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文字找一個歸宿,也給心靈找一個窗口。我在想為什么要加入寫作群的時候,給了自己這樣的回答。
凡是讀過書的人,都有與文字結緣的機會,然而那緣分千差萬別。有的是一見鐘情生死相依,有的怦然心動卻有緣無分,有的則水流無聲擦肩而過,對現在的我而言,文字有時候像一位老友在爐火邊娓娓而談,有時候卻又像那帶著面紗的冷面少女飄然而過。
若即若離之間,我想放下它,卻又心存不舍。
兒時的文字戀源于自我意識的出現,看別人的故事,想自己的心事。大概從讀第一本書起,文字便開始以這樣的姿態滲透到我生活的點點滴滴。隨著自我意識的漸增,貪念文字就像貪念美食一樣,成為一種習慣,它終于開始在自己的筆尖流轉。
對于內向的人而言,文字是最合適不過的表達形式了。在一路成長的過程中,我記過無數的日記,然而那都如永遠不能說的秘密一樣被我寄存在某個角落,也許落滿了厚厚的塵埃。那些記錄自己內心的幸福與苦楚,抑或只是無聊的瑣事的文字,我已不愿意再去翻看,只是在這些年的陪伴中,文字已經像血液一樣走進我的生命了。
就如同下面的問答一樣:
“我讀過很多書,但后來大部分都忘記了,你說這樣的閱讀究竟有什么意義?”回答“當我還是個孩子時,我吃過很多食物,現在已經記不起來吃過什么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們中的一部分已經長成我的骨頭和肉。”
如果說我沒有過文字夢,那肯定是騙人的。和寫作群里的同道們一樣,也和千千萬心底蟄伏著文字夢的人一樣,曾經我都有過,我年輕的時候簡直夢的不知天高地厚。而時光要改變一個人,是誰也攔不住的。在經歷了小學、中學、大學和社會的一系列拷打之后,那個夢終于淡薄如霧,變成一個若有若無的存在。
也許在夜闌人靜的深夜,我叩問心扉的時候也會寫上那么一段,尤其在悲傷的時候,文字儼然成了最貼心的良藥,治愈各種情緒。可宣泄過后,那些文字變成了電腦里的某個字符,讀者也永遠只有我自己。讀書讓我認識世界,寫文字為什么只能成為一種宣泄方式,而不能成為改變生活的力量呢?
承認自己的平凡是一件很痛苦的事,以前我以為是平凡扼殺了夢想,可大部分人都是平凡人,這又有什么可怕的呢。也許文字不應該只是一個附著于夢想的存在,那也可以是一種生活方式。想明白這件事花費了我很久的時間,也許是好幾年。
熱愛文字就像熱愛家鄉,喜歡閱讀就像喜歡日出,那么就讓文字在我的心底找到它獨有的位置,溫暖我也給我力量。希望在我平凡忙碌的日子里,文字是鑲嵌在生活大門上的一扇百葉窗,讓我發現世界之美,讓我打開心靈走向更加遙遠的地方。而實現這一切,除了閱讀,就是寫下更多的精彩與美好,讓生命在平凡中開出花來。
正如那句詩說的,墻角的花,你孤芳自賞時,天地便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