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今天做了一個個案,心里有很多的感觸。
案主生活在一個爸媽相互吵架、辱罵、打架的家庭環境中,每到過節就打得更厲害,案主從小體驗著無盡的孤獨無助、心驚膽戰,經常哭著入睡。
“你從小到大最痛苦的事情是什么?”我問案主。
“我一直生活在痛苦里,根本不記得什么最痛苦。”
我聽了之后一愣,我沒想到她會這樣說。
“不過我倒是記得有兩件幸福的事情”。案主補充說到。
聽到這句話,不禁戳中我的淚點:三十多年的時間,只記得兩件幸福的事情,這會是一個怎么樣的童年,會有怎么樣的生命故事,怎么樣的心靈創傷?
“一件是我很小的時候”,案主整理了一下坐姿,陷入沉思的樣子繼續說著。
“有次爸爸和媽媽帶我們去看電影,好像爸爸能和媽媽一起帶我們娛樂的這輩子就是這么一次。媽媽牽著我,弟弟騎在爸爸脖子上,整個影院里都是人,大家都站著。我完全看不到熒幕,也不知道在放什么,我只記得這個很溫馨的場面,有暖暖的東西在心里流淌,我很希望時間就停在那一刻,我們一家人永遠那樣相親相愛。”
“還有一件是爸爸給媽媽擦身體,不巧被我撞見,顯然他們被我嚇到了,我也被嚇到了。但關上門的那一刻,我很開心,我知道我爸爸疼我媽媽,那一刻一種幸福在心中蕩漾開來,永遠這樣該多好,不要再回到那種紛爭噩夢般的日子。”
案主略帶久違的幸福感,仔細地描述著,然而我的眼淚卻止不住地流淌著:
你能想象那畫面么——
即便我看不見熒幕在播什么電影,但是我依舊覺得幸福;即便我莽撞地闖進了爸媽房間,無比地害怕,可是但在關門的那一刻,我好開心,因為我知道爸爸愛媽媽。
在那一刻,我突然頓悟到:父母能給到孩子最好的愛,就是相互恩愛。
對于案主來講,再怎么追憶這兩件幸福,也無法掩飾她臉上那絲無奈和絕望;對于我來講,畫面再感人,那也只是案主僅存的關于幸福的記憶和味道。
一切都是夢境,因為此時我想起案主從頭到尾都在不斷地跟我強調:
果然,我從小就希望我爸媽離婚,我寧可自己是個孤兒,也不想生活在這樣的家庭里。
02
寧可自己是個孤兒,這需要多大的勇氣?可見父母構建的這個家庭,已經讓案主痛到已經不惜自己成為一個孤兒了。
我不禁想起在我爸媽吵架最兇的那幾年,說實話,我的內心也是這樣想的。而且在我做心理咨詢師的這幾年的時間,發現很多孩子都會這樣想。
這么想的原因,看似不想讓自己痛苦,實際是不想讓爸媽痛苦。
昨天我們去深圳某中學講公益心理沙龍,并為9個孩子做了公益的心理咨詢。
加上過往我們曾經支持過很多孩子們的案例,我發現,孩子們內心所背負的壓力,遠遠不亞于一個成人。
他們有來自老師的壓力,有來自同學之間關系的壓力,有學業考試的壓力,有自己青春期身體變化的壓力,有各種怕在關系里被拋棄、被嫌棄、被孤立、被指責、被笑話、被鄙視、被瞧不起等等的壓力,當然,更多的是,來自于父母的壓力:
我爸爸媽媽感情不好,他們總吵架,他們不開心,我怕我成績上不去讓爸媽失望,我怕爸媽對我的培養白費了,我怕他們在朋友間沒面子,我覺得爸媽只愛學習成績好的我,而不是愛我,在他們眼里,只有學習,沒有我……
孩子對父母的“操心”,其實不過是一份純純的愛和期待,希望爸媽恩愛開心,希望自己擁有一個幸福的家而已。
溫馨、快樂、幸福和愛,這本身不就是一個人的情感本能么。
然而并不是每對爸媽都能有個好心情相互恩愛的,他們相互傷害的力度,狠狠地擊碎了孩子對幸福憧憬的幻影——
在他們的每一次指責抱怨時,在他們每一次羞辱吵架時,在他們每一次大打出手時,在他們每一次冷漠疏離時……
爸媽感情不好??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孩子心疼爸媽??想要一個溫馨的家??于是孩子開始操心爸媽的事情??沒有能量好好學習??成績自然不好??于是,爸媽在成績不好的孩子上又看不到希望,心情更糟,更要吵……
請問這樣的惡性循環,如何能夠停止?
03
爸媽可以停止,就從你們相互傷害的感情上,停止。
你們可以找到你們愛情受傷的根源,可以療愈這份痛,然后繼續愛。
但絕對不是讓你裝哦。
有的爸媽感情不好,但是他們學過一些理論后,就表面上裝出一副若無其事或者很恩愛的樣子,但實際內心彼此恨不得要殺死對方的能量,這是無濟于事的。
因為“我們只是小,但是我們不是傻”!
這句話,就是一位13歲的小案主跟咨詢師哭訴自己爸媽多么虛偽的時候,喊出來的。
是的,每一個孩子都是那么純凈有愛的靈魂,他們能連接到爸爸媽媽內心最真實的情感。
所以在此,我好想對各位爸爸媽媽們說:
你們知道你們是多么重要么?你們是孩子的土壤、空氣,你們是孩子的天,你們是孩子的全世界,你們在某個層面決定了這個孩子未來的樣子和生活。
可不可以,為了你的孩子,去好好面對你的愛人,因為對方不僅是你的伴侶,還是你孩子的爸爸或者媽媽,是時刻牽動你孩子能量的那個人,是會影響你孩子心跳的那個人。
可不可以,不要為了孩子,多么委屈你自己,多么辛苦你自己,多么冷落你自己,因為爸媽能給孩子最好的愛,真的不是你們為他做些什么,而是你能與另一半的相互恩愛。
愛,就請好好愛;
不愛,那也請不要相互傷害,而是好好釋懷。
END
大家好,我是果然,只想做一名踏踏實實的心理咨詢師。生命成長路上,感恩于你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