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會自我檢討,是不是自己不夠寬容,所以才看不慣什么人。我們經常告訴自己要更完善自己,而不是去挑剔別人。我們也總是怕自己的想法是不是不夠“正能量”。我們還在心里明明抵觸時,去想那些很“大愛”的話,緩釋內心的不悅,將錯都推給自己。比如,我記得“這世界上沒有難相處的人,只是人與人之間不同。”“如果你把身邊的人都想成天使,你就生活在天堂,如果你把你身邊的人都看作惡魔,那你就生活在地獄”。
這些,有時候有用,讓我們重新反省,思考出究竟是不是自己的想法太片面,或者溝通不好,才導致自己的不快,而不是別人的原因。但是,真的沒必要,徹底地委屈自己,非把所有的錯推給自己。有些人本身就總透著讓人不喜歡的氣息,為避免不愉快,就是要離得遠點,而不是讓自己發(fā)揮大愛一次次去包容。
而且,我發(fā)現(xiàn)自己挺敏感的。在陌生的人群一次偶然的相聚里,第一印象不錯的后來普遍都覺得不錯,第一次就能感覺到不太喜歡的后面越接觸越不相融。
閑著加上對于飲食營養(yǎng)也有點興趣,報了個配餐的培訓。因為都是出了社會的人,來的人群自然是差別挺大的。有個男生,接收速度特別慢,小學類的數(shù)學題,他都轉不過彎,經常受老師特殊照顧。不過,他一點也沒覺得自卑,反而頻頻上課時問些沒必要問的問題,十分之活躍,課程都給耽擱了。他本身不會,講下一個計算題時,他又糾結以前的題,總是去問別人,私下討論。
通常,我是忍著不抱怨也不說什么的,畢竟什么樣的同學都有。但是,有天他給了我一次說出來的機會。某天中午吃飯,他坐到我對面,問,你都聽會了么?我說,會啊。他接著說,我覺得老師講課有點快。暗想,額,一道小學數(shù)學題題型,只是內容稍微換換,因為總有人不會,就已經講了幾個小時,課都沒法去到下一步了,你還覺得快,不知道有多少人心里焦灼不耐煩啊!于是回答得好直接,不快啊,我覺得已經太慢了。說完,似乎心中曾經有過的怨氣找到了出口,雖然事后又有點內疚不知道會不會傷人自尊。
有堂課,早幾天就安排了是昨天晚上7:00-9:30上課。 老師有自己的時間安排,也要考慮很多人是要上班的,只能晚上或周末。 雖然這兩天天氣冷,我也非常不樂意晚上出門,可是我們要適應多數(shù)人的需求。到了晚上六點多,準備出門,微信群熱鬧起來了。該同學說,老師不要晚上上課吧,改到白天吧。 也有一兩個同學說,晚上有事情,能不能星期六上。這同學馬上來精神了,看,大家都想改,就是不敢說,我們來投票吧。又煽動幾次,沒人響應他,老師也自始至終抱著不予解釋和理睬的態(tài)度。 最后他說,看來是歪風勝過了正風啊。
越是自己不講道理的人,還特別愛去把不好的標簽給別人!而且他們基本不站在別人的角度去思考問題,于是,不停地在集體活動里釋放著不讓人喜歡的氣息,給別人添堵。而其他人,了解了以后,越來越多地給予置之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