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譚(全文附譯文)三

181.庸德庸行,和平之基

陰謀怪習,異行奇能,俱是涉世禍胎。只有一個庸德庸行,便可以完混沌而召和平。

【大意】

陰謀詭計,怪異的言行,奇特的技能,這些都是導致社會內亂的根源。只是那種平常的德行和尋常的言行,才合乎自然法

則而成為維護社會和平的寶器。

182.忍得住耐得過,則得自在之境

語云:“登山耐側路,踏雪耐危橋。”一耐字極有意味,如傾險之人情,坎坷之世道,若不得一耐字撐持過去,幾何不墮

入榛莽坑塹哉?

【大意】

俗語說:“爬山要耐得住斜坡上的險徑,走雪路要有膽量過危險的橋粱。”可見這一個‘耐”字具有極深長的意義,例如

險詐奸邪的人情,坎坷不平的人生道路,假如沒有這一個“耐”字苦撐下去,有幾個不會墜落到雜草叢生的深溝里呢?

183.心體瑩然,不失本真

夸逞功業,炫耀文章,皆是靠外物作人。不知心體瑩然本來不失,即無寸功只字亦自有堂堂正正作人處。

【大意】

夸大自己的豐功偉業,炫耀自己的美妙文章,這都是靠外物增加自身光彩來博取他人贊譽,豈不知我們人人內心都有一塊

潔白晶瑩的美玉,所以我們只要不喪失人類原有的純樸善良本性,即使在一生中沒留下半點功勛事業,也沒留下片紙只字

的著作文章,也可算是一個頂天立地光明正大的人。

184.忙里偷閑,鬧中取靜

忙里要偷閑,須先向閑時討個把柄;鬧中要取靜,須先從靜處立個主宰:不然未有不因境而遷,隨事而靡者。

【大意】

即使在很忙碌時,也要設法抽出一點空閑時間,以便讓身心獲得舒展,而且必須在無事時養成這種習慣,只有能把握要點

的人才能作到忙里調劑身心的工夫。要想在吵鬧喧囂的環境里保持清醒頭腦,就必須在心情平靜時事先把事情策劃好,因

為只有凡事都有計劃的人才不會臨事慌亂。反之假如平時不養成這種好習慣,一旦遇到事情就會手忙腳亂,結果往往把事

情弄成一團糟。

185.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子孫造福

不昧己心,不盡人情,不竭物力;三者可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子孫造福。

第35 頁

菜根譚(全文附譯文)

【大意】

不蒙蔽自己的良心,不作絕情絕義的事,不過分浪費物力,假如能作到這三件事,就可以為天地樹立善良的心性,為萬民

創造生生不息的命脈,進而為后代萬世子孫創造永恒的幸福。

186.為官公廉,居家恕儉

居官有二語,曰“唯公則生明,唯廉則生威”;居家有二語,曰“唯恕則情平,唯儉則用足”。

【大意】

作官有兩句必須遵守的箴言,這就是“態度公正無私才能產生明確判斷,行為清白廉潔才能使人敬服”;治家有兩句必須

遵守的箴言,這就是“多替別人設想心情自然平和,生活節儉樸素家用自然充足。”

187.處富知貧,居安思危

處富貴之地,要知貧賤的痛癢;當少壯之時,須念衰老的辛酸。

【大意】

當你身居富有和權貴的地位時,要了解貧賤人家的痛苦才行;當你正值青壯年身體健康時,必須想到年老身體衰弱以后的

悲哀。

188.清濁并包,善惡兼容

持身不可太皎潔,一切污辱垢穢要茹納得;與人不可太分明,一切善惡賢愚要包容得。

【大意】

立身處事不可太自命清高,對于一切羞辱、委屈、毀謗、臟污都要容忍才行;與人相處不可善惡分得太清,不管是好人、

壞人、智者、愚者都要包容才行。

189.勿仇小人,勿媚君子

休與小人仇仇,小人自有對頭;休向君子諂媚,君子原無私惠。

【大意】

不要跟行為惡劣的人結仇,因為小人自然有人和他為敵;不要對有品德修養的君子以不正當手段獻殷勤,因為君子為人處

世不會為了私情而給人特別恩惠。

190.疾病易醫,魔障難除

縱欲之病可醫,而勢理之病難醫,事物之障可除,而義理之障難除。

【大意】

放縱情欲的毛病還有醫治矯正的可能,不過自以為是頑固不化的毛病卻無醫治希望;當障礙表現為某種具體的東西,則容

易排除,但表現為某種根深蒂固的觀念時卻難排除。

191.金須百煉,矢不輕發

磨礪當如百煉之金,急就者非邃養;施為宜似千鈞之弩,輕發者無宏功。

【大意】

磨礪身心要像煉鋼一樣反復陶冶,假如急于希望成功就不會有高深修養;做事就要像拉開千鈞的大弓一般,假如隨便發射

就不會有好的效果。

192.寧為小人所毀,勿為君子所容

寧為小人所忌毀,毋為小人所媚悅;寧為君子所責備,毋為君子所包容。

【大意】

做人做事寧可遭受小人的猜忌和毀謗,也不要被小人的甜言蜜語所迷惑;做人做事寧可遭受君子的責難和訓斥,也不要被

君子寬宏雅量所包容。

193.好利者害顯而淺,好名者害隱而深

好利者逸出道義之外,其害顯而淺;好名者竄入于道義之中,其害隱而深。

【大意】

一個好利的人,他的行為超越道義范圍之外,因而就用各種手段逐利,他逐利的禍害很明顯,容易使人防范,后患也就不

會太大;反之一個好名的人,他為了假借仁義道德來爭取人們的擁戴,因此就經常混跡仁義道德之中而沽名釣譽,他所作

的壞事人們也不容易發覺,結果所造成的后患都非常深遠。

194.忘恩報怨,刻薄之尤

受人之恩雖深不報,怨則淺亦報之;聞人之惡雖隱不疑,善則顯亦疑之。此刻之極,薄之尤也,宜切戒之。

【大意】

受人的恩惠雖然很多很大也不設法報答,但是一旦有一點點怨恨就千方百計地報復;聽到人家的壞事即使很隱約也深信不

疑,但是對于人家的好事再明顯也不肯相信。這種人可以說刻薄冷酷到極點,過分地刻薄是做人應該嚴加戒絕的。

195.讒言如云蔽日,甘言如風侵肌

讒夫毀士,如寸云蔽日,不久自明;媚子阿人,似隙風侵肌,不覺其損。

【大意】

用惡言毀謗或誣陷他人的小人,就像點點浮云遮住了太陽一般,只要風吹云散太陽自然重現光明;用甜言蜜語或卑劣手段

去阿諛別人的小人,就像從門縫中吹進的邪風侵害皮膚,使人們不知不覺中受到他的傷害。

196.戒高絕之行,忌褊急之衷

山之高峻處無木,而溪谷回環則草木叢生;水之湍急處無魚,而淵潭停蓄則魚鱉聚集。此高絕之行,褊急之衷。君子重有

戒焉。

【大意】

高聳云霄的山峰地帶不長樹木,只有溪谷環繞的地方才有各種花草樹木生長;水流特別湍急的地方并無魚蝦棲息,只有水

深而且寧靜的湖泊魚類才能大量繁殖。可見過分的清高行為和過分的偏激心理,跟高山峻嶺和湍急的河流相同,都不是容

納萬物的地方,有德君子必須重視戒除這種心理。

197.虛圓立業,僨事失機

建功立業者,多虛圓之士;僨事失機者,必執拗之人。

【大意】

凡是能夠建大功立大業的人,大多都是謙虛圓滑類型的人;凡是惹事生非遇事坐失良機的人,必然是那些性格倔強不肯接

受他人意見的人。

198.處世要道,不即不離

處世不宜與俗同,亦不宜與俗異;作事不宜令人厭,亦不宜令人喜。

【大意】

人生在世的一切言行,既不能跟一般人同流合污,也不要自命清高、標新立異故意與眾不同;尤其是做事時既不可以處處

惹人討厭,也不可凡事都曲意奉承博取他人歡心。

199.老當益壯,大器晚成

日既暮而猶煙霞絢爛,歲將晚而更橙桔芳馨,故末路晚年君子更宜精神百倍。

【大意】

當夕陽西下時,在天空所出現的晚霞是那么燦爛奪目,當深秋季節寒冬將時,金黃色的柑桔卻正在吐露撲鼻的芳香,所以

第36 頁

菜根譚(全文附譯文) 有德君子到了晚年更應振作精神奮發有為。

200.藏才隱智,任重致遠

鷹立如睡,虎行似病,正是他攫人噬人手段處。故君子要聰明不露,才華不逞,才有肩鴻任鉅的力量。

【大意】

老鷹站在那里裝睡,老虎走路裝病,正是它們準備捉人吃人的手段。所以一個具有才德的君子,要做到不炫耀聰明,不顯

露才華,如此才能培養出肩負重大使命的毅力。

201.過儉者吝嗇,過讓者卑曲

儉,美德也,過則為慳吝,為鄙嗇,反傷雅道;讓,懿行也,過則為足恭,為曲謹,多出機心。

【大意】

節儉樸素本來是一種美德,然而假如太過分節儉,就會論為富不仁、行為卑下的守財奴,如此反而會傷害朋友之間的往

來。謙讓本來也是一種美德,可是假如太過分,就會變成卑躬屈膝、處處謹慎小心的人,這樣最能給人一種好用心機的感

覺。

202.喜憂安危,勿介于心

毋憂拂意,毋喜快心,毋恃久安,毋憚初難。

【大意】

不要為一點點不如意的事而發愁,不要為短暫的快樂而高興;不要由于長久的安定生活而有所依賴,不要由于一件事情一

開始遇到困難而畏縮不前。

203.宴樂、聲色、名位,三者不可過貪

飲宴之樂多,不是個好人家;聲華之習勝,不是個好士子;名位之念重,不是個好臣士。

【大意】

經常舉行酒會宴客作樂的,絕對不是一個正派人的家庭;喜歡靡靡之音和愛穿華麗艷服的,絕對不是一個正派的讀書人;

名利和權位觀念太重的人,絕對不是一個好官吏。

204.樂極生悲,苦盡甘來

世人以心肯處為樂,欲被樂心引在苦處;達士以心拂處為樂,終為苦心換得樂來。

【大意】

普通人都認為能滿足心愿就是一大快樂,然而卻常常被快樂引誘到痛苦中;一個胸懷曠達、眼光遼闊的人,由于平日能忍

受各種橫逆不如意的折磨,最后終于在艱苦奮斗中換來真快樂。

205.過滿則溢,過剛則折

居盈滿者,如水之將溢未溢,切忌再加上一滴;處危急者,如木之將折未折,切忌再加一搦。

【大意】

生活在幸福美滿環境中,就像已經裝滿的水缸,千萬不能再增加一滴因為一旦增加之后就會立刻流出來;生活在危險急迫

的環境中,就像已經快要折斷的樹木,千萬不能再施加一點壓力,否則樹木就有立刻折斷的危險。

206.冷靜觀人,理智處世

冷眼觀人,冷耳聽語,冷情當感,冷心思理。

【大意】

要用冷靜的眼光去觀察他人的行為,要用冷靜的耳朵去細聽他人的言語,要用冷靜的心情去處理事物,要用冷靜的頭腦去

思考事理。

207.量寬福厚,器小祿薄

仁人心地寬舒,便福厚而慶長,事事成個寬舒氣象;鄙夫念頭迫促,便祿薄而澤短,事事得個迫促規模。

【大意】

心地仁慈博愛的人,由于胸懷遼闊舒暢,所以才能享受長久的福份,這是因為事事都采取寬宏氣度的緣故;反之心胸狹窄

的人,由于眼光短淺,以致所得到的利祿都是短暫的,這是因為凡事都只顧眼前的緣故。

208.惡不可即就,善不可即親

聞惡不可就惡,恐為讒夫泄怒;聞善不可即親,恐引奸人進身。

【大意】

聽到人家有過錯或作了壞事,不要馬上就起厭惡之心理,必須經過自己一番冷靜的觀察,判斷一下傳話的人是否有誣陷泄

憤的意圖;聽到某人有善行作了好事,也不要立刻就相信而親近他,必須經過自己一番冷靜的觀察,以免被那些奸人作為

謀官的手段。

209.躁性僨事,和平徼福

性躁心粗者一事無成,心和氣平者百福自集。

【大意】

性情急躁粗心大意的人,作什么事都不容易成功;性情溫和心緒平靜的人,由于做事考慮周到而容易成功,所以各種福份

也就自然到來。

210.酷則失善人,濫則招惡友

用人不宜刻,刻則思效者去;交友不宜濫,濫則貢諛者來。

【大意】

用人要寬厚而不可太刻薄,因為用人如果太刻薄,即使想要為你效力的人,也由于受不了你的刻薄而設法離去;交友要選

擇而不可太浮濫,因為交友如果太浮濫,那些善于逢迎諂媚的人就會設法接近你,來到你的身邊。

211.急處站得穩,高處看得準,

危險徑地早回頭風斜雨急處要立得腳定,花濃柳艷處要著得眼高,路危徑險處要回得頭

早。

【大意】

在動亂時代局勢急遽變化時,要把握自己的腳根,站穩立場,才不致于被時代的雄濤巨浪所吞噬;處身于姿色艷麗的女人

群中,必須把眼光放得遼闊而把持自己的情感,才不致于被美色所迷惑;當事情發展到危險階段時,要急流勇退猛回頭,

以免陷入泥濁中而不能自拔。

212.和衷以濟節義,謙德以承功名

節義之人濟以和衷,才不啟忿爭之路;功名之士承以謙德,方不開嫉妒之門。

【大意】

一個崇尚節義的人,他對世事的看法容易流于偏激,所以必須用溫和的胸懷來調劑,才不致于跟人發生意氣之爭;一個在

政治舞臺有所成就的人,必須經常保持謙恭和藹的美德,因為只有這樣才不會招致人們的嫉妒。

213.居官有節度,居鄉敦舊交

士大夫居官不可竿牘無節,要使人難見,以杜幸端;居鄉不可崖岸太高,要使人易見,以敦舊好。

【大意】

一個作了官的讀書人,對于求職的推薦書信不能毫無節制地接待,對有所求的人要盡量少接見,以便防范那些投機取巧奔

走專營的人;一個退休了的讀書人,當你隱居鄉間田園以后,就不能再擺那種高不可攀的官架子,平日跟家鄉父老要表現

第37 頁

菜根譚(全文附譯文) 出和藹可親的態度,以便敦睦親族鄰里的感情。

214.事上敬謹,待下寬仁

大人不可不畏,畏大人則無放逸之心;小民亦不可不畏,畏小民則無豪橫之名。

【大意】

對于一個有高深道德修養的人不可不抱敬畏態度,因為敬畏有道德有名望的人就不會有放縱安逸的想法;同時對于販夫走

卒的平民也不可不抱敬畏態度,因為畏懼平民就不會有豪強蠻橫不講理的惡名。

215.處逆境時比于下,心怠荒時思于上

事稍拂逆,便思不如我的人,則怨尤自清;心稍怠荒,便思勝似我的人,則精神自奮。

【大意】

當你事業不如意而處于逆境時,就應想想那些還不如我的人,這樣你就不會再怨天尤人了;當你事業很如意而精神松懈

時,便要想想比我更強的人,你的精神就自然能振奮起來。

216.不輕諾,不生嗔,不多事,不倦怠

不可乘喜而輕諾,不可因醉而生嗔,不可乘快而多事,不可因倦而鮮終。

【大意】

不要在高興時不加考慮隨便對人許下諾言,不要在酒醉時不加控制隨便亂發脾氣,不要在得意時不加檢點惹事生非,不要

在疲勞時疏懶下去不把事情作完。

217.讀書讀到樂處,觀物觀入化境

善讀書者,要讀到手舞足蹈處,方不落筌蹄;善觀物者,要觀到心融神洽時,方不泥跡象。

【大意】

一個真正懂得讀書的人,要能讀到心領神會的境界,才不會陷入只背誦詞章文句而不明書中真理的境地;一個最擅長觀察

事物的人,必須把全部精神都注入事物當中,跟事物結合成一體,才不致于只看到事物的表面形跡而不明白真相。

218.勿逞所長以形人之短,

勿恃所有以凌人之貧

天賢一人以誨眾人之愚,而世反逞所長以形人之短;天富一人以濟眾人之困,而世反挾所有以凌人之貧;真天之戮民哉!

【大意】

上天讓一個人聰明圣智,目的就是派他教導一般智力較差的人,可是現在世間一些稍具才智的人,反而在那里賣弄自己的

才華,來暴露那些天資較差的平庸人;上天讓一個人有財富,目的是派他能救貧苦的人,可是世間一般擁有財富的人,卻

仗恃自己的財富來欺凌剝削窮人,這種仗恃聰明欺凌愚笨的人,仗恃財富剝削窮困的人,真是違背天意、罪大惡極之人。

219.上智下愚可與論學,中才之人難與下手

至人何思何慮,愚人不認不知,可與論學亦可與建功。唯中才的人,多一番思慮知識,便多一番臆度猜疑,事事難與下

手。

【大意】

智慧道德都超越凡人的人,他們心胸開朗,對任何事物都無憂無慮,因此遇事都不存一絲猜疑之心;那些天賦愚魯的人,

終日糊里糊涂,腦中一片空白,因此遇事也就不懂得勾心斗角;這兩種人既可以和他們研究學問也可以和他們建立功業。

唯獨那些天賦中等的人,智慧雖然不高卻什么都懂一點,這種人遇事考慮既多猜疑心也極重,所以什么事都難以和他們合

作完成。

220.守口須密,防意須嚴

口乃心之門,守口不密,泄盡真機;意乃心之足,防意不嚴,走盡邪路。

【大意】

嘴巴是心的大門,假如大門防守不嚴,家中機密就會全部泄露;意志是心的雙腿,假如意志不堅定,就像跛腳一般會走入

邪路。

221.責人宜寬,責己宜苛

責人者,原無過于有過之中,則情平;責己者,求有過于無過之內,則德進。

【大意】

對待別人要寬厚,當別人偶然犯錯時,要像他沒犯過錯一樣原諒他,這樣才能使他心平氣和地走向正路;要求自己要嚴

格,應在自己無過時,設法找出自己的過錯,如此才能使自己的品德進步。

222.幼不學,不成器

子弟者大人之胚胎,秀才者士夫之胚胎。此時若火力不到,陶鑄不純,他日涉世立朝,終難成個令器。

【大意】

小孩就是大人的前身,學生就是官吏的前身,假如在這個階段磨煉不夠,也就是教養學習的成績不好,那將來踏入社會做

事時,就很難成為一個有用人才。

223.不憂患難,不畏權豪

君子處患難而不憂,當宴游而惕慮;遇權豪而不懼,對煢獨而驚心。

【大意】

君子雖然生活在患難惡劣環境中也絕對不憂愁,可是當他參加宴飲游樂時卻能知道警惕,以免使自己在無意中誤入迷途;

君子即使遇到有權勢地位而蠻不講理的人也絕不畏懼,但是當他遇到孤苦無依的老弱時卻具有高度的同情心。

224.濃夭淡久,大器晚成

桃李雖艷,何如松蒼柏翠之堅貞;梨杏雖甘,何時橙黃橘綠之馨冽?信乎!濃夭不及淡久,早秀不如晚成也。

【大意】

桃樹和李樹的花朵雖然艷麗奪目,但是怎比得上一年四季永遠蒼翠的松樹柏樹那樣堅貞呢?梨和杏的滋味雖然香甜甘美,

但是怎比得上橘子和橙子經常飄散著清淡芬芳呢?的確不錯,容易消失的美色遠不如清淡持久的芬芳,同理,一個人少年

得志遠不如大器晚成。

225.靜中見真境,淡中識本然

風恬浪靜中,見人生之真境;味淡聲希處,識心體之本然。

【大意】

一個人在寧靜平淡的安定環境中,才能發現人生的真正境界;一個人在粗茶淡飯的清苦生活中,才能體會人性的本來面

目。

226.言者多不顧行,談者未必真知

談山林之樂者,未必真得山林之趣;厭名利之談者,未必盡忘名利之情。

【大意】

經常暢談山野林泉生活之樂的人,未必就能完全領悟山林的真正樂趣;成天高談討厭功名利祿的人,心中未必就能完全忘

懷名利思想。

227.無為無作,優游清逸

釣水逸事也,尚持生殺之柄;奕棋清戲也,且動戰爭之心。可見喜事不如省事之為適,多能不若無能之全真。

【大意】

第38 頁

菜根譚(全文附譯文) 靜坐水邊垂釣本來是一件高雅的活動,然而在這高雅活動中卻手握魚的生殺大權;對坐桌前下棋本來是一種正當的娛樂,

但是在這種正當娛樂中卻存在爭強好勝的戰爭心理。可見多事就不如無事那樣悠閑自在,多才就不如無才那樣能保全純真

本性。

228.春色為人間之裝飾,

秋氣見天地之真吾蔦花茂而山濃谷艷,總是乾坤之幻境;水木落而石瘦崖枯,才見天地之

真吾。

【大意】

春天一到百花盛開、百鳥齊鳴,為山谷憑添了無限迷人景色,然而這種鳥語花香的艷麗風光,只不過都是大自然的一種幻

象;秋天一到泉水干涸樹葉凋落,澗中的石頭呈現干枯狀態,然而這種山川的一片荒涼,才正好能看出自然界的本來面

貌。

229.世間之廣狹,皆由于自造

歲月本長,而忙者自促;天地本寬,而卑者自隘;風花雪月本閑,而勞攘者自冗。

【大意】

歲月本來是很悠長的,可是那些奔波忙碌的人卻自己覺得時間很短促;天地本來是很遼闊的,可是那些心胸狹窄的人卻把

自己局限在小圈子里;春花秋月本來是供人欣賞調劑身心的,可是那些熙熙攘攘的人卻認為這是一種多余無益的事。

230.樂貴自然真趣,景物不在多遠

得趣不在多,盆池拳石間煙霞俱足;會景不在遠,蓬窗竹屋下風月自賒。

【大意】

具有真正生活樂趣的休閑活動不在多,只要有一個小小的池塘和幾塊奇巖怪石,山川景色就已經齊全;領悟大自然景色不

必遠求,只要在竹屋下靜坐,讓清風拂面、明月照人,心胸自然覺得曠達遼闊。

231.心靜而本體現,水清而月影明

聽靜夜之鐘聲,喚醒夢中之夢;觀澄潭之月影,窺見身外之身。

【大意】

夜瀾人靜聽到遠遠傳來嘹亮的鐘聲,可以清醒人們虛妄中的夢幻;從清澈的潭水中觀察明亮的月夜倒影,可以發現我們肉

身以外的靈性。

232.天地萬物,皆是實相

鳥語蟲聲,總是傳心之訣;花英草色,無非見道之文。學者要天機清澈,胸次玲瓏,觸物皆有會心處。

【大意】

鳥的語言和蟲的鳴聲我們雖然聽不懂,但卻是表達它們的感情的方法;花的艷麗和草的青蔥我們固然都能看到,但是其中

還蘊藏著大自然的奧妙文章。所以我們讀書研究學問的人必須使靈智清明透澈,必須使胸懷光明磊落,如此跟事物接觸,

才能收到豁然領悟之效。

233.觀形不如觀心,神用勝過跡用

人解讀有字書,不解讀無字書;知彈有弦琴,不知彈無弦琴。以跡用,不以神用,何以得琴書之趣?

【大意】

人們只懂得解釋和閱讀有文字的書,卻不懂得闡明和研究大自然中的無字書;人們只知道彈奏普通有弦琴,卻不知道欣賞

大自然無弦琴的美妙琴音。也就是只知道運用有形跡的事物,而不懂領悟無形的神韻,這種庸俗的人又如何能理解音樂和

學問的真趣呢?

234.心無物欲乾坤靜,坐有琴書便是仙

心無物欲,即是秋空霽海;坐有琴書,便成石室丹丘。

【大意】

一個人內心假如不被物欲蒙蔽,他的情緒就會像秋天的碧空和平靜的大海那樣開朗;一個人平日閑居無事,假如有琴書陪

伴消遣,就會生活得像神仙一般的逍遙自在。

235.歡樂極兮哀情多,興味濃后感索然

賓朋云集,劇飲淋漓樂矣,俄而漏盡燭殘香銷茗冷,不覺反成嘔咽,令人索然無味。天下事率類此,奈何不早回頭也。

【大意】

高朋滿座聚在一起,大家痛飲狂歡,真是暢快之至,然而轉眼之間就夜靜更深,爐中的檀香也已經燒完,醇美的香茶也已

經冰冷,便會覺得方才的狂歡豪飲反而有些要吐的感覺,再回想那些美酒佳肴更覺得索然無味。人間的萬般事物大多如

此,只要太過分就會產生反效果,人們為什么不猛回頭適可而止呢?

236.知機其神乎,會趣明道矣

會得個中趣,五湖之煙月盡入寸里;破得眼前機,千古之英雄盡歸掌握。

【大意】

人間不論任何事物,只要能領悟其中的樂趣,那么三江五湖的山川景物,就等于都納入我的心中;人間任何道理,只要能

看穿眼前的機運,那么所有古往今來的英雄豪杰,都會成為我的好友任由我效法。

237.萬象皆空幻,達人須達觀

山河大地已屬微塵,而況塵中之塵;血肉之軀且歸泡影,而況影外之影。非上上智,無了了心。

【大意】

就整個宇宙的無限空間來說,我們居住的地球只不過是一粒塵埃,可見地球上的小小生物和無邊的宇宙一比真是小得可

憐;就綿延無限的時間來說,我們的生命只不過猶如短暫的浪花泡沫,可見那些比生命更短暫的功名利祿只是過眼煙云。

一個沒有高尚智慧的人,是無法明白徹悟這種道理的。

238.泡沫人生,何爭名利

石火光中爭長競短,幾何光陰?蝸牛角上較雌論雄,許大世界?

【大意】

人生就像用鐵器擊石所發出的火光一樣一閃即逝,在這期間去爭名奪利究竟有多少時間?人類在宇宙中所占的空間就像蝸

牛觸角那么小,在這塊地方上爭強斗勝究竟有多大世界呢?

239.極端空寂,過猶不及

寒燈無焰,敝裘無溫,總是播弄光景;身如槁木,心似死灰,不免墜在頑空。

【大意】

一盞微弱的孤燈失去了火焰,一件破舊的大衣失去了溫暖,人生到這步田地也未免太煞風景;一被人的肉身像是干枯的樹

木,而心靈也猶如火種熄滅的死灰,這種人等于是一俱僵尸,必然會陷入冥頑空虛中。

240.得好休時便好休,如不休時終無休

人肯當下休,便當下了。若要尋個歇處,則婚嫁雖完,事亦不少。僧道雖好,心亦不了。前人云:“如今休會便休去,若

覓了時無了時。”見之卓矣。

【大意】

人不論作什么事,當答應罷手不干時,就要下定決心結束。假如猶疑不決想找個好時機再罷手,那就像男女結婚雖然完成

了終身大事,以后家務和兒女夫妻間的問題還很多。人們別以為和尚道士好當,其實他們的七情六欲也未必全除。古人說

第39 頁

菜根譚(全文附譯文) 得好:“現在能罷休就趕緊罷休,如果說找個機會罷休,恐怕就永遠沒罷休的機會。”這真是一句極高明的見解。

241.冷靜觀世事,忙中去偷閑

從冷視熱,然后知熱處之奔馳無益;從冗入閑,然后從覺閑中之滋味最長。

【大意】

當一個人從名利場中退出來以后,再冷眼旁觀那些熱衷于名利的人,才發現在名利場中的奔波勞碌生活毫無意義;當一個

人從忙碌不堪的工作環境中抽身回到閑適的生活環境中,這時才會發現在安逸悠閑生活中的滋味最悠長。

242.不親富貴,不溺酒食

有浮云富貴之風,而不必巖棲穴處;無膏盲泉石之癖,而常自醉酒耽詩。

【大意】

一個能把榮華富責看成是浮云敝履的氣度的人,根本就不必住到深山幽谷去修養心性;一個對山水風景絲毫沒有癖好的

人,如果能經常喝酒吟詩也自有一番樂趣。

243.恬淡適己,身心自在

競逐聽人,而不嫌盡醉:恬淡適己,而不夸獨醒。此釋氏所謂“不為法纏,不為空纏,身心兩自在”者。

【大意】

別人爭名奪利與我無關,我也不必因為別人的醉心名利而就疏遠他;恬靜淡泊是為了適應自己的個性,因此也不必向別人

夸耀,“世人皆醉我獨醒”。這就是佛家所說:“既不被物欲所蒙蔽,也不被空虛寂寞所困擾,能作到這些就能使心悠然

自得。”

244.廣狹長短,由于心念

延促由于一念,寬窄系之寸心;故機閑者一日遙干千古,意廣者斗室寬若兩間。

【大意】

時間的長短多半是出于心理感受,空間的寬窄多半是基于心中的觀念。所以只要能把握時機懂得忙里偷閑,即使是一天時

間也比千年還要長;只要意境高遠心胸曠達,即使是一間小小的房子也猶如天地那么大。

245.栽花種竹,心境無我

損之又損,栽花種竹,僅交還烏有先生;忘無可忘,焚香煮茗,總不問白衣童子。

【大意】

對于生活中的物質欲望要減少到最低程度,每天種些花竹培養生活情趣,把一切世間的煩惱都忘到九霄云外;當你腦海中

已經了無煩惱而呈真空狀態以后,每天就面對著佛壇燒香,手提水壺親自烹茶,自然就會使自己進入忘我的神仙境界。

246.知足則仙凡異路,善用則生殺自殊

都來眼前事,知足者仙境,不知足者凡境;總出世上因,善用者生機,不善用者殺機。

【大意】

凡是對現實生活環境能感到滿足的人,就會感受神仙一般的快樂,不感到滿足的人就擺脫不了庸俗困境;總括人間萬般事

物的原因,假如能善于運用就處處充滿生機,假如不善運用就處處充滿危機。

247.守正安分,遠禍之道

趨炎附勢之禍,甚慘亦甚速;棲恬守逸之味,最淡亦最長。

【大意】

依附于有權有勢地位的人固然能得到一些好處,但是為此招來的禍患卻最凄慘而又最快速;能安貧樂道棲守自己獨立人格

的人固然很寂寞,但是因此所得到的平安生活時間最久,趣味也最濃。

248.與閑云為友,以風月為家

松澗邊攜杖獨行,立處云生破衲;竹窗下枕書高臥,覺時月侵寒氈。

【大意】

在滿是松樹的山澗旁邊,拿著手杖一個人很悠閑地散步,這時從山谷中浮起一片云霧,籠罩在自己所穿的破舊長袍上;在

簡陋的竹窗之下讀書,疲倦了就枕著書呼呼大睡,等一覺醒來月光照亮了我的溫暖毛氈。

249.存道心,消幻業

色欲火熾,而一念及病時便興似寒灰;名利飴甘,而一想到死地便味如

嚼蠟。故人常憂死慮病,亦可消幻業而長道心。

【大意】

當性欲像烈火一般燃燒起來時,只要想一想生病的痛苦情形,那性欲的烈火就會立刻變成一堆冷灰;當功名利祿像蜂蜜一

般甘美時,只要想一想觸犯刑律而走向死地的情景,那名位財富就會像嚼蠟一般毫無味道。所以一個人要經常想到疾病和

死亡,這樣也可以消除些罪惡而增長一些進德修業之心。

250.退一步寬平一步

爭先的經路窄,退后一步自寬平一步;濃艷的滋味短,清淡一分自悠長一分。

【大意】

和人爭先道路就覺得很窄,假如能退后一步讓人先走自然覺得路面寬平許多;凡是太過濃艷的味道最容易使人生膩,假如

能清淡一分自然會覺得滋味歷久彌香。

251.修養定靜工夫,臨變方不動亂

忙處不亂性,須閑處心神養得清;死時不動心,須生時事物看得破。

【大意】

想在事務紛忙時,也能保持冷靜態度而不至心慌意亂,必須在平時培養清晰敏捷的頭腦;面對死亡也毫不畏懼,必須在平

日對人生有所徹悟。

252.隱者無榮辱,道義無炎涼

隱逸林中無榮辱,道義路上無炎涼。

【大意】

一個退穩林泉之中與世隔絕的人,對于紅塵俗世的一切是是非非完全都忘懷;一個講求仁義道德而心存濟世救民的人,對

于世俗的貧賤富貴都看得很淡而無厚此薄彼之分。

253.去思苦亦樂,隨心熱亦涼

熱不必除,而除此熱惱,身常在清涼臺上;窮不可遣,而遣此窮愁,心常居安樂窩中。

【大意】

要想消除夏天的暑熱根本不必用特殊方式,只要消除煩躁不安的情緒,那你的身體就宛如坐在涼亭上一般涼爽;要想消除

貧窮也不必特殊方法,只要能驅逐為貧窮而愁的錯誤觀念,那你的心境就宛如生活在快樂世界一般幸福。

254.居安思危,處進思退

進步處便思退步,庶免觸藩之禍;著手時先圖放手,才脫騎虎之危。

【大意】

當你事業正飛黃騰達、順利進展時,就應該早早有個抽身隱退的準備,以免將來像山羊角夾在籬笆里一般,把自己弄得進

退維谷,想抽身也抽不出來;當你剛開始作某一件事時,就要先策劃好在什么情況之下罷手,以后才不至于像騎在老虎身

上一般,無法控制而招來危險。

第40 頁

菜根譚(全文附譯文) 255.貧得者雖富亦貧,知足者雖貧亦富

貧得者分金恨不得玉,封公怨不受侯,權豪自甘乞丐;知足者藜羹旨于膏粱,布袍暖于狐貉,編民不讓王公。

【大意】

一個貪得無厭的人,你給他金銀他還怨恨得不到珠寶,你封他公爵他還怨恨沒封侯爵,這種人雖然身居富貴之位卻等于自

愿淪為乞丐。一個自知滿足的人,即使吃野菜湯也比吃山珍海味還要香甜,即使穿布棉袍也比狐襖貂裘還要溫暖,這種人

雖然說身居平民地位,實際比王公更為高貴。

256.隱者高明,省事平安

矜名不若逃名趣,練事何如省事閑。

【大意】

一個喜歡夸耀自己名聲的人,倒不如避諱自己的名聲顯得更高明;一個潛心研究事物的人,倒不如什么也不做來得更安

閑。

257.超越喧寂,悠然自適

嗜寂者,觀白云幽石而通玄;趨榮者,見清歌妙舞而忘倦。唯自得之士,無喧寂無榮枯,無往非自適之天。

【大意】

一個喜歡寧靜的人看到天上的白云和幽谷的奇石,就能領悟出極深奧的玄理;一個熱衷權勢的人,一聽到悠揚的音樂看到

美妙的舞姿,就會把一切疲勞忘掉。只有真正了悟人生的豁達之士,才能保持純真的天然本性,內心既無寂寞也無喧嘩,

凡事只求適合天性而永遠處于自在逍遙境界。

258.得道無牽系,靜躁兩無關

孤云出岫,去留一無所系;朗鏡懸空,靜躁兩不相干。

【大意】

眼見有一片浮云從眾山中騰起,毫無牽掛自由自在地飛向遙遠的天際;晚間皎潔的明月像一面鏡子般掛在天空,人間的寧

靜或喧囂都和它毫無關連。

259.濃處味短,淡中趣長

悠長之趣,不得于

釅,而得于啜菽飲水;惆恨之懷,不生于桔寂,而生于品竹調絲。故知濃處味常短,淡中趣獨真也。

【大意】

一種能維持久遠的趣味,并不是在美酒佳肴中得來,而是在粗茶淡飯中得到;一種悲傷失望的情懷,并非產生在窮愁潦倒

中,而是產生于美妙聲色的歡樂中。可見美食和聲色的趣味常常顯得很短,只有粗茶淡飯的趣味才顯得純真。

260.理出于易,道不在遠

神宗曰:“饑來吃飯倦來眠。”詩旨曰:“眼前景致口頭語。”盡極高寓于極平,至難出于易;有意者反遠,無心者自近

也。

【大意】

神宗有一句佳言:“餓了就吃飯,困了就睡覺。”而作詩的秘訣是:“多多運用眼前景致和俗言諺語。”因為世間極高深

的道理,往往是產生于極平凡的事物中;極美的詩是出于無心的真情流露,可見有意者遠于理,而無心者近于真。

261.動靜合宜,出入無礙

水流而境無聲,得處喧見寂之趣;山高而云不礙,悟出有入無之機。

【大意】

江河的水雖然一直不停在流動,但是兩岸的人卻聽不到水流的聲音,這樣反倒能發現鬧中取靜的真趣;山峰雖然很高,卻

不妨礙白云的浮動,這景觀可使人悟出從有我進入無我的玄機。

262.執著是苦海,解脫是仙鄉

山林是勝地,一營戀變成市朝;書畫是雅事,一貪癡便成商賈。蓋心無染著,欲境是仙都;心有系戀,樂境成苦海矣。

【大意】

山川秀麗的林泉本來都是名勝,可是一旦沉迷留戀在這里而不走,就會

把幽境勝景變成庸俗喧囂的鬧區;琴棋書畫本來是騷人墨客的一種高雅趣

味,可是一產生貪戀的狂熱念頭,就會把原本風雅的事變成俗不可耐的市儈。

所以一個人只要心地純潔,絲毫不為外物所感染,即使置身人欲橫流的花花

世界也能建立自己快樂的仙境;反之一旦內心產生邪念而迷戀聲色物欲,即

使置身山間的快樂仙境,也會使精神墜入痛苦深淵。

263.躁極則昏,靜極則明

時當喧雜,則平日所記憶者,皆漫然忘去;境在清寧,則夙昔所遺忘者,

又恍爾現前。可見靜躁稍分,昏明頓異也。

【大意】

每當周圍環境喧囂雜亂使心情浮躁時,平日所記憶的事物,就會忘得一

干二凈;每當周圍環境安寧使心神平和時,以前所遺忘的事物又會忽然浮現

眼前。可見心神的浮躁和寧靜只要有一點點區分,那么靈智的昏暗和明朗就

會迥然不同。

264.臥云弄月,絕俗超塵

蘆花被下,臥雪眠云,保全得一窩夜氣;竹葉杯中,吟風弄月,躲離了

萬丈紅塵。

【大意】

把蘆花當棉被,把雪地當木床,把浮云當蚊帳,睡起覺來雖然覺得有些

寒冷,但是卻能保全一分寧靜的氣息;用竹葉作酒杯,一邊作詩填詞,一邊

盡情高歌,這樣自然能遠遠避開花花世界的繁華喧囂。

265.鄙俗不及風雅,淡泊反勝濃厚

袞冕行中,著一藜杖的山人,便增一段高風;漁樵路上,著一袞衣的朝

士,轉添許多俗氣。故知濃不勝淡,俗不如雅也。

【大意】

在冠蓋云集的高官顯貴之中,如果能出現一位手持藜杖、身穿粗布衣裳

的雅士,自然就會增加無限清高風采;在漁夫樵夫靠勞力討生活的場合中,

假如加入一個朝服華麗的達官,反而大煞風景增加很多俗氣。由此可見,榮

華富貴并不如淡泊寧靜,紅塵俗世并不如山野風雅清高。

266.出世在涉世,了心在盡心

出世之道,即在涉世中,不必絕人以逃世;了心之功,即在盡心內,不

必絕欲以灰心。

【大意】

遠離凡塵俗世修行的道理,應在人世間磨煉,根本不必離群索居與世隔

第41 頁

菜根譚(全文附譯文) 絕;要想完全明白智慧的功用,應在貢獻智慧的時刻去領悟,根本不必斷絕

一切欲望使心情猶如死灰一般寂然不動。

267.身放閑處,心在靜中

此身常放在閑處,榮辱得失誰能差遣我;此心常安在靜中,是非利害誰

能瞞瞇我。

【大意】

只要經常把自己的身心放在安閑的環境中,世間所有榮華富貴與成敗得

失都無法左右我;只要經常把自己的身心放在安寧的環境中,人間的功名利

祿與是是非非就不能欺蒙我。

268.云中世界,靜里乾坤

竹籬下,忽聞犬吠雞鳴,恍似云中世界;蕓窗中,雅聽蟬吟鴉噪,方知

靜里乾坤。

【大意】

當你正在竹籬笆外面欣賞林泉之勝,忽然傳來一聲雞鳴狗叫之聲,這時

你就宛如置身在一個虛無縹緲的快樂神仙世界里;當你正靜坐在書房里面,

忽然聽到蟬鳴鴉啼之聲,這時你就會體會到寧靜中的天地別有一番超凡脫俗

的雅趣。

269.不希榮達,不畏權勢

我不希榮,何憂乎利祿之香餌?我不競進,何畏乎仕宦之危機?

【大意】

我如果不希望榮華富貴,又何必擔心他人用名利作餌來引誘我呢?我如

果不和人競爭高下,又何必恐懼在官場中所潛伏的宦海危機呢?

270.圣境之下,調心養神

徜徉于山林泉石之間,而塵心漸息;夷猶于詩書圖畫之內,而俗氣潛消。

故君子雖不玩物喪志,亦常借鏡調心。

【大意】

人如果經常漫步在山川林泉巖石之間,由于受景物的影響就能使城市的

俗念逐漸消失;人如果能經常留連在詩詞書畫的雅境之內,就會由于氣氛的

影響而逐漸使庸俗的氣質消失。所以一個有才德修養的人,雖然不會沉迷于

飛鷹走狗而喪失本來志向,但是也須要經常找個機會接近大自然來調劑身

心。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91.天福無欲之貞士,而禍避禍之 人 貞士無心徼福,天即就無心處牖其衷; 人著意避禍,天即就著意中奪 其魄。可見天...
    屋邊星光閱讀 1,762評論 0 2
  • 《菜根譚》是明代還初道人洪應明收集編著的一部論述修養、人生、處世、出世的語錄世集。具有三教真理的結晶,和萬古不易的...
    海韻互聯閱讀 5,067評論 0 0
  • 1、弄權一時,凄涼萬古 棲守道德者,寂寞一時;依阿權勢者,凄涼萬古。達人觀物外之物,思身后之身,守受一時之寂寞,毋...
    精致女王_520閱讀 2,753評論 0 1
  • 31.富者應多施舍,智者宜不炫耀 富貴家宜寬厚,而反忌刻,是富貴而貧賤其行矣!如何能享?聰明人宜斂藏,而反炫耀,是...
    梅九雨閱讀 571評論 1 0
  • 41.不流于濃艷,不陷于枯寂 念頭濃者,自待厚待人亦厚,處處皆濃;念頭淡者,自待薄待人亦薄,事事皆淡。故君子居常嗜...
    梅九雨閱讀 344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