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主宰演講臺》這本書,迫不及待的讀起來,這本書對于成為教師的我來說,簡直就是及時雨。這本書中讓我對演講有了新的認識,書中介紹了四部分內容,追隨作者從了解觀眾開始,建立起與觀眾的鏈接,讓自己和觀眾都成為明星,才能玩轉演講臺,俘獲觀眾的心。
第一部分:你要啟動開關,完成演講的從0到1。問自己:“為什么要演講?”不要說我應該(理性反映,理性動力不足以改變)。應該說,我必須(感性轉折點? 改變KEEP MOVING)這樣的動力才能支持自己進行演進。還要知道怎么應對緊張?忽略你自己,忘記自己。你只需要關注讓聽眾從自己的分享中學到東西就可以了。積極地尋求反饋,把演講想象成:用語言在人的頭腦中畫畫。愛上錄像,及時復盤刪除弱勢語言,不斷地積累強效語言。
第二部分:把握關鍵,走好演講的進階之路。1會演——善用聲音,調節肢體。2會講:講故事。認識到講故事的力量(圖形,情緒),會拆解故事的構造,最重要的是你講的故事要簡潔。3.逐漸地形成自己的風格,發揮你的幽默感,結合情景做自己,(模仿是初級,在適合的場合以得體的方式展示自己)
第三部分:巧用技巧,來一場讓人印象深刻的演講。1簡化開頭,消除溝通的障礙,按照演講需求引導觀眾的情緒。設定情景,講故事(要精彩與演講題材高度一致),在開頭要抓住聽眾,與聽眾產生聯系。2增進觀眾參與,賦予觀眾決策的權利,使觀眾成為重要的一部分,甚至是中心。肢體投票,成為演講的素材。分配任務,及時的感謝。3以承諾結尾,號召聽眾行動,是演講的初衷也是根本目的。
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不存在完美的演講,這樣的思想顛覆了我的認知。演講時需要不斷超越自己的過程。這樣的書不僅要反復看,還是要依照書不斷反思自己,對于自己的觀點進行完善和升級,在以后的行動中不斷地實踐,在實踐的過程中繼續升級,這樣才能達到更好的狀態。
伽利略說:“你沒有辦法教會別人什么,只能幫助他們從自己身上發現答案。”羅永浩:“那些成功的人,都是不畏懼做自己畏懼的事情的人。”最后一句送給自己:不去做,然并卵。努力向前沖,該來的都會到來。