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工作的原因,我需要學習銷售的相關知識,看關于銷售的書籍,這是我看的第一本銷售的書籍,是蘇一大大推薦給我的,看了這本書,我獲益良多,我發現自己以前還是不能接受自己就業的這個事實,很多觀點并沒有及時轉變,喬·吉拉德說從現在起,學會接受自己,學會喜歡自己,只有接受,才能理解;只有理解,才能放下,才能正式自己的不足。徹底接受自己,偉大是熬出來的!
這個社會呢,任何需要從他人之處獲得滿足的需要,都需要我們銷售自己的某種東西來完成需求交換,其實我們娛樂不在銷售自己,只不過銷售的“產品”不一樣 : 想法,愿望,需求,抱負,技能,經驗,產品和服務。無論你是誰,無論你在哪里,你都在銷售。
而喬·吉拉德的銷售經驗告訴我們,我們需要這樣做,才能更好的進行銷售,更好的將任何東西賣個任何人!
一、250定律:不得罪一個顧客
在每位顧客的背后,都大約站著250個人,這是與他關系比較親近的人:同事、鄰居、親戚、朋友。如果一個推銷員在年初的一個星期里見到50個人,其中只要有兩個顧客對他的態度感到不愉快,到了年底,由于連鎖影響就可能有5000個人不愿意和這個推銷員打交道,他們知道一件事:不要跟這位推銷員做生意。這就是喬·吉拉德的250定律。由此,喬得出結論: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要得罪哪怕是一個顧客。
在喬的推銷生涯中,他每天都將250定律牢記在心,抱定生意至上的態度,時刻控制著自己的情緒,不因顧客的刁難,或是不喜歡對方,或是自己心緒不佳等原因而怠慢顧客。喬說得好:“你只要趕走一個顧客,就等于趕走了潛在的250個顧客。”
二、向每一個人推銷
喬認為,每一位推銷員都應設法讓更多的人知道他是干什么的,銷售的是什么商品。這樣,當他們需要他的商品時,就會想到他。喬拋散名片是一件非同尋常的事,人們不會忘記這種事。當人們買汽車時,自然會想起那個拋散名片的推銷員,想起名片上的名字:喬·吉拉德。同時,要點還在于,有人就有顧客,如果你讓他們知道你在哪里,你賣的是什么,你就有可能得到更多生意的機會。
三、建立顧客檔案,更多地了解顧客
喬說:“不論你推銷的是任何東西,最有效的辦法就是讓顧客相信——真心相信——你喜歡他,關心他。”喬指出:“如果你想要把東西賣給某人,你就應該盡自己的力量去收集他與你生意有關的情報……不論你推銷的是什么東西。如果你每天肯花一點時間來了解自己的顧客,做好準備,鋪平道路,那么,你就不愁沒有自己的顧客。
四、讓顧客幫助你尋找顧客
在生意成交之后,喬總是把一疊名片和獵犬計劃的說明書交給顧客。說明書告訴顧客,如果他介紹別人來買車,成交之后,每輛車他會得到25美元的酬勞。幾天之后,喬會寄給顧客感謝卡和一疊名片,以后至少每年他會收到喬的一封附有獵犬計劃的信件,提醒他喬的承諾仍然有效。如果喬發現顧客是一位領導人物,其他人會聽他的話,那么,喬會更加努力促成交易并設法讓其成為獵犬。
五、讓產品吸引顧客
每一種產品都有自己的味道,喬·吉拉德特別善于推銷產品的味道。與“請勿觸摸”的作法不同,喬在和顧客接觸時總是想方設法讓顧客先“聞一聞”新車的味道。他讓顧客坐進駕駛室,握住方向盤,自己觸摸操作一番。
喬認為,人們都喜歡自己來嘗試、接觸、操作,人們都有好奇心。不論你推銷的是什么,都要想方設法展示你的商品,而且要記住,讓顧客親身參與,如果你能吸引住他們的感官,那么你就能掌握住他們的感情了。
六、推銷的最佳策略
推銷的最佳策略,而且是惟一的策略就是誠實。但絕對的誠實卻是愚蠢的。推銷容許謊言,這就是推銷中的“善意謊言”原則,喬對此認識深刻。誠為上策,這是你所能遵循的最佳策略。可是策略并非是法律或規定,它只是你在工作中用來追求最大利益的工具。因此,誠實就有一個程度的問題。
推銷過程中有時需要說實話,一是一,二是二。說實話往往對推銷員有好處,尤其是推銷員所說的,顧客事后可以查證的事。喬說:“任何一個頭腦清醒的人都不會賣給顧客一輛六汽缸的車,而告訴對方他買的車有八個汽缸。顧客只要一掀開車蓋,數數配電線,你就死定了。”
如果顧客和他的太太、兒子一起來看車,喬會對顧客說:“你這個小孩真可愛。”這個小孩也可能是有史以來最難看的小孩,少許幾句贊美,可以使氣氛變得更愉快,沒有敵意,推銷也就更容易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