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對某種主張、主義、宗教和某人極其相信和尊敬。
曾經有人問我你有沒有信仰,我想了很久,很難回答,如果我沒有信仰,我現在的很多價值觀又是個什么鬼,如果我有信仰,那我怎么回答不上來,哪怕是信仰哪種宗教?哪個正義?某個人?很顯然,都沒有。
特么的我把信仰丟了?
信仰是個自我意識的產物,太虛了。如果不是存在于文學作品中,沒人會經常掛在嘴邊,除了那些需要用來裝逼的特殊職業,站在高高山坡上會說,啊,那就是我的信仰。
我媽說,我哥得癌癥的時候她特別痛苦,每天盼著一覺醒來,我哥全好了,于是在一切醫療都沒有效果的時候,我媽開始讀圣經,做禮拜,信耶穌,各種拜佛,什么都拜。只要有一點點希望都要去嘗試一下,哪怕是相信虛幻的神和上帝。但是最后我哥還是走了,從此我媽再也不信耶穌不信佛了。
她說,那些信仰都是白瞎的,沒用的,該走的還是會走,留不住的。
我想,我媽那時候的信仰應該是讓我哥康復,而不是真的信仰某個宗教吧,那也是有信仰的。但是有信仰又如何,最后還不是枉然,生命輪回,世事無常,人的信仰到底是一個什么鬼東西?我一直沒想明白。
小時候,班里同學追星,各種韓國明星,港臺明星,用這時候的話來說應該是小鮮肉,那長得叫一個水靈啊,于是引來無數少男少女追捧。那時候我覺得追星族是一群傻叉。
我是一個無星論的異類,當時別人問我你喜歡哪個明星,我都會回避,因為我特么壓根不知道我喜歡什么東西。
那時候周杰倫很火,我很喜歡聽他的歌,但是也同樣喜歡聽周傳雄,楊臣剛,還有棒棒糖,楊丞琳,王心凌等等。
我屬于明星盲那一類low逼,雖然耳濡目染知道很多明星的樣子,但是真的說他們的區別,大概就是長相了吧,在我心里他們都一樣,都是一群我不認識的人。
但是之后我發現我不能這樣,這樣容易沒朋友,我得有點信仰。
于是我買影視雜志,買東方神起的海報,磕著瓜子喝著汽水和同學聊著娛樂八卦,那誰誰和那誰誰又分手了,那誰誰真的好帥啊,那誰誰在哪里開了演唱會。有個女同學很喜歡東方神起,我也裝作很喜歡的樣子,然后我們就成了朋友。
我真的只是覺得他們不是中國明星,我好歹得讓自己的偶像標新立異一些。接著很長一段時間,我都生活地風生水起,和小伙伴們都打成一片,因為他們覺得我和他們一樣有品位。
但是沒多久,我就覺得自己裝不下去了,我沒辦法喜歡那些距離我如此遙遠的人,說白了,我只不過利用他們增加自己的談資罷了。這讓我陷入了深深的慚愧。
漸漸地,我也就忘記了我曾經喜歡過哪個明星。但是如果換做是現在的我,我一定滿臉花癡地說,我喜歡李易峰,我喜歡陳偉霆,哦買噶,胡歌怎么能那么帥。
因為,我現在更擅長讓自己融進人群了。
當然,每一個職業都有自己的信仰,我是不是也有這樣的信仰?可是當我總是聽到有人說,我不知道我喜歡做什么工作,但是我不喜歡現在的工作的時候,對這個信仰又產生了深深的懷疑。
而說這樣話的人絕不在少數,那些有自己明確規劃和信仰的人都有夢想,并且大多數都應該行走在追夢的路上了。
不喜歡,不知道,很迷茫,即便如此,當別人問起,還是很理直氣壯地說我為現在的工作驕傲,它是我的信仰。這樣的人就是那類分不清自我和他我的人吧,除了自己誰知道他說的是不是真的。也許是雖然嘴上說不,身體卻很誠實呢。
也有很多人說我喜歡這個世界,這算不算是一種信仰?如果你說的是真的,那就是吧。世間生活有萬千種,不能說誰的生活好,誰生活不好。每個人都會選擇更適合自己,并且樂于接受的生活方式,不論是兢兢業業,還是得過且過,都是各自的信仰,沒錯,這樣也是信仰,只要不是左右徘徊,正安安穩穩過日子,突然覺得這樣生活不行,我要出去闖蕩,如果是這樣,信仰就該進化了。隱居山林是信仰,奮斗北上廣是信仰,隨遇而安也是信仰,如此說來,一種穩定的生活方式就是你的信仰了。
那我還是沒有信仰。因為我一方面渴望青春奮斗,可還有一個小人在提醒我,找個穩定的工作,來一個穩穩的幸福吧。這該死的糾結,日日折磨我,最后我還是逃了出來,我寧愿沒什么信仰,也不要被所謂的信仰綁住。沒錯,我的叛逆期推遲了整整10年。
流浪的時候,我覺得,其實這樣也是一種信仰,只是我不知道怎么定義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