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就過去一周多。作為一個二期初學者的你,就是鄉(xiāng)村夜的黑一樣,黑的可怕,生怕邁出一步就掉進了陰溝;而作為都已經(jīng)堅持寫作好幾個月的她,就如城市霓虹燈的燦,遠遠望去都是璀璨光芒。而行走在鄉(xiāng)村里的你,是否能懂得如城市霓虹燈的她嗎?
今日就來復盤下,我與初學者的幾點共勉忠告(我也是初學者)。
寫文準備
沒輸入的閱讀就沒輸出的寫作。
初學者平常都幾乎沒有良好的閱讀習慣,最多也就零零散散讀點雜志,翻翻公眾號而已,即使我們這么做,也同樣流失了大把好素材。
怎么說呢?來個短片:
有幸跟他做高中同桌,他喜歡閱讀《青年文摘》,以前我不懂,是完全沒有感覺的不懂。后來我借來他讀過的《青年文摘》翻了翻,一臉震驚,每一篇旁邊吸附著他的魂,都是密密麻麻通透的筆記。
我突奇的問了他一句:“這些筆記做什么用?”
他說:“考試寫作文的時候,偶爾能用上幾句。”
我回過頭,看到他正在寫的作業(yè),又看了看文摘上的筆記,工整而秀氣的字,就這樣督促我繼續(xù)一字一字的閱讀下去。
他又說:“你也可以試試,挺有意思的。”
那時我并不明白“挺有意思的”到底是何意,我回了他一句,“難怪每次老師都把你的作文標榜出來宣讀?!?/p>
閱讀筆記,就是寫作寶藏。閱讀從身邊開始,寶藏從文中累積。
每本書、每篇文章都有它的智慧和靈魂,而你要做的就是從中抽絲剝繭。
1、每天可以從同學或簡書中選兩篇自己感興趣的文章,記錄一處文中敘事的畫面,再好好研究他們是怎樣做到代入感的。
2、每次閱讀一定要強迫自己從中找出三點好的地方,并記錄下來,讀的是書籍的,可以直接在書上做標記,寫感受。
3、看到文章某處,你想到了什么,趕緊記錄下來,不要刻意文章講什么,重在你看了后想到什么。
4、閱讀生活。身邊的感觸,哪怕是做的夢,都要一一記錄下來。
通過以上步驟,你的寫作就會慢慢知道,怎樣去把他們一針一線穿補起來,產(chǎn)生著落感。
成就感是推動堅持的最好獎勵。
今早,意外地看到獲得了《簡書》專題欄目通過的信息,對我來說,就是莫大的鼓勵,成就感滿滿。
同樣閱讀筆記,也會給你帶來爆棚的成就感。
1、如果你閱讀的是書籍,可以在書中直接記錄,不僅可以節(jié)省你大量謄抄的時間,還可以防止你突然想到的某一絲東西不小心溜走。
2、可以作為書簽,追回之前閱讀記憶。就好像每集電視劇都要接一段前一集的劇情一樣,幫你快速找回接著閱讀的感覺。
3、可以作為你之后寫作之路的燈塔,不至于看不到方向。滿滿的都是看得見的回憶,看得見的努力,看得見的心情。
如果說閱讀筆記是橫向思維,那么閱讀書評就是縱向思維。你的寫作之路,不僅需要橫向思維,更需要縱向思維,這樣才能學會,透過事物本相追尋到事物的思考,才有讓你的文字附有靈魂。
閱讀書評就是把你從文章中所看到的什么,對你有什么指導意義,闡明自己的觀點與想法。
比如說,前段時間我仔細看了我們班長的《如何正確開啟寫作路上的從0到1》一文,對我的啟發(fā)如下3點:
1、寫文要做到:重敘事,少抒情,少道理。
事情要刻畫細節(jié),才有畫面,抒情只是順帶的事,自然流露,道理要變成金句,不需要過多,精悍一句就好。
2、不建議太過于功利性。
如果一味的討好讀者眼球,稱之為抖機靈,文章也就失去了它正真的靈魂,也不能長久。都說見文如見人,如果想要在寫作路上走得長遠,那自己就好好掂量掂量。
3、善于養(yǎng)成看到身邊好的素材,隨時記下習慣。
看到好東西,先不管有無有用,先記下再說。老是抱怨素材太少,其實生活當中,素材不是等你寫的時候就蹦出來的,而是你這個不經(jīng)意,那個不經(jīng)意,積累出來的,每一個寫手的素材庫都是這樣從0到1的。
閱讀書評:
文章中“積累的時候,看心思細膩度和敏感程度”這句話點醒了我,寫文要快,這樣寫完之后,才有足夠的時間,去不斷推敲自己寫出來的文字,才可能出細活,才可能洞察到讀者剛好需要的聲音。
開始寫文
1、文章不是死物,她有生命,像個孩子,需要細心呵護,才能茁長。
開始寫文的最好辦法就是,隨意寫,想到哪里寫到哪里,哪怕啰嗦、甚至狗屁不通,都沒關系,要的是以最快的速度把碼字事件結束。這樣一氣呵成,你寫作的內(nèi)力才不至于流逝過多,不然一篇文字都要憋上你好幾天,也不會有個所以然來。
2、把剛寫完的文字,趁熱把提綱列出來,調整它們的邏輯順序,制作出思維導圖。
這步非常關鍵,在后面修改的時候起著決定性作用,不至于你進入文章后,被零亂的思維迷失了,甚至到最后全部推倒從來,也不是沒有可能,這樣你的文字就遲遲不能表達出來,之前的努力也就白費。
記住,沒有哪個作者一開始寫就牛逼哄哄的。
3、一切好文章,皆出之于修改之功。
怎么說呢?就比如你要做一個木雕,你首先要選好木頭吧!那么,快速完成你的碼字過程,就是你從萬木中尋找的那根木頭,而思維導圖,就是你需要雕刻的內(nèi)容,印記在木頭上的輪廓,修改則才是逐步完成雕琢的開始。
打磨文章從細節(jié)出發(fā)。
1)確定哪里是需要重點刻畫,哪里只是一筆帶過,確保一個分點里面只要有一個重點刻畫。
2)重點刻畫,可以重新編排,落實到細節(jié)描寫,放肆的編排畫面。企圖一次性就把畫面打磨得恰到好處,都是一種傻逼的過程。
3)重新刻畫,就是對畫面內(nèi)容、語句、修辭、場景、氛圍等方面的打理。切記切記不要直你的抒情,抒情這回事,就比如你在一張白紙上畫五角星,有的人直接畫出五角星,而有的人,是把整張白紙涂上背景,留出空白的星星,震感的效果不言而喻。
4)再三刻畫,就是把文章的長句,精簡為短句,金句、標題濃縮,譜出瑯瑯上口的韻味來。
5)立刻通讀幾遍,也可以冷一段時間再讀,體驗情感的泄露是否是讀者的剛需。
就這樣,鄉(xiāng)村夜的黑,能不懂城市霓虹燈的燦嗎?
神技在手,天下我有。初學者,你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