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說陳俊生不是個“好領導”?

最近熱播的影視劇《我的前半生》,因劇情沖突不斷,引起熱議,而今天要說的,是男二號陳俊生,你覺得他是不是個“好領導”呢?之所以加引號,是因為今天想說的不是辰星公司中的領導陳俊生,而是家庭中的“領導”陳俊生。

陳俊生心目中的美好生活什么樣?也許最初是“我負責賺錢養家,你負責貌美如花”,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的觀念發生了轉變,而現行的家庭經營模式不能達成他的新愿景,這個時候,也許是因為不信任自己的合作伙伴羅子君的能力,也許是因為不信任自己的溝通能力,他并沒有努力與對方達成團隊共識,也沒有給予對方調整適應的機會,而是去尋找符合他當下戰略理念的合伙人去了。

“換人”的確解決了一時的矛盾,可惜的是,理念這個東西,如果不定期溝通,不充分交流,早晚又會有沖突,所以,我們看到,與凌玲的再婚,并沒有給陳俊生帶來幸福。但總不能“繼續不停地換人”吧,團隊成員換來換去總是不給力,最后結果是陳俊生一人扛起家庭,努力隱忍。

現實的組織中也難免有類似的狀況,團隊成員淹沒在日常繁瑣的工作中,對組織整體的戰略和規劃缺乏認識,因為不能把握領導的方向而吃力不討好,每日看似忙碌,但卻業績平平,而作為他們的領導,也會因為下屬的不給力而承擔著過多的壓力,這些領導,像不像努力一個人扛起整個團隊,找不到人分擔的陳俊生?因不能培養起下屬,而讓自己疲于奔命。

德魯克說“領導力就是把一個人的視野提到更高的境界,把一個人的成就提到更高的標準,錘煉其人格,使之超越通常的局限。”

對照德魯克的這個說法,很明顯,擁有領導力的“好領導”不是陳俊生,而是挖掘出羅子君潛力的賀涵。

“把羅子君的視野提到更高的境界,把她的成就提到更高的標準”,這件事,陳俊生沒有做到,而賀涵卻做到了,而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1.在解決“做什么”之前,先明白“為什么”

“你必須去工作!”這句話打動不了羅子君,而讓她知道工作的意義,工作的價值,了解一名女性在工作中擁有的巨大魅力,這些“為什么要工作”的原因是打動羅子君的根本。

回顧一下自己的團隊中,作為領導的你,有多久只跟下屬說“做什么”,而沒有說“為什么做”了?想想看,如果換做自己,每天做著各種繁瑣的事情,卻不了解這些事情背后的價值,又怎會全情投入呢?

相反,如果我們更多地討論“為什么做”,不僅會讓大家感覺工作更有價值,最重要的,會因為不斷探求一件事情的價值,而得到境界的提高。

2.把愿景清晰得展現在面前

賀涵帶著從未經歷過職場的羅子君來到辦公室參觀, 來到職場人士常去的酒吧、咖啡廳,讓她看到自己未來的樣子,把美好的前景展現在面前,激發了羅子君的斗志。

你的團隊愿景是什么?團隊中的每一個成員都清楚嗎,都認可嗎?帶著美好愿景出發,才會更有干勁!

3.持續得給予反饋

羅子君離婚前的種種表現,陳俊生很不滿,但都忍著,沒有給予反饋。得不到反饋,是造成羅子君看不清自我的一個重要原因。相比之下,賀涵在對羅子君的指導中,雖然言辭犀利,但卻句句在理,逼著羅子君認清現實,在她犯傻時毫不留情地批評,在她進步時又毫不吝嗇地贊美。我們都知道,游戲之所以讓人上癮,最重要的機制就是“即時反饋”,羅子君在賀涵那里得到的反饋,讓她不斷改進,愈戰愈勇。

沒有反饋,就無法持續提升。

如果你也是領導,不妨參考一下賀涵,看看還能做些什么,可以更好地發揮團隊潛力。

而如果你不是領導,是一名普通員工,請千萬別指望等著你的賀涵出現后,再考慮自己的職業發展,畢竟,賀涵之所以被吹捧,是因為現實中極少存在。自己的職業發展,主要責任人還是自己,你要做的,是去思考“為什么”,去發掘愿景,去尋找反饋!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