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距離《驢得水》上映過去很久很久了,而我依然清晰得記得每一個場景,實屬罕見~
這是一部直指人心,詼諧中帶著致命傷痛的劇。
機緣巧合,在完全不知何為驢得水,只知喜劇,稀里糊涂的情況下,觀摩了它。
我和他講,我一定要帶他再看一次,就像曾經的北京遇上西雅圖之不二情書一樣。可惜……再沒有之后,他便消失在我的生命里。
使得這部劇所帶來的記憶尤其變得深刻。
話劇界最好的電影,電影界最好的話劇
驢得水=呂得水,一名假想出來的英語教師。劇中人物圍繞著多拿教育基金,怎么分展開,展露了各種人性的美丑。
劇情并不傳奇,場景很單一,卻讓人印象深刻。
一群沒有學生(孩子)的老師,一個沒有高樓大廈的偏僻山村旮旯頭,撐起了整部劇,卻是那么動人心魄。
看慣了電影的恢弘巨制,絢爛色彩,突遇這種“小單調”,簡直就是電影界的清流。或者它本身和舞臺劇有著難以割裂得聯系。簡單反而還原了真相。
一次比一次的嚴苛審查,一次又一次得危機應對,牽扯出了怨、念、貪、嗔~
電影拍攝的手法也是足以稱道的,不經意間的唯美,卻飽含深意~
人和景相映成趣,從開始到結束,人變了,景依舊。
她,終究還是離去了
劇中的靈魂人物,是那個長得不美卻追求自由,世人眼里浪蕩不羈的女子。
最終大家都回到了原點,只有她,消失在人生盡頭。
原本的她,爛漫天真。即便是粗茶淡飯,也不改其樂;即便是仿如梨花的蒜皮,也能眉開眼笑。空靈的歌聲中渴望著一份真摯的感情,向往著無限的自由。
她假裝不在乎世俗的眼光,好讓心飄蕩不受傷害。其實內心敏感又脆弱,不然又為何在這荒無人煙的小學校。她渴望愛卻又害怕被傷害~用冰冷浪蕩的外衣包裹著一顆彌足珍貴的心。
最終卻被那些偽善,口口聲聲說愛她在乎她的人深深刺傷,這樣的痛與悲,如何承受得了?
“得不到你,寧可毀了你”,裴魁山的愛慕招來了無底線的辱罵,她如何忍受得了?
以復仇者面目回歸的銅匠,用最為惡劣的姿態毀了她最珍視的東西——頭發,銅匠曾經夸贊過留念過珍藏過的東西,毀了人心。
從此以后,她不再是她。
“我要 你在我身旁
我要 你為我梳妝
這夜的風兒吹
吹得心癢癢 我的情郎
我在他鄉 望著月亮
都怪這月色 撩人的瘋狂
都怪這Guitar 彈得太凄涼
歐 我要唱著歌
默默把你想 我的情郎
你在何方 眼看天亮
都怪這夜色 撩人的瘋狂
都怪這吉他 彈得太凄涼
歐 我要唱著歌
默默把你想 我的情郎
你在何方 眼看天亮
我要 美麗的衣裳
為你 對鏡貼花黃
這夜色太緊張
時間太漫長 我的情郎
我在他鄉 望著月亮”
情郎永不在。
劇中的小人物都個性十足,卻在暗黑的人性面前不得不低頭。只有她一人,與世為敵,終撈不著一個好下場。
終
不怕被陌生人傷害,只怕被你傷。即便多么溫暖的曾經,當撕破臉面的那一刻,心已死。
何必問原由,不如放你歸去~
從此以后,我的余生再沒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