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恥談溫柔。
本就不是張揚果斷的性子,有些耐心聽人說話,做些勸慰之事,看到記住的多是瑣碎,也愛從吃喝穿暖的細小方面對朋友們關心,故而常被人說溫柔。
自己心里卻在著急,總覺得自己性格軟弱,粗枝大葉,長相又非小巧模樣,與溫柔這樣的品質其實并不相關。
對溫柔也總歸有些偏見。跟陽光、活潑、利落、聰慧這樣的詞語一比,溫柔似乎總是慢半拍,怯怯弱弱,看似是表揚人倒又像是批評人,怎么也不像光明磊落之人該有的樣子。
日劇《重版出來》里的三藏山老師讓我重新體味了溫柔的含義。
三藏山老師身上有一股堅定柔韌的力量,作畫30多年,他說,人是高貴且善良的,溫柔才是強大的來源。
他一直堅信溫柔的力量,也希望在自己的漫畫中向一代代讀者傳達這樣的信念。
老師駝著背作畫,善良地培養(yǎng)下一代畫家,面對困獸之斗中的天才助手也給予了無限的寬容。
老師慢條斯理地說出他的信念的樣子,真得很溫柔。
看新世相的“什么是溫柔”,文中說“溫柔是輕輕地對待這個世界、對某個人的生活”,更是心有戚戚然。
柔軟地觸動我們心靈的力量,是溫柔。
不對他人的生活行為橫加指責、施以強迫、深度介入,也是溫柔。
某種意義上,“一個溫柔的人,也是一個疏遠的人”,作者提出了這樣一個絕妙的觀點,所以親密之人、朝夕相對之人很難溫柔以對,深度的交往本身就意味著深度的介入、影響和干涉。
我們應該理解親密之后的“不溫柔”,在說出你對我也太不溫柔了這樣的話時,也想想自己在茶米油鹽金錢自由人生原則上對親密的TA又施以了多少溫柔和不干涉。
“不因為自己擔負責任,或者擁有干預他人生活的權力,就不顧及力度的控制”,我喜歡新世相的觀點。輕輕的力度是我們應該持有的克制與溫柔,即便是身為父母之人對孩子,身為伴侶之人對另一半,身為朋友之人對朋友。
我們對生活付以熱愛,熱烈地投身生活,愛一些人,在他們身上勻出自己的時間,彼此交換看法、分享生活甚至共享生活,同時,也留出你希望對方為自己留出的溫柔空間,以一種輕柔的力度,與TA一起行走在步履不停的日子里。
然后,大聲告訴TA:
我喜歡你的溫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