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前兩天上了兩節自我管理的課,干貨其實很簡單,但的確受到蠻大啟發,于是今天暫停一天好好整理一下自己過往的生活和學習管理方式。
? ? ? ? ? 前兩節主要講的就是分工和心理預期。以前我對于自我管理想象的就是高度自律,令行禁止,這需要強大的意志力和心智能力才能讓人像苦行僧一樣堅持下去。自律很多時候就是和自己天生的欲望作對,拒絕生活中的“貪嗔癡妄”,沒有捷徑可走,因人而異。有的人可以十年如一日地堅持貫徹,這樣的人往往都磨練出了強大的毅力;也有一些人總是半途而廢或者虎頭蛇尾,心智不穩。面對這樣的情況,我總認為自律就是和自己作對,矯枉過正,在和自己對抗中改變自己、完善自我,提升心智和意志力,所以才會有那么多人沒打敗自己,縱容自己欲望無盡蔓延。
? ? ? ? 而現在,我發覺我可能錯了,也許自我管理并不是和自己作對,或者說并不應該是和自己作對,那些十年如一日堅持的人大多估計也不是苦行僧大能,都是普通人,只不過找到了規律,選擇了順流生長,輕松而長久地管理自我。樹豐也說過,一個人成長持續力還是要看他的成長理念,他就是采用順流成長,只不過他是選擇專注于自己擅長且熱愛的事業,以此順利成長。而我在上了這兩節課后明白,我也應該順流成長,這個順流是順著自己的心意和背后的規律,事半功倍。明明有輕松的方法不用和自己對抗,只需要掌握規律換個角度思考問題,自己不抗拒不排斥甚至是躍躍欲試的,怎么可能堅持不下去?
? ? ? ? 有時候,我們就是身在局中而不識廬山真面目,跳出來看看倒是個好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