戳別人的盾,擺脫思維怪圈。所以所有章節都是可以舉一反三,在任何合適的場景中靈活運用。
人無完人,誰也不可能說話不犯錯,而這本書恰好就是要告訴你學習的方法:從錯誤中學習,從場景中學習;以分析的心態,以通融的智慧來學習。
公司里有位同事辭職,將公司貶得一無是處,大吐苦水,后來得知他在另一家公司也沒呆長。原來他后來的老板與我們營銷總監私人關系很好,對他評價不高,再加上他的為人處世,始終也沒得到重用。
這就像唐詩里“魚龍潛躍水成文”——大魚在很深的水底翻躍,卻不知道它引起的波紋會傳播很遠。同理書中所說,好的辭職是資歷與人脈的積累和養成,而糟糕的辭職給以后的職業生涯是處處埋雷。
書中范例《三國演義》關羽給曹操的“辭職信”堪稱典范,值得每位書友學習。給我印象深刻,如果犯過類似的錯誤,一定要多讀幾遍,能和書溝通交流,那才算得之精髓。
其實書中不僅介紹了,運用五維話術在不同場景里和不同的人好好說話,也有“自我溝通”自己與自己對話的場景。每個人都有兩個“我”掙扎的時候,所以好的自我溝通其實是很強的自我接納,自我發現以及和自我打成和解的技巧。
“把你的弱點當成你的盔甲”,通過自謙自嘲,主動的暴露你的弱點,其實反而會讓你戰無不勝。如果唐駿能早早看到這本書,可能也就不會有“學歷門”事件的發生。弱點越隱藏,越會積累到一定的量后,原地爆炸。還不如把你的弱點當成你的盔甲,華麗逆襲。
那還等什么,對號入座后,學會用心說話,愿每一位有緣此書的人都能收獲:謙和自信,善辯守拙,光彩奪目又機鋒內斂,能錙銖必較也能把酒言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