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摔了,髖骨骨折,只能躺床上養,伺候姥姥的活兒都落在了媽媽的肩上。我跟在媽媽屁股后邊看著媽媽下班后三兩口吃完了她的飯,著急忙慌的往姥姥家去,給姥姥換洗,換洗過程中難免碰到姥姥的傷腿,姥姥因此跟媽媽發了脾氣。
姥姥嬌生慣養長大,嫁給大她四歲的姥爺后,除了日子窮點,姥爺從沒讓她受過苦,家里的活也是姥爺一手包辦,飯也是姥爺做好端給她,現在年紀大了腦袋有點糊涂,因此也就格外的不能受氣受疼,媽媽動作雖輕,卻也還是疼的,姥姥受疼就吼著讓媽媽走開,說是不想看見媽媽。而我的媽媽就那么跪坐在姥姥床邊,一米五的個子這樣看來更是小小的一團,看著可愛又可憐,媽媽是個急脾氣,卻并沒對姥姥發脾氣,而是轉身出去洗尿布。過了兩分鐘媽媽回來了,又是跪坐在姥姥旁邊,好聲好氣的哄姥姥,跟姥姥撒嬌,小聲問姥姥,你就那么不想看見我么,既委屈又可愛。
媽媽也是嬌生慣養長大的,上邊三個哥哥,家里幺女,可以說是受盡寵愛,什么也沒做過,什么也不會做,嫁給爸爸后,爸爸也很疼媽媽,手把手教媽媽洗衣做飯,只要爸爸在家,媽媽從來不用碰家務,連爸爸喝醉都是對我和弟弟說媽媽受苦了,媽媽不容易,要我和弟弟好好對媽媽。
而我呢,當然是跟姥姥跟媽媽一樣,嬌生慣養,四體不勤五谷不分,脾氣也是一脈相承的倔。媽媽是個急性子,我偏偏是個不著急的,下午坐車出門,媽媽能從早上七點鐘吆喝,十分鐘一次,而我總是踩點辦事,這樣相對的性子自然少不了吵吵鬧鬧。小時候總覺得和大人吵架很自豪,就喜歡和人唱反調,而現在,大概是越長大越覺得爸媽的不易,我竟不能看到她們有一點不好過,哪怕讓她們不好過的人是我。
以前跟媽媽逛街,兩個人都免不了發脾氣,只因媽媽一直想把我往乖乖女的方向打扮,而我卻并不喜歡。兩個意見想反的人,在固執這方面簡直不相上下,結果自然以吵鬧結束。現在依然會吵,然而吵完看著媽媽小心翼翼的哄我吃什么,我竟覺得難受,而跟這比起來似乎妥協也并不是什么大問題。
姥姥發脾氣的第二天,我答應媽媽出門辦點事,早上媽媽催我,我說起不來,中午起來了卻發現停水,而我是個不洗頭不出門的人,因此就跟媽媽說改天吧,反正不著急。這可是點了炸藥了,媽媽吼了幾句,我不疼不癢,之后她摔門而出,過了幾分鐘再進來,我居然看到她哭了,我不知道是因為這個,還是因為姥姥的傷,還是壓力太大,我只知道我見不得媽媽哭,又到了去姥姥家的時間,媽媽問我去不去,不去算了,我說了去,出門的時候我的眼淚也掉了下來,她不明白對我來說不洗頭出門有多難,我只想哄她。
到了姥姥家,我和媽媽各自坐在一邊,各自委屈掉眼淚,姥姥躺著問誰誰也不答,急的說媽媽,而媽媽就吼了回去,然后邊哭邊拿了水果給我吃,我一邊哭一邊吃,又委屈又怕媽媽委屈,噎得直打嗝,反而把媽媽逗笑了,媽媽一笑,我反而更委屈了。可是媽媽總算笑了,我以后再也不想讓媽媽不開心了,也絕對不會再次不洗頭就出門了,我發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