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這是假的周星馳,但是依然值得看

「經徐川老師同意轉載」

《西游伏妖篇》終于看完,這是春節唯一去影院看的電影。

面對各路差評,有話要說。

滿分10分,我給8分,扣1分因為演員,扣1分因為笑料。

給這個分數有前提,你要記住這是徐克作品。

因為這是假的周星馳。

或者只是部分周星馳。

這部戲不是純粹的某個人的作品。

硬要拆分,這部戲是六分徐克,四分周星馳。

歸屬若分不清楚,評價就難免滑稽。

有人說不好看,因為很多人沒看懂。


有人說,這部片子暗黑喧囂,詭異妖魅,少兒不宜,不像《西游》。

其實,你沒看過原著,這部片子不是胡亂改編,而是氣質還原。

人性、妖性、魔性的掙扎是原著的重心和鋪墊,最終涅槃也才會如釋重負。

比如師徒關系。《西游記》原著本來就是各懷心事,各懷鬼胎,彼此試探。

悟空罵過師父,師父咒過徒弟;悟空忌憚師父,師父需要悟空。

比如妖魅詭異。三個徒弟本來就是妖,妖是妖他媽生的,當然有妖氣,又不是人妖。

誰說三藏法師一定是寶相莊嚴,鎮定自若?他只是一個涉世未深的年輕和尚。

誰說悟空一定是俠肝義膽,一路忠誠?那可是大鬧天宮,蔑視眾生的齊天大圣。

誰說師徒就必須一路平安,十分和諧?沒有試探磨合甚至算計哪來的一體同心。

所以悟空暴虐恐怖,八戒貪婪好色,沙僧隔岸觀火,唐僧優柔寡斷。

所以悟空是丑八怪,八戒是色情狂,沙僧是吃人魔,唐僧是話癆鬼。

這才是原著的真實描述和形象特點。

《西游伏妖篇》和《降魔篇》體現得淋漓盡致,刻意放大,極盡夸張,性格鮮明。

人畜無害的83版《西游記》自然是老少皆宜,但是那只是一種解讀方式,不是原著。

你要允許真實殘暴的《西游記》存在。

有人說,《西游記》的改編有三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以為如此,果然如此”,這是美化解讀。

第二重境界:“希望如此,未能如此”,這是原著氣質。

第三重境界:“不該如此,偏偏如此”,這是人性糾結。

明顯,周星馳的《西游》王國,一直在最高層。

若論改編《西游記》,這就是世界第一組合,這就是世界最好范本。

他們只是心中有執念,不斷嘗試新演員,可惜這次底牌不夠好。

僅此而已。



有人說這部片子是三個故事的強行集合,缺少邏輯。

大戰蜘蛛精,大戰紅孩兒,情陷白骨精和大戰金翅雕,莫名其妙。

其實不然。

如果你看過《西游降魔篇》,那也是三個故事的集合。

收復沙和尚,降服豬八戒,感化孫悟空和涅槃唐三藏,渾然天成。

只不過那時候你心里有根主線,這三個妖怪肯定是要串在一起的。

你心里有期待,他們四個最終要組團。

那你再看《西游伏妖篇》不同樣是如此么?

兩個邏輯架構一模一樣,完全的姊妹篇,而且各含一根感情糾結線。

你沒想過紅孩兒最終為什么莫名其妙又在最后出現了么?

因為他們四個妖怪最終也要組團。

白骨精也在,其實蜘蛛精也出現了,只不過是暗線。

希望你看第二遍的時候能找到蜘蛛精的痕跡。

你可以看成是師徒四人對四個妖怪。

你可以看成是師徒四人的內心博弈。



這部片子的很多細節都在回應和致敬。

有人說莫名其妙,那么多妖怪,為何偏偏選了蜘蛛精和白骨精?

因為《大話西游》里愛恨糾纏的兩個妖怪就是蜘蛛精和白骨精。

在《大話西游》里蜘蛛精和豬八戒有一腿,而且還有了一個孩子。

在《西游伏妖篇》里八戒也沒放過蜘蛛精,也有少兒不宜的舉動。

有人說,那白骨精明明是老實巴交的村姑啊,坦胸露乳算什么?

原著就是這么寫的啊。“那女子生得——冰肌藏玉骨,衫領露酥胸……”

孩子,讀書吧。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有人說為什么白骨精莫名其妙跟著去取經了?

其實《大話西游》里紫霞仙子就曾經苦苦哀求要跟著齊天大圣去取經。

紫霞仙子的臺詞是:你不是要去西天取經嗎?帶我一起去好不好?

齊天大圣自然不能帶,那就借助唐三藏完成一次解讀和試驗。

悟空和師父為何如此暴怒?白骨精和唐僧在原著中有勾連伏筆么?

其實也有。

當時白骨精第一次被打,唐僧絮絮叨叨,悟空忍不住出言諷刺:“師父,我知道你了,你見她那等容貌,必然動了凡心。若果有此意,叫八戒伐幾棵樹來,沙僧尋些草來,我做木匠,就在這里搭個窩鋪,你與她圓房成事,我們大家散了,卻不是件事業?何必又跋涉,取甚經去!”

唐僧的表現非常尷尬:那長老那里吃得他這句言語,羞得個光頭徹耳通紅。

唐僧還在羞慚糾結,悟空趁機開始行兇:三藏正在此羞慚,行者又發起性來,掣鐵棒,望妖精劈臉一下。

想想彼此的感受,白骨精正是師徒開始出現隔閡的最大伏筆!


有人說:白骨精幻化的小善灰飛煙滅前為什么要問“你有沒有愛過我?”

這不是強行升華和催淚,愛與不愛一直是《西游》系列的情感主線和愛恨糾葛。

《大話西游》是無奈借助別人表達。

《西游降魔篇》是親自跟對方表白。

《西游伏妖篇》是坦然向世界承認。

《大話西游》紫霞仙子也是灰飛煙滅,跟夕陽武士糾纏的也是愛或不愛。

孫悟空在戴上緊箍兒之前在心里作了回答:我愛你,一萬年。

《西游降魔篇》里,段小姐臨死前也問了到底愛不愛的問題。

唐僧也給了回答:我愛你,好愛,愛一千年,一萬年。

如今問題繼續,換個人繼續追問。

唐僧給出的答案是:我心中有人了。

不消問,不用說。

愛不愛?愛。有多愛?好愛。愛多久?一萬年。

所以徐克說:這部戲講的不是放下,是放不下。



不想逐個解讀,因為這樣的片子本來也不是給所有人看的。

喜劇不等于笑料,是用內心的悲憫承載表面的無厘頭。

看得懂就好好欣賞,看不懂就換個片子。

“等將來你懂了,自然會回來跟我一起看這個片子”。

有人說,豆瓣打分為什么這么低?

打分才剛剛開始,周星馳和徐克過去的作品在豆瓣也沒幾部是頂級分數。

觀影本來就是個人體驗,你可以看電影,也可以看豆瓣。

是你要看電影。

不是跟著別人看電影。

說聲爛片太容易,其實是你太任性。

《西游伏妖篇》哪個方面不是頂級?

改編很爛?音樂很爛?畫面很爛?還是特效很爛?

演員……已經扣分了啊。

如果這叫爛片,希望其他國產片能爛到這種水準。

我愿意為每一部這樣的爛片買張電影票。

至于那些呼喊著票錢已經還清的人,也只是裝裝樣子,主要還是喊給自己聽。

又或者,他們的青春與笑淚,也就值一張票錢。

對了,《熊出沒》的豆瓣打分比這個高多了。

觀影快樂。


說完了編劇的工作,下面說導演。

徐克的特色非常鮮明,這就是徐克作品。

比如故事,比如氣質,比如特效,比如情懷。

先說故事。舉一個例子。

《西游伏妖篇》終極老大是九宮真人,不男不女,亦男亦女。

九宮真人控制著心地柔軟善良的小妖白骨精小善,讓她去勾引唐僧。

然后小善愛上了唐僧……

你想到了哪部經典影片?

徐克監制的《倩女幽魂》。

九宮真人就是姥姥,小善就是小倩,唐僧就是寧采臣。

這明明就是徐克作品。

再說氣質。

懸疑、奇幻、神魔、殘酷、新浪潮。

纖毫畢現的魑魅魍魎,奇邪撩撥的蜘蛛美人,黑色瑰麗的盛典氣氛。

爆炸逼仄的切換,腦洞大開的風格,這明明就是徐克作品。

再說特效。

大氣磅礴,超級盛宴,獨步國內,冠絕群雄。

那種身臨其境感與炸裂的視覺沖擊無以言表。

我想就沖這個特效的部分,你的票價都能找得回來。

再說情懷。徐老怪對這部戲看得很重。

2006年6月,徐克說將來如果能拍《西游記》題材,死而無憾,死也瞑目。

十年一覺《西游》夢。

這明明就是徐克作品。


這部片子肯定也是有不足的。

比如演員。

尤其是吳亦凡,他演得最用力,但也只是最用力而已。

演得最尷尬,雖然他最帥。

特別是最開始要讓觀眾入戲的部分,遲遲找不到入口。

甚至都有點憐惜他,太吃力了。

林允沒那么差,只是因為有舒淇的珠玉在前,而且不停閃回兩下對照。

倒是林更新有些出乎意料,邪性出挑,尤其是妝化的絕妙。

巴特爾飾演的魚怪已經相當到位,而且好玩,沒必要苛求太多。

無論是《大話西游》還是《西游降魔篇》,組成團隊后的沙僧戲份就是如此。



當然,這部片子也是有敗筆的。

比如,這部片子用了不少笑點不高的段子和老梗。

所以,現場那些稀稀落落的笑聲非常尷尬和諷刺。

有四五個瞬間,我也很難過。

無法美化,這是極大的敗筆。

星爺不需要,我們也不需要。

而且過去這種手法在周星馳的作品中也從未如此密集地使用過。

所以,這真的不是典型的周星馳作品。

其實,本來就不是。


多寫幾句,說說堅守。

文天祥在正氣歌中有一小段寫到:“誰知真患難,忽悟大光明,日出云俱靜,風消水自平,功名幾滅性,忠孝大勞生,天下惟豪杰,神仙立地成。”

在我看來,這首小詩遠比“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更為慷慨激昂。

其實,并沒有那么多的一往無前,沒有那么多的永不退縮,你可以有恐懼,可以有畏縮,可以有猶豫,但是,只要你有堅持,就可以到達你想要的地方。

《勇敢的心》里,華萊士在臨刑之前,向上帝祈求力量來克服內心的恐懼。《西游伏妖篇》里,唐僧跪在月亮之下向佛祖祈求賜予如來神掌的威能。

所謂堅守,原來不是永不動搖,永不停息。

它是猶豫著、退縮著、心猿意馬著、瞻前顧后著,卻仍然繼續往前走。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