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作者注:本文刊發于《招生考試報》2017年4月14日星期五第八版。)
? ? ? ?
? ? ?
? ? ? ?世間萬物皆會老去,唯有文學和藝術永遠年輕。在當代中國文壇,如果要評選創作常青樹,無疑,王蒙先生一定會是那片森林中枝葉婆娑的一棵。
? ? ? ?最早閱讀王蒙先生的作品,還是1980年我剛上初中不久。記得那年五月號的《人民文學》刊發了先生的《春之聲》。這個短篇小說,沒有貫穿全篇的故事情節,而是借助主人公在特定環境下的心境、聯想和下意識的活動,營造出某種典型意境,反映出社會生活和人的心靈奧秘,從而向人們傳遞著春天的信息。后來,又陸陸續續讀了先生的一些作品,《海之夢》《夜之眼》《布禮》《蝴蝶》《風箏飄帶》……先生小說的意識流手法,給我留下了難以忘懷的印象。
? ? ? ?1984年秋,我考入南充師范學院中文系,因為專業的原因,開始閱讀王蒙先生早期的作品――長篇小說《青春萬歲》,中篇小說《組織部來了個年輕人》,對先生的創作脈絡更加地清晰了,王蒙先生也成為我所仰慕的作家之一。
? ? ? ?人曰,萬法緣生,皆系緣分。也許,冥冥之中,上蒼對我和《西南作家》雜志特別地青睞。因緣際會,我終于見到了久仰的先生。2017年4月9日下午2:40,走進四川省圖書館七樓貴賓廳的時候,我一眼就認出了王蒙先生。
? ? ? ?王蒙先生清癯而疏淡。先生雖然生于北京,但祖籍河北滄州。滄州是著名的武術之鄉,也許先生自幼堅持鍛煉強身,所以身體很棒,結實硬朗。當我將2017年第一期《西南作家》雜志贈送給先生的時候,先生一邊翻閱,一邊微笑著說:“挺好,挺好!”先生問:“封面這首寫賈平凹的詞是你寫的嗎?”我說“是”。先生道:“很棒!很棒!”先生詳細了解了四川省內省級、市級純文學刊物的基本情況,還詢問了我從前大學專業的情況。我說我今年已大學中文系畢業29年,先生默默地點了點頭,說“好”。懷著對文學的敬畏,我將《西南作家》雜志創刊的緣起、運營的情況,向先生作了詳細匯報。先生悄然動容,道:“現今文學日趨邊緣化,你們還在堅持,不簡單!不容易!”
? ? ? ?先生曾經擔任過文化部部長,我大學畢業后長期在宣傳、文化部門工作。如今,一老一少,在蓉城相見,真是得繆斯女神之助。記憶中,上世紀八十年代,文學大潮一浪高過一浪,王蒙先生就是那眾多弄潮作家中的一員。1990年代中期以后,文學之潮漸漸消弭,很多曾經風云一時的作家,都歸于岑寂;只有一些富有實力、富有才氣的作家,堅持創作,筆耕不輟。不幾年,文學的天空依然群星閃爍。王蒙先生就是其中較為耀眼的一顆。年屆八旬,2015年8月16日,先生以長篇小說《這邊風景》,奪得第九屆茅盾文學獎。八十高齡,獲此殊榮,老而彌篤,真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 ? ? ?在我心中,王蒙先生一直是高不可攀的作家,“須仰視才見”;我也從沒想到,能得到先生的接見。如今,和藹、慈祥的先生就坐在咫尺之間。親聞先生謦欬,得到先生肯定,受到先生指教,這對我這個從事職業寫作的人而言,無疑是一次極大的鞭策。
? ? ? ?告別王蒙先生的時候,只見窗外陽光燦爛。我心里很溫暖――是啊,第九次全國作代會召開之后,文學的春天真正到來了。王蒙部長和其他文學前輩的鼓勵,將令《西南作家》雜志在文學登頂之路上再上新的臺階!
2017年4月12日,星期三,于西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